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越作战丛林敢死队队长:用生命开辟8千米道路(3)
(2009-10-25 09:16:49)
标签:
军事 |
分类: 军史钩沉 |
(转自中华网)
是啊,还用说什么呢?该说的他都已都说了。团首长给他送行时,问他还有什么要求,他说:“有一条,请掩护我的弟兄们,把枪口炮口对准我。如果和越南
此行,他要沿着越军特工踩出的一条窄道,去80多米深的沟里“探险”。那里,不仅草深林密,枝藤缠绕,怪石嶙峋,苔藓阴湿,而且是敌人经常活动的地方。深涧两侧,暗洞密集;前方不远处,就是越军特工的盘据点和高射枪阵地。到这样的地方去勘察地形,侦察敌人火力,即使不懂军事的人,也知道要冒多大的危险。
两天前,郭富文和破障组的三名同志正在开辟通路时,突然发现了一条小路。他仔细一看,隐隐约约可以辨出几个脚印。他又向前走了几步,发现小路伸向了八十多度的悬崖上,下面一眼望不到底的深涧。郭富文马上向副连长丛玉江作了报告。为了探沟深,丛副连长赶到那里,往深涧扔了两颗手榴弹,结果引来了几梭子子弹的回报。无疑,下面有隐藏的敌人。为了尽快控明情况,确定施工路线,团里决定成立一个“探险组”。不用说,这个任务又被郭富文抢到了。
对于郭富文,领导是放心的,这个出身于山西上党革命老区的农家子弟,入伍头一年个子不足一米六,体重不到九十斤,却以突出的成绩和技术,第一个达到二级风钻手的标准,成了闻名全团的“拼命三郎”。同年底,他就当上了副班长。几年来,他以自己勇挑重担、敢于吃苦的顽强作风赢得了人们的信任和称赞。因此,无论遇到多么危险的任务,领导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
现在,让我们再一次把镜头对准郭富文。他和他的同伴已经来到了那个深涧边。这里没有绿草,没有鲜花,有的是又粗又黑的树杆和沿着树杆攀沿而上的藤条,一个个形态各异的洞穴,就象
三个伙伴点了点头,四双大手紧紧地握在一起。
郭富文第一个下崖,他攀石抓藤,沿着只有二十多公分的小路悄悄前进。每落一下脚,他都在心里默念一次“没事”,就这样,他一步一步向下走去。突然,“哗”地一声,郭富文踩着的一块石头滚落下去,身体半悬在空中。“不好! ”后面的小杨和小尤同时惊呼起来,随即将枪管警惕地对准了两个方向。就在这时,只见郭富文一个收腹,一只脚搭在了尖石上,并顺势紧紧抓住了一根藤条,终于没有滑落下去。好险啊!
搜寻、观察、记录……三十多分钟后,郭富文和他的战友带着一个个有关的珍贵资料安全返回了!
八千米“生死线”的破障任务完成了,但修筑路的艰险任务还在后头。笔者在现场采访时,亲耳听到,开路的炸药响过之后,随着石头向下滚去,压响的地雷和炮弹发出不停的爆炸声。在这样一个充满风险的环境里工作,大胆的郭富文是不会甘心寂寞的,探险的路也必将还会走下去。
也许,他第一个被敌人罪恶的子弹洞穿胸膛,长眠在老山脚下……
也许,他第一个被地雷炸伤致残……
也许,他第一个与敌特工遭遇,不得不拉响“光荣弹”……
也许,他第一个跌落悬崖,被尖石荆棘蹂躏……
也许,他第一个……
这一切,郭富文并不是没想过。他才二十二岁,正值青春年华。他那虽然来信不多,但是在得知他参战后主动与他建立恋爱关系的郭萍英姑娘在日夜等着他;他那曾把他扔进山沟但后来格外疼爱他的母亲,在日夜盼他。美好的生活在向他招手……但是,他想得更多的是,身居战场,作为一个党员,作为一个军人,应该争这饱含着危险和牺牲的第一,纵然粉身碎骨,也义无反顾。因为在这第一里,闪耀着军人的光荣和责任,闪耀着中华民族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的伟大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