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战士一座山,越军善战亦胆寒(2)
(2009-12-14 08:12:54)
标签:
越军猫耳洞前沿阵地张金龙封锁区军事 |
分类: 军史钩沉 |
(转自新中国之战)
我军的每一次胜利都离不开步炮之间的密切协同作战,越军的每一次进攻都很凶猛,但在抗敌如山的勇士面前最后都以失败而告终。除了军师炮群基干火力的强力支持,团营伴随小口径火炮在战斗中也发挥了极大作用。八二无座力炮连四班每个战士都有一手过硬的火炮操作技术,他们和步兵分队配合默切。炮班长张金龙在5.21、5.31、7.19等大的战斗中,依靠娴熟的军事技术和果断的射击指挥,战斗中摧毁了越军小炮两门,捣毁了敌导弹发射架一具,炸死炸伤越军十多名,战士们称赞张金龙是“老山前线的神炮手”,他本人和所在班都荣立了一等功。
一个战士一座山,善打硬仗恶仗的开国受阅精锐之师的光荣传统没有丢,最终使善于在山地丛林地带作战素有“东南亚之虎”之称的越军胆战心寒,不得不在我英雄一连和六连阵地前沿丢弃下近四百具尸体伧惶败退,英雄的111、142、146高地巍然屹立在我军脚下。总参、总政发来贺电,表扬我部打得勇敢,打得漂亮。战中济南军区党委给一连和六连通令嘉奖一次。
英雄六连所坚守的阵地与越军的阵地呈犬牙交错状态,很多阵地上的哨位和越军阵地是胶贴在一起的。如111等高地上的敌我双方的哨位均在一个小小的山包上,有些是我们在上越军在下,有些是我们在左越军在右,我们在猫耳洞里大声咳嗽一下越军都能听到。敌我双方的洞口最近的只有二三十米远,一座小山包竟有上百个洞穴就象一个大马蜂窝一样。在猫耳洞里别的不说,单是夜晚阵地上的那种提心吊胆(没有恐惧是假的)也是平常人忍受不了的。每到刮风下雨打雷的夜晚都是越军特工发动偷袭的最佳时机,他们可借雨夜闪电发现了我军阵地上的射击孔,在闪电的一瞬间就会有一梭子子弹朝你打进来,有些在洞里坚守的战士就是这样牺牲的。还有的越军会顺着电话线摸到洞口,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给你扔进一颗冒烟的手雷或是集束手榴弹什么的,因此猫耳洞成了老山前沿阵地迎接死神挑战的洞穴。
越军每天都向我阵地开枪开炮,在前沿阵地上你随便从哪里抓一把碎石都能从中捡出三到五块弹片,这种险恶敌我态势给部队的作战行动带来了极大麻烦。战士们整天蹲在猫耳洞里不能露头不说,就连晚上值班放哨也要荫蔽好,以防被越军的夜视器材发现。指战员们在前沿阵地上一待就是三个多月,他们没有洗过一次脸也没刷过一次牙。由于雨季气候潮湿衣服容易霉烂,绝大多数战士们在阵地上不到两个多月所有的衣服都会烂光了。老山地区气温偏高,雨季一般都在40°c左右,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指战员们只能穿一条裤头或是光着身子赤膊打仗。
如果要下阵地背粮、背水、背弹药时难度更大。这里山高坡陡不说,你要想从越军的炮火封锁区通过就很难。越军为了限制我军的作战行动,在我军前沿的交通要道上用火炮、高射机枪、狙击步枪集中封锁一段路,每段一般都是一百来米。越军利用计划射击诸元,一发现该地段有情况就打枪打炮。越军在我二营前沿通往团指挥所的道路上他们就设置了三道火力封锁区,被我指战员称为“百米生死线”。尽管如此艰难困苦,但全体指战员始终保持着高昂的士气,在战斗中团结互助把战友生命看得比自已更重要。许多同志关键时刻冲在前,危险时刻抢在前,宁可自已流血牺牲也要为战友分忧解困。六连卫生员刘贤军冒着越军炮火抢救受伤战友就是一个突出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