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越反击战:用生命书写战旗的历史(2)

(2009-10-10 08:22:45)
标签:

军事

分类: 军史钩沉
(转自中华网)


   
    他厉声叱道:“干什么的?”那人见势不妙,转手想取手榴弹,蒋凤生眼明手快,手枪一举,“叭”地结果了这人的性命。倏地,又有一个黑影扑了上来。抓住蒋凤生扭打起来。蒋凤生一顿拳脚,专往敌人要害处打,然后一反肘,逮住了这个敌人。
    
    蒋凤生不再传口令,他挨个地辨认着自己的战士,轻轻地重复口令的内容。来到临时担任后卫任务的七班,发现少了人,便问道:“七班长,你们班陈武贤和王应军呢?”
    
    七班长黄招强正喘着粗气。这个多次为陆、海、空军表演过战术和射击、入伍以来每次夜间射击都是优秀的广东籍战士,刚刚用冲锋枪和手榴弹干掉八个特工队员,掩护营里的民工担架队冲过吊桥,这时也发现班里在民工后面压阵的人没全跟上来,说声:“我去找。”便转身向吊桥走去。
    
    夜,少见的黑,充满了神秘和恐怖的色彩。黄招强拧开了随身带的所有手榴弹盖。这样做是十分危险的,路上,只要随便被什么剐住,弹弦就有可能被拉掉,后果是可想而知的。可是,在这随时可能遇到敌人的情况下,这样做能减少投弹程序,争取时间,即使是来不及的时候,也可以和敌人扭在一起,造成随时拉弦的机会,以便和敌人同归于尽。
    
    黄招强刚上吊桥,就发现一个愚笨的敌人往身后照手电,招呼后面的四、五个同伴准备“迎接”他。他不敢怠慢,端枪就是一梭子,然后趁着一片“哎哟”的叫喊声,飞快地掠过了敌群。
    
    黄招强继续往回走,一边细听着周围的动静,判断着陈武贤等人的位置。
    
    此刻,身强力壮的陈武贤正处在生死的边缘。他正和敌人肉搏,他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当年,王幼康等四位烈士为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献出了性命。今天,为了边疆的父老兄弟,为了祖国人民的利益,自己就是死了,也无遗憾,不过,要是能多消灭一个敌人,就能多为边疆增加一份安全,岂不更好嘛!此刻在他身后,一个敌人死命地抓住他的背囊带,想掐他的脖子。前面,另一个敌人已扑上前来,离他只有两三步远了,而他这个机枪副射手,身边没枪,唯一能使用的武器就是几颗手榴弹。
    
    陈武贤这样想着,忽然灵机一动,解开背囊带,甩掉身后之敌,然后就势一闪,让迎面扑来的敌人擦身而过,然后,一只手从后面挽住对方脖子勒到胸前,掏出手榴弹猛地一砸,敌人就脑浆四溅,呜呼哀哉了。这时,只听“突突”一个冲锋枪点射,刚才甩倒的那个敌人也完蛋了。原来是黄招强赶到,解了他的围。
    
    有一伙敌人又摸过来了。陈武贤把那可带着敌脑浆的手榴弹喂了过去,黄招强也甩出了几枚。火光几闪,敌人赶忙扔下几具尸体溜跑了。趁此间隙,黄招强嘱咐陈武贤带着几个收拢的民工过吊桥去,自己继续寻找王应军。
    
    道路拐了一个弯,黄招强迎面撞着一个人,不由问道:“小王吗?”那人并不回答,只用手来摸,待摸到黄招强帽徽时,蓦地一使劲,推倒了黄招强,伸手抓住他的冲锋枪管拔起河来。
    
    黄招强知道又遇上了特工队。一只手死死握住枪管,防备敌人拔走,另一只手朝敌人的头部猛击着。
对越反击战:用生命书写战旗的历史(2)

 这会儿,又有几个敌人晃了过来。黑暗里突然有人发问:“谁?”黄招强听出是王应军的声音,忙说:“快往前面开枪。”接着几声枪响,那伙人影便散了开去。拔河的敌人一见对方来了帮手,无心恋战,拔腿想走。黄招强顺势站了起来,一个长点射,敌人倒下去了。
    
    黄招强刚要去拉王应军,突然左腿一麻,不由“噢”了一声。他负伤了。“怎么样?班长。”王应军走上前来问道。
    
    黄招强刚想说:“让敌人的子弹咬了一下。”可一转念,当年,四烈士之一的宁福连不是从病床上奔向火海的吗?眼下,保卫边疆正需要人,自己这点伤算得了什么呢?他决定瞒下自己的伤情,便说道:“没啥。”
    
    王应军当真被瞒过了。直到八天八夜以后,在警卫师指挥所的战斗中,黄招强又负了伤才发现了秘密。可是这时候,黄招强的伤口已肿得碗口粗,溃烂处还长了蛆。谁能想到,当他和大家持续行军作战九十公里,还和其他同志一起活捉了一个越军少尉时,他是一个中弹两发的伤员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