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盾工程”之“盾牌一号”作战行动(1)
(2009-11-20 17:43:56)
标签:
军事越军作战行动炮群阵地老山 |
分类: 军史钩沉 |
(转自新中国之战)
1986年的1月24日上午,我军参战各部队传达了军部关于实施“双盾工程”的作战命令,并对当前中越双方在老山战区有关情况进了通报。受领作战任务后,参战各部队抓紧了对作战计划的准备落实。我炮群各连在做好弹药准备的同时,还对茨竹坝炮阵地的防炮安全措施进行了全面检查落实。各炮班弹药储存所和隐蔽工事都进行了重点加固,同时,对阵地间的通信线路和通话器进行了检查维护,以保障我军炮群对一线前沿步兵的火力支援作战的顺利进行。
25日的清晨,茨竹坝阵地周围雾气蒙蒙。根据军炮指地统一部署,我军炮群继续对越军各目标进行猛烈的火力打击。弹群覆盖主要集中在越军据守的那拉口子167高地和八里河东山黄泥坝一线诸高地。在一波又一波次的炮火打击中,越军各阵地上落弹如雹浓烟滚滚;暴露在表面阵地上的各种工事在我军炮火的反复轰击下基本都被摧毁,连掀开的地表土也一次次地被我军成排炮弹重新炸起再覆盖。越军炮兵在我强大炮火震慑下只能以冷炮方式对我前沿阵地实施火力报复,我军个别荫蔽防炮工事在越军炮击中受损,但未能造成我军重大伤亡。
当晚担任主攻任务的595团二营在夜幕的掩护下继续分批向越军167方向机动兵力,军工队也趁黑往前沿阵地继续运送各种必需的作战物资,直至第二天清晨才停止了所属部队的集结行动。
在我二营主攻四连和助攻五连分批向167高地附近机动的过程中,还曾出现了一个逗人的小插曲,令人忍俊不禁。机动分队的行进路线都是在三营防御区域内行进,即将参加进攻战斗的指战员们说不上心里有什么紧张,都很专注地注意着脚下落地位置,即将打响的战斗使他们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显得非常肃穆。就在这快速往前沿开进的进攻分队末尾,竟发现有一个陌生人拖在行进队伍的后面跟着往上运动。开始怀疑是越军特工人员,可转眼间这个可疑人员竟不见了。第二天这个尾随到阵地上的可疑人员又在908高地上出现了。担任阵地警戒任务的师特务连战士们将其抓获,然后带到阵地隐蔽部内进行调查询问。
更令人笑破肚皮的是一波未平波澜又起,当天595团紧张忙碌的前沿阵地上又来了一位年龄不大的姑娘。没办法,那就两个案子一起办。这一问可不要紧,听了两人的陈述后595团首长们的头都大了!一个说是在家乡受到英模事迹报告的鼓舞志愿来老山前线和解放军一起打仗的;另一个则说自己的哥哥在阵地上牺牲了她是来为哥哥报仇的。你说这些头脑发热的好青年把参战看的竟如此容易,这不是给作战部队添乱吗?出了问题谁也无法向其家中父母交代啊!
像这种自费到老山参战的情况,在老山前线可以说是屡见不鲜。后方的热血青年怀着保家卫国的豪情来到老山前线要求参军参战,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这毕竟是残酷的战争,只能婉言相劝送其返回故乡。也有个别自己来前线参战的人被留下了,那是138师一名原在后方留守的战士,他在复员后十分想念战斗在老山前线老连队的战友们,毅然重返老连队要求参战。经请示,领导慎重批准了这名编外士兵留在原连队参战。当天晚上,595团二营预备队全部到达168高地待命,199师完成了“盾牌一号”出击作战行动的全部准备工作。
27日,军部关于实施“双盾工程”作战计划的命令正式下达,28日7时部队开始行动。这次代号为“双盾工程”的作战行动规模较大,我军部署于广西、云南中越边境的东西两线部队同时采取行动。为防范应付有可能出现的战争升级意外情况,我军航空部队、坦克部队和导弹部队也做好了参加作战的准备。
1986年1月28日清晨7时,我军前指对越军攻击命令下达。全军各炮群首先以猛烈的炮火对越军个点重点目标进行炮火准备。刹那间,我军部署在江和西江东前沿和纵深地带的炮兵群一起发威,整个老山前线炮声轰鸣枪声大作,阵地在颤抖,天空被撕破,浓烈的爆烟在越军阵地上弥漫翻卷。我199师595团二营担任攻击任务的红四连和五连的全体指战员们,潜伏在冲击出发地带静静地等待着我军炮火的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