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泰山游记(十三)玉皇顶

(2009-11-28 14:07:56)
标签:

人文

极顶

无字碑

this

秦始皇

泰山

旅游

分类: 旅游摄影

泰山游记(十三)玉皇顶

 

    出了索道以后,继续台阶盘道而上,经过唐摩崖、五岳独尊刻石就登至最高处。如果从山下岱庙不乘汽车,不坐索道,徒步攀登的话,那些一路上看似走不完的石阶,就终于到了尽头,这里就是泰山的极顶—玉皇顶了。

    这里是泰山主峰之巅,因峰顶有玉皇庙而得名。玉皇庙始建年代无考,明成化年间重修。主要建筑有玉皇殿、迎旭亭、望河亭、东西配殿等,殿内祀玉皇大帝铜像。神龛上匾额题“柴望遗风”,说明远古帝王曾于此燔柴祭天,望祀山川诸神。殿前有“极顶石”,标志着泰山的最高点。极顶石西北有“古登封台”碑刻,说明这里是历代帝王登封泰山时的设坛祭天之处。

    玉皇顶位于碧霞祠北,为泰山绝顶,旧称太平顶,又名天柱峰。玉皇庙位于玉皇顶上,古称太清宫、玉皇观。东亭可望“旭日东升”,西亭可观“黄河金带”。

玉皇顶海拔1546米,气势雄伟,拔地而起,有“天下第一山峰”之美誉

    玉皇庙建在极顶上,红墙碧瓦像是给泰山戴上了一顶桂冠。由山门进庙,最先看到的是院中央的“极顶石”。极顶石卧在一圈石栏中,高不盈米,表面粗糙,如果在别处,将是一块最普通不过的石头了。但是在这里,它的旁边有碑恭恭的写着:“泰山极顶1545米”。根据地质学分析,就是它,在3000万年前从海槽中率先拱起,它根植于1万米的地壳深处;就是它,有着数百平方公里的基座,整座大山在托举着它,使它高耸云天,以至玉皇庙中的玉皇大帝简直就成了它的守护神。

 

泰山游记(十三)玉皇顶

                                       玉皇顶

 

泰山游记(十三)玉皇顶

                                        玉皇顶侧面

 

泰山游记(十三)玉皇顶

                                   玉皇顶俯拍泰山山景

 

 

泰山游记(十三)玉皇顶

                                     玉皇顶附近

 

泰山游记(十三)玉皇顶

                                玉皇顶“绝顶”刻石

 

泰山游记(十三)玉皇顶

                       玉皇庙院中的泰山极顶石及护栏上的连心锁

 

泰山游记(十三)玉皇顶

                极顶石与连心锁近拍,连心锁都是游客们为图吉祥挂上去的。

 

 

泰山游记(十三)玉皇顶

                                   玉皇顶的无字碑

 

     无字碑,碑高5.2米,碑身上段稍细,顶上有复盖,碑色黄白,两面无字。有人说它是无字碑,但也有

人说它是石表或石函。“秦始皇泰山立无字碑,解者纷纭不定。或以为碑函,或以为镇石,或以为欲刻

而未成,或以为表望,皆臆说也。”(选自明·谢肇淛《五杂俎·地部二》)对于此碑,古代人有两种

说法:一说是秦始皇立的,具体又有两种说法,一是因秦始皇的功德之大,难以用文字形容,故无字;

一是秦始皇“焚书坑儒”后无人会写字了,故无字。当然,这些均无据可考。

 

    第二种说法是汉武帝刘彻立的,一直没有定论。《岱览》的编者唐仲冕,引用了《考古录》中顾炎武的

一段话。顾炎武在阅读了《史记·封禅书》和《后汉书》以后,说:“岳顶无字碑,世传为秦始皇立。

按秦碑在玉女池上,李斯篆书,高不过五尺,而铭文并二世诏书咸具,不当又立此大碑也。考之宋以前,

亦无此说。因取《史记》反覆读之,知为汉武帝所立也。”(选自《日知录·泰山立石》)郭沫若在

1961年上旬登泰山时,在他写的《观日出未遂》一诗中说“磨抚碑无字,回思汉武年”,也肯定了是汉

武帝所立。原诗已刻成碑立于无字碑的一侧,与明代张铨的诗碑相对(张铨说“袖携五色如椽笔,来补

秦王无字碑”。他认为是秦始皇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