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永暑礁上的科学城堡:共和国在南沙的主权丰碑(6)

(2009-12-02 08:27:50)
标签:

高脚屋

越军

小艇

浮排

陈伟文

赤瓜礁

军事

分类: 军事新闻

(转自中华网)

 

林队长他们就这样在华阳礁上度过3天3夜,还搭起一座临时的高脚屋。

从此,华阳礁牢牢地掌握在中国士兵手里,共和国的旗帜开始在这里飘扬。

舰上派出6人小组,来替换他们。老天还是不放过,又连续刮起7级大风,带去的毯子及身上的衣服全部湿透。为了应付第二天的情况,他们只好光着身子,将湿透的衣服晾着。没有衣服替换,只好独出心裁,撕开带去的急救包做了三角裤衩,权当遮羞布。大家冷得难以入睡,林队长就建议给临时搭起的高脚屋写副春联,庆贺1988年春节。他们利用废纸卷,在微弱的手电光下,留下了华阳礁的第一副春联:

上联:“守华阳六虎何惧艰难险阻。”下联:“卫海疆男儿哪怕狂风恶浪。”横批:“虎存礁在。”

5.赤瓜礁炮声隆隆

赤瓜礁在永暑礁东面,水下礁盘长5000米,宽约400米。因水下礁岩上生长着一种红色的瓜似的海参,故渔民们形象地叫它赤瓜礁。3月13日下午4时左右,我方人员正在赤瓜礁进行正常作业时,502舰雷达突然发现,有几艘越南舰船编队向赤瓜礁窜来,我方指挥员陈伟文立即命令编队拔锚起航,作好战斗准备。在离越南舰船约200米时,我方用越语广播:“这是中国领海,你们必须离开!”越方舰船完全无视我方警告,反而强行在赤瓜礁抛锚。

他们的企图是很明显的,就是要抢占赤瓜礁,筑起高脚屋,对永暑礁形成威胁,妄图挤走或搞垮我建站计划。为了粉碎越南的阴谋,保卫永暑礁建站工作的顺利进行,上级指挥所命令,立即派兵登礁,驻守赤瓜礁。登礁人员在见习副水雷长王正利的带领下,驾着机动舢舨,向礁驶去。

舢舨出发时已经是夜里9点多钟,海上一片漆黑,风卷着白浪向礁上砸去,发出轰隆隆的呼啸声,让人毛骨悚然。小艇像一个醉汉在几米高低的波峰浪谷间,跌跌撞撞地颠簸着向礁盘艰难地接近。露出水面的赤瓜礁只有几米,在这风大浪险的黑夜,要找到这个小礁实在太困难了。

突然,礁的东南角响起几声海鸥的沙哑叫声,一个老兵马上说:“向乌叫声方向靠近,哪里有海鸥栖身,哪里一定有高出水面的礁石或物体!”王正利一听感到有道理,马上转舵开去。

小艇开了一段时间,果然发现一艘小沉船。当时已经深夜11点50分,战士们经过2个多小时的拼搏,终于把一面神圣国旗,牢牢地绑扎在赤瓜礁的那艘小沉船上。

礁上环境险恶,整个赤瓜礁海区的情况非常严峻。越军依仗着所侵占的鸿麻岛和景宏岛为依托,气焰十分嚣张,越军505舰上的几门炮火对着我舰。

604武装船上的越军,有的蹲在炮位上,有的蹲在船舷旁,手中的反坦克火箭筒、机枪都对着我502舰的驾驶台和礁上人员。

14日6时,越604号船不顾我已在赤瓜礁竖起国旗和有人守卫的事实,非法派出6名特工人员携带绳索,游泳登上赤瓜礁。越船随即放下浮排,浮排一头拴在船上,一头由已上礁人员拉动,大批人员、武器和架设高脚屋的物资,源源不断运上礁来。

陈伟文立即命令502舰进行紧急动员,从各部门中再抽出10人,乘小艇登礁支援。此时,双方都在全力以赴派人登礁,增加力量。

正在紧急关头,我531舰、566舰赶抵赤瓜礁海区,向陈伟文报到

陈伟文一看支援兵力赶到,心里更加踏实。他命令:556舰驶琼礁,监视越605船动向,视情况登礁插旗。531舰迅速派人员支援赤瓜礁,增加守礁人员。

531舰接今后,在十分钟内就一边放小艇,一边集合人员,迅速登礁。

陈伟文一看531舰如此神速地执行命令,对身边的军官们说:“东海舰队来的部队素质很好,值得我们学习啊!”7时29分,越南在赤瓜礁的人员共43名,并在赤瓜礁北侧插上两面越南旗。我登礁人员增至58名,最高指挥官是502舰政委李楚群,双方相距只有几十米了。

局势已相当严重。既要把越军挤出赤瓜礁,又不能打第一枪,唯一的办法是扯着嗓门进行喊话:

“这是中国的领土,你们应立即离开”。

“这是越南领土,你们应立即离开!”越南人是要捣乱到底的。陈伟文从望远镜一看,越南人已经站在成一列,要向中国守礁人员冲击。他把拳头挥下了:“把他们赶走!越南人敢打第一枪就坚决还击!”双方人员都迅速组织起来,开始了面对面的斗争。我方边喊话,边逼近。

由于礁上水深没过膝盖,珊瑚高低不平,又面对着越军,必须高度警惕,所以人员行动较慢。在我方人员前进时,越军十分畏俱,连连后退,但后退几十米之后又停了下来。当相距约30米时,我方也停止前进,又展开说理斗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