辉煌的中国航天发展之路:火箭射苍穹 卫星巡九天(3)
(2009-12-29 12:15:05)
标签:
科技军事运载火箭长征同步轨道中国 |
分类: 军事新闻 |
(转自中华网)
同世界上其它的国家一样,我国发射卫星的运载火箭技术也是在导弹武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70年1月30日,我国中
今天,经过40多年的不懈努力,中国的航天运载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截止目前,中国已成功研制了12种不同类型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已具有发射近地轨道、太阳同步轨道、地球同步轨道等多种轨道有效载荷的运载
“长征”1号系列 作为运载
“长征”2号系列
在“长征”系列家族中,“长征”2号系列是兄弟最多的一个家族,它包括有“长征”2号、“长征”2号C、“长征”2号D、“长征”2号E和“长征”2号F。其中“长征”2号E和“长征”2号F可谓是这个家族中的两大明星。“长征”2号E运载火箭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长二捆”,它的研制是我国运载火箭技术发展的一大飞跃,它由加长了的“长征”2号C运载火箭作为芯级,再“捆绑”上4个液体火箭助推器而构成,正是这个原因,使得中国火箭近地轨道运载能力从2.5吨一下子
“长征”3号系列 “长征”3号运载火箭系列是“长征”火箭家族中第一个走出国门,享誉海外的火箭系列。1985年,我国政府正式宣告:“长征”3号运载火箭承揽国内外用户发射卫星业务。1990年4月7日,“长征”3号运载火箭运载着美国“亚洲”1号卫星发射成功,揭开了中国宇航史上新的一页。
“长征”3号为串联式三级液体火箭,火箭第一级和第二级以洲际地地导弹为原型进行改进和研制;第三级采用高能低温的液氢、液氧发动机,真空推力达44千牛(4.5吨力),可以进行二次起动。在“长征”3号运载火箭的基础上,我国又研制成功了第三级新的大推力氢氧发动机的“长征”3号甲火箭,并用它发射了“东方红”3号卫星。接着,又在“长征”3号甲的一级捆绑了4个助推火箭,研制成功了“长征”3号乙,并连续4次把中外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平。“长征”3号系列火箭的研制和发射成功,使中国运载火箭的地球静止转移轨道运载能力由1.5吨增加到5吨,并标志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跨入了世界先进行列。
“长征”4号系列 “长征”4号运载火箭是继“长征”3号运载火箭之后的又一个新型运载火箭,它由三级液体火箭组成。第一、二级与“长征”3号相类似,其主要差别是“长征4号的第三级采用了常规推进剂(四氧化二氮、偏二甲肼),从而可简化发射场区的勤务,为发射提供了方便。1988年9月7日,“长征”4号火箭首次发射就把“风云”1号气象卫星准确送入高901千米的太阳同步轨道,它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4个掌握太阳同步轨道卫星技术的国家,并成为第三个拥有极地轨道气象卫星的国家。1999年5月10日,“长征”4号乙运载火箭首次发射获得成功,把“风云”1号气象卫星和“实践”5号科学实验卫星送入轨道。其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达2.2吨。该火箭不仅在动力系统、制导稳定系统、测量系统等方面采用了比较先进的技术,使中国运载火箭技术有了新的突破和提高,而且由于采用常温推进剂,发射操作比较简单,适合于在不同的卫星发射中心发射不同轨道、不同类型的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