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华网)
我们又回到了55军占的那条街,店铺林立,早已被搬空,我们也大至搜了搜,有一照像馆,我进去一看,兵们正在翻像片箱,我也翻了一翻,都是黑白的像片,姿势单一,表情古板。男男女女的服装也都差不多。但看看也很有趣。我们的另一伙在楼上翻着,一会竟起哄闹了起来,很热闹。我上楼一看兵们正在抢几张像片看,我也挤了过去。一看乐了。吗的,是泳装照片......,几个兵如获至宝,真如老军人骂兵们是混蛋。回到车队后,又是一番热闹的抢夺。团后勤处的干部们,笑看着也不管,战争也很有趣的。
街上有些兵提了个黄色的酒瓶,我们顺着路走了过去。是个不大的酒厂,一群兵纷纷争争的往外抱酒瓶,我过去一闻那酒也不是好味,大约是木薯酒,我们的兵也搬了不少。
到下午晚些的时侯,江边竟有很多兵。弄了些鸡烧熟了,在江边饮酒很热闹.在夕阳斜下时,很多兵下水玩,但通知不能接进大桥,所有的桥下都布雷了,是防止越军炸桥。我只在江边散步。遥望江边岸上,烧鸡小酒夕阳之下,战争啊。
一声巨大的爆炸声传来,到底有人触雷了。是42军的人,被炸成重伤。很快通知所有的人都要远离江边。
479团战友,我已用雅虎和搜狐两个信箱给你发过信,在南阳的战友和参战人员,大约有几千人,我总是在想,那惊心动魄的有近50万人参加近一个月的战争,没有任何书刊杂志真实的讲述过。这几年网络发展起来,我仔细的查了一些资料,和我们的经历相差太远。每当到2月17日我都在想,如何把我们的经历发表出来,宽带网普及后,我发现了`南阳贴吧`。南阳是我第二故乡,多年来思乡情,战友情。是在南阳的战友,是体验不到的。我在南阳吧发表的关于白河风光的文章《哦,微波荡漾的白河》是我心中真实写照,其实现在的白河,我并没又看到。
战友们大都年近50岁,我写这些文章发在`南阳吧中`,主要是会战友,有网络这么方便的条件。只要一个战友看到我的文章,我就很满足。但点击率还比较高的,很多军事网站转载,我把电子信箱登出是为了战友回信,但160师战友遍布各地,回信的战友太少了。76年参军时,从南阳车站出发时就有几千人。
文章写得不太细,每天写一篇约一小时,十篇连载。续集我想在2006年2月17日写。但很多读者要求马上续。
479团的参战战友,大都会有和我一样的战争经历。那是我们最辉煌的时期,虽然当时也是心惊胆战的。但为什么不写出来。快30年了社会对战争已淡化了,书刊杂志是不会发表的。网络竟有几万人点击看。我都没想到。应鼓励战友们写。许万良和张宛玉,在续中将有许万良的故事。
我没用真实姓名写,但战友们一看到文章就会知道是我写的。我原在石油二机厂工作,当时二机厂在镇平遮山。我很真心的热爱那里的山和水。所以,用一个在镇平县遮山乡的种地的农民复员军人的角度写的。我76年在镇平参军,在58师汽车连,78年调到160师479团100炮连的。现在,在一个电视台工作,任摄录部主任已多年。50岁了。工作生活都很好。
希望,对我的文章给与指导,因为你在团宣传股,现在大约也是搞宣传的,我还准备从高平写到获嘉县。有一些网友,指出不应用部队的真实番号写,也不应太写实。其实,战争的残酷,我写得并不太深。惊人的镜头也没描写。下一步,我还要深入的描写,还要用特写镜头的手法,描写每一个过程和细节.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