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出击395高地——1985年老山战区“9•23”拔点战斗(1)

(2009-11-13 11:56:05)
标签:

军事

越军

拔点战斗

进攻出发阵地

老山

分类: 军史钩沉

(转自中华网)

1985年夏天,老山前线。
    
    中越之间老山地区的边界战争已经进入第二个年头。
    
    9月8日,67军199师597团的原明带领17名队员,对211高地进行突袭,一举全歼211高地上的守敌,越军随即组织兵力反扑,在付出300多人伤亡的代价后,最终无奈地放弃了211高地。老山方向相对沉寂下来,遭受惨重打击的越军并没有因此放弃对我军防线的军事行动。


在东山方向,越军防线与我军防线犬牙交错,而且部分在地形上居高临下对我阵地构成了极大的压力。尤其在盘龙江以东的395高地,其上满布天然洞穴,地形复杂。越军利用这些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盘踞其中,修筑了坚固的工事,并且囤积了大量的武器弹药,同时与侧翼的436高地、-23号阵地以及周边的三个无名高地相互呼应,构成了立体交叉的防御体系。利用地形上的优势,牢牢地控制着我军防线上的几个阵地,只要我军阵地上有任何异动,这几个高地上的越军火力就有反应,对我军附近的阵地构成了极大的威胁。有鉴于此,我军决定拔除395及其周边的几个高地,以减轻我军防线的压力。经初步研究后,138师决定以步兵414团7连为主,同时配以师直属侦察连、师直属防化连、工兵、沈阳军区无线电通信/干扰营、机枪连、炮兵、军工共计8个兵种参与今次的拔点作战行动。
    
    接受任务后,414团7连立即制定作战计划,同时派出核心人员配合138师侦察连对395、436、-23等周边高地前沿进行多次的潜伏侦察,查明395及其周边高地上约有越军80余人;屯兵洞22个;掩蔽部、火力点等约有13个。根据侦察返回的信息,7连制定了详细的作战计划,按照作战计划组织班、排进行了30多次的沙盘推演,50余次的合练以及2次协同演练。后勤部队也为这次拔点作战囤积了大量的武器弹药以及充足的装备补给。根据计划,414团7连7班负责-23阵地南侧的无名高地;2班负责436高地;5班担任主攻,负责395高地;1班负责436东南侧无名高地;4班负责-23阵地;3班作为预备队,担任第二突击队。炮兵将派人员跟随突击队出发,与炮兵保持联络,提供及时的火力支援;师直属防化连也将派喷火兵、40火箭筒手随同前进;沈阳军区的无线电通讯/干扰营将对越军的步兵、炮兵指挥枢纽进行电子干扰;同时在那拉口、黄泥坝进行佯攻,迷惑越军的判断方向,作战时间定在9月23日清晨。
    
    出击前夕,每个参战队员都获得了充分的休息放松,同时派发了崭新的军装,拍照,连同写好的遗书一起封存到每个人的档案之中。
  拔点作战
    
    1985年9月17日拂晓,414团7连分成搜索队、两翼警戒分队、攻击分队、连基层指挥、预指几个单位秘密进入进攻出发阵地集结。为了捕俘,师直属的侦察连也随后进入了阵地待机,但在进入阵地运动过程中被越军发现,越军立即向侦察连所在的位置开炮,无奈之下,侦察连立即撤退,越军的炮火向侦察连撤退的方向穷追,由于撤退及时,无一人伤亡。7连由于位置靠前而且隐蔽良好,退路也被越军炮火封锁,决定留在原地待机。随后越军向该地域进行了长时间的炮击,隐蔽其中的414团7连受尽折磨。但由于隐蔽得好,没有造成人员的伤亡。随后,越军见我军阵地没有什么动静,炮击逐渐平息。
    
    9月22日夜间,天空漆黑一团,下着阵雨。师直属侦察连再次进入进攻出发阵地待机。22:30分,各个单位开始向冲击出发阵地运动,每个队员平均负重30多公斤,在泥泞、崎岖的山路上,一步步向前爬行,很多队员的衣服被乱石锋利的边角刮得破破烂烂,部分人身上甚至被刮得鲜血淋漓,班长杨荣伟从7米高的悬崖失足掉进石缝间,为怕暴露,强忍着剧痛不吭一声,爬上来继续前行。7连战士童培友甚至不惜冒死在雷区以身开辟通路15米……六小时以后,所有的单位全部秘密占领距越军阵地仅几十米的冲击出发阵地并且顺利展开,突击分队与穿插分队按照预定分配的任务分五路继续向前摸进,秘密接敌。负责436东南无名高地的1班,在距离越军屯兵洞前五米的地方潜伏下来,担任主攻395高地任务的5班,摸进到与越军仅隔一条堑壕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