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游记(九)催人泪下的移民故事
(2009-10-06 11:37:42)
标签:
旅游 |
分类: 旅游摄影 |
古人有“男儿有泪不轻弹”之说,可我在这巫山县小三峡里却怎么也忍不住了。我不夸张,我是自内心深处受到了很大的震动,老泪纵横,竟擦湿了小毛巾。
这是在从小小三峡出来,经小三峡返回的游船上。导游是个二十多岁的女孩子,长的眉清目秀,端庄大方。特别是她那流利的普通话,说的字正腔圆,无可挑剔。她给我们讲了一个三峡移民的故事,深深打动了我。故事内容是,一个生活在长江边的老太太,朝朝暮暮与长江为伴了90多年。她育有两儿两女,女儿住在移民线以上,两个儿子在移民线以内。按照风俗,她要和儿子一起移民到安徽。老太太茶饭不思,留恋故土。但是她深明大义,毅然决定跟随儿子一起离开这养育了她90多年、朝夕相处的土地,她用坛子装满了土随身携带。她们是乘船走的,启程那天,巫山县的领导和群众来给她们送行,很是热闹。这个时候,老太太颤微微地走上甲板,把装满故土的坛子让儿子搬上来,对着坛子深深叩了3个头。送行的人大都哭了。听到这里,我的泪水也禁不住落了下来!
我为这样的场面感动,我为这老人家的觉悟感动!这一走,老太太可能永远不能重回生她养她的故乡;这一走,老太太可能再也不能看见,她朝夕为伴的长江。这一走,老太太带走了她儿时的梦,带走了她眷恋的土,带走了她热爱的山林。故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一事一物,都是她的魂牵梦绕,都是折磨她的思念!可是,为了国家的建设,她毅然走了。我想,作为一个老百姓,她不是国家的栋梁。可是作为一个深明大义的牺牲精神,却是民族的脊梁!这样的精神世世代代相传,造就了伟大的中华民族!
快出小三峡的时候,巫山女导游神情凝重的,有几分悲伤的恳求各位今后在任何地方遇到三峡移民的时候,能给他们多一些理解和关照。这时几乎所有的游客都热泪盈眶,不少人一直在低声的抽泣着。气氛是那样的沉重,像一片阴霾压在了大家的头上。
小资料:
三峡工程淹没总面积1084平方公里,其中陆域面积632平方公里。淹没涉及湖北省、重庆市20个区、县(市)268个乡(镇)1680个村6301个村民小组,116座集镇,1599个企业。淹没涉及城市包括万州、涪陵市,淹没涉及县城包括:湖北省秭归县、兴山县、巴东县,重庆市巫山县、奉节县、云阳县、开县、忠县、丰都县、长寿县。移民总计约130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