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海权的呼唤 中国老兵南沙海战亲历(2)

(2009-10-12 09:06:14)
标签:

军事

分类: 军史钩沉

(转自中华网)

  
    我们也不是吃素的。每占一个礁,我们都要放下钢钎、竹板、木板、牛毛毡和铁块,然后把礁盘交给后面的船保护,东门礁完了到赤瓜礁,讨厌的是我们过去,他们反而靠过来,我们的炮位一个个只好对着他们。
    
    天慢慢黑下来,进入二级战斗准备,我们开始了海上慢慢漂泊。越军先占了鬼喊礁,我们决定临时抽调武装渔船占领赤瓜礁,那时风浪很大,我们费了很大劲,上去了6个,其中有志愿兵陈冲,他在战斗中搬炮弹时,手给炸断了;指挥一班的三个,班长,是我河南老乡,五年了,一次家都没探过,姚改明和洪家柱、还有大连海校毕业的副水雷长王正利,当时晚上11点多钟,我听到他们报告红旗插上去了,顺利完成任务,参谋长激动地说:我代表祖国人民感谢你们。当时我睡得迷迷糊糊醒过来,只见越南兵在他们的船边也插上了一面独星旗,而且越南对面又来了一艘船,感觉气氛紧张,可能要发生战斗了。此时我们的531、556舰调过来了。
    
    我舰逼着越南的船往外靠,赤瓜礁上留两人守旗,其余去拔旗,我的测距仪发现,越南光舱面上就站有70多人,他们猛往上面上人,人已经跳到了水里,赤瓜礁我们面对他们的只剩4个人,这时我们第二批上人了,就是杨志亮的那6人。我舰上人时,531舰也开始往上运人了。我们这边风大,水浅,上不去,大伙很焦急,后来我们的小艇把船推上去时,越南已经上了40多人。另外还有船装10多人要上。
    
    我们的人子弹袋里有三匣子弹,带钢盔,而他们许多只穿裤头背心。
    
    上级命令我们不能太往前靠,只能两人一组慢慢往前压,当时我们的政委也上去了。看到敌人把高脚屋的东西往上面运,政委带人把绳子剪断了。
    
    然后想搞断他们的旗帜,我方一个高个,一个低个子在前面,高个是东海舰队的,他把越旗踢断揣在怀里,敌人恼羞成怒开枪了。我们是半包围形的,这时增到了五六十人,离得近时开火了。他们也猛打,想扫掉我们舰上的人,一个高机兵先打的,于是我们开始炮火封锁,100、37高炮、14、5重机枪,主副各炮都开火了,主炮一炮掀掉了他们的指挥所,随即封锁了舱面。那时大概8点45分,那边我们两条船也开始打。很快便打得他们落花流水,我们的531分别给了他们中间一炮,后面一炮,他们的船慢慢下沉,船头开始上翘……
    
    枪炮长杨志亮眼里的战斗与上略有不同:
    
    14日凌晨,越军604船派出了43名武装入员,强行登上赤瓜礁。编队命令我们立即登礁支援。我听到命令后,从床上跳起来就往舱外跑。在甲板上和随我舰行动的基地领导相遇,他鼓励我说:上去以后不要怕,遇到情况头脑要冷静,处理要果断。我说:放心吧,首长。
    
    我们驾着小艇紧贴着越604舰尾和右舷,在越军眼皮底下驶向了礁盘。
    
    由于天刚亮,我远远看见礁上有一面旗在飘,我说:向那旗开过去!小艇就直插而去。在接近礁盘八十米距离时,正遇低潮风大,小艇搁浅了。我定神一看,那旗上只有一个五星。
    
    原来,越军上去以后,也在礁上插了他们的国旗,旗下黑压压一片越军。我赶紧说:跳下两个人,把艇推开。
    
    小艇调了几个航向,但怎么也开不上去。政委下令大伙游泳涉水过去。我们一齐跳进了水中,艰难地向礁上边走边边游。
    
    三十多分钟后,我们顺利地和第一批登礁人员会合了。这时礁盘上敌我双方相互对峙,越军40多人,咱们这边除掉护旗的只有9个人,兵力悬殊较大。越军仗着人多组成两道防线,前面十几人持枪守在他们的旗下,后面三十来人紧张构筑工事。他们将一根手腕粗的绳子一头捆在604船上,另一头由礁上的人拉着。随后,手拉绳踩着小木船向礁上运送物资、器材,看样子还想增派兵力。
    
    我方一再用越语喊话,劝越军赶快离开。但越军置若罔闻,不但不听劝告,反而变本加厉,一位小头目呲牙咧嘴指指天空,又指指海面,好象在说:海战空战都没问题,越南的飞机随时可以来支援他们,四周的海面他们舰船也多于我们。后来,越军开始在我们跟前撒尿、有的还亮出匕首、晃动手中的枪,我们一个个气愤到极点。但此刻还是要忍耐镇静,既不可主动惹事,又不能贻误战机,斗争的策略是再愤怒、在吃亏也要克制忍耐,掌握分寸,静侯战斗取胜的时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