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难忘老山的战斗岁月(1)

(2009-12-13 09:01:20)
标签:

军事

战斗岁月

张说

部队

张宗建

老山

分类: 军史钩沉

(转自新中国之战)

人生征程经历过多少个岁月,多少个回忆,但使我最难忘,最感人的是难忘的老山战斗岁月。今日本人在整理个人资料时,正好发现了本人从1984年7月13日至1985年6月30日的一本赴老山参战的要事记录,一翻开该要事记录,更勾起了我对老山岁月的回忆。我想把它写出来,奉献给同甘苦共患难,在同一战壕中战斗过的战友们;奉献给为国家安泰,默默无闻,献出宝贵青春年华,履行军人神圣职责的战友们;奉献给在和平年代无忧无虑,朝气蓬勃为祖国建设奋战的年轻人。此篇回忆录是对本人和战友们当年赴老山参战的一个真实写照。


  一、出征前的准备

  一九八四年初,因工作需要,我从三团通信连连长的岗位上调至本部司令部通信股任参谋。刚到机关,很多工作都要从头开始,原来是直接带兵,现在是组织部队,负责全团的通信工作。不过本人通过努力,很快就进入了工作角色。1984年6月初,我爱人带着大女儿来部队探亲,本人也准备七月份休假送爱人和女儿返回老家。哪知,时值部队正准备七月份前往安徽广德地区进入年度的军事演习。于是我和爱人商量,干脆等我参加完军事演习后再回家探亲,小孩的衣物均由我探亲时一并带回。当时我的老乡兼同学的本部重炮连指导员张宗建的爱人也带孩子在部队探视,可以一并作伴回家。

  七月十二日上午,我们准备了一辆汽车送爱人和小孩去杭州,先带着他们一起在杭州西湖游玩,晚上直接送她们搭乘了返乡的火车。出了车站后,张宗建对我说:“新汉,我和卫生员就不回部队营房了,明天直接去安徽演习场”。我说:“别那么罗嗦了,正好老婆孩子都回老家了,我们可以在一块叙叙旧,痛饮一餐。”于是我们晚上10点多钟就回到了营房。当我们回到司令部宿舍楼时,整个机关宿舍楼是灯火一片,我对张说:“怎么了?难道今天部队有行动。”张说:“大部队演习就要出发了,肯定忙着。这么说部队在做准备工作,反正我的连队已经出发了,明天我按时赶到演习地点就行了。”当晚我们聚了一夜。第二天一早我习惯性的打开了收音机,收听新闻。从新闻中得知:自六月十一日越军对我老山地区进行大规模的进攻后,七月十二日越军有对我老山防御地区又进行了大规模的进攻。当时我就很敏感,并立即对张说:“老同学,可能有战斗了。昨晚机关宿舍灯火通明,肯定是有重要任务了,有可能队伍要往南边开进。你今天早点赶回部队演习驻地吧。”

  果然,七月十三日上午上班,参谋长王平立即召集司令部所有人员开会,宣布我团接到上级命令,要求部队所有人从即日起一律停止休假,已休假人员立即发报催回,部队马上进入一级战备状态。各部门要根据本部门职责,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根据上级的指令,我通信部门立即向当地邮电局通报,本部队的邮件只许进不许出,同时对外电话一律进行限制,对因公通话的电话必须经过司令部值班室的批准。

  从7月14日至7月16日,部队都在进行一级战备的准备工作。7月17日,军区张副司令来部队下达了战前预先号令,并进行了战斗动员。7月18日至19日,我们进行了战前各项准备工作。20日,部队再在南星桥火车站将所有的军需装备物资均按战斗需求进行装载。大部队于上午9时正式从营房出发。出发前,地方警车开道护送,大部队浩浩荡荡的开赴到火车站,下午4时06分,火车正式发车开往云南。

  7月25日下午到达云南曲靖市休整,达到云南后,当地政府和老百姓支军热情很高,慰问部队的人群一茬接一茬,群众们抬着系着红花的大肥猪,拿着烟酒,抬着水果,前往部队驻地慰问,那种热爱子弟兵的感人场面,如同解放战争老百姓踊跃支前的情景。部队待稍作修整,于7月27日正式开拔,途径云南师崇、陆良、丘北,于7月29日到达云南文山州砚山县盘龙乡,这一路上更是让我们再一次体会到了云南人民的热忱。每到一地都是由当地县里领导亲自接送,警车开道,每到一乡镇,老乡们都聚集在道路两旁,送水、送茶、送水果,老到白发苍苍的老爷爷,小到幼儿园的儿童,大家异口同声的说:“解放军亲人啊,盼望你们打胜仗,早日凯旋归来呀”。每到一地就餐时,鲜鱼大肉非常丰盛的餐饭,可是此时又有多少人能够吃的下去呢?我们知道,现在是八人一桌,聚餐痛饮,回来时,能不能涛声依旧呢?不过作为军人,我们都有一个信念,执行命令是军人的天职,赴战就要打出军威,打出国威,就要无愧于军人这个称号,绝不能辜负所有父老乡亲们的期望,要为国争光,为军旗添辉,为亲人争气,要出色的完成党和祖国交给的任务,要给祖国、人民和家乡亲人交出一份出色的答卷。此时此刻的情景,我相信所有参战的战友都有同样的感受,都有一个信念,我是一个军人,绝对要无愧于军人这个高尚的称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