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登山路线(一)

标签:
hana花的绽放日志龙井登山杭州旅游杂谈 |
分类: 旅游 |
江南的美在于山山水水,以及山水边的人家。杭州的山不能算高算奇,但是却有自己的味道在,很秀美,与水呼应,诸如西湖,钱塘和虎跑等等,有文化,诸如白居易,苏东坡,于谦等等。仔细想想,自己有点辜负了这无限风光,在杭州待了差不多5年了,爬的最多的却只是又矮又近的宝石山。
于是想争取每周末都能抽空去爬一下杭州的山,活动了一下筋骨,也饱览一下美色。大自然是不会辜负你的辛勤汗水的。如果你不是第一次来杭州,那么建议有机会的话还是爬爬山,尝一尝杭州的小情小景,比拥在人满为患的西湖,来的更有滋味。毕竟极目远眺,吹吹凉风几许,看一看脚下的西湖,也许观感是更为全面的,所谓的深度游么。
先介绍一本参考的书,朋友推荐的,于是我也在卓越购入,在送来的路上,名字为《杭州的山》: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495685/,还有一本相关的《杭州的水》。
这里有杭州山脉的比较详细的介绍:http://www.chzzz.com/xianbuzhishan.htm
杭州旅游网:http://www.gotohz.com/
在各大游客服务网点,有杭州深度游系列的免费宣传页可以拿,其中有一个专门关于登山的攻略,介绍的挺详细的。
这个系列里面另外还有杭州夜游,杭州旅游特色街区,杭州博物馆名人故居,杭州旅游节庆,杭州环西湖徒步游,杭州南宋故城游以及杭州水上黄金旅游线等旅游方式的全面介绍。里面的咨询比较系统,即便是对于我这个生活于杭州五年的人来说也有很好的实用性。
好了,开始说这次的行程。我和z同学(杭州的山爬过的超过80%)爬山的路线如下图(杭州的基础设施建设的还是不错的,这类的指示牌设置的都比较清楚详尽了,包括了大概的时间和记录):
龙井问茶——龙井村——三分叉——真际寺——九溪
整个过程历时3个多小时,水平投影距离是九千米左右。强度对我们这些长久疏于运动的上班族来说算中等偏强。
关于装备:
1.z同学的两个相机:fuji卡片机和二手傻瓜胶片机。
2.我么,就是一个索尼的傻瓜机(之后还被z同学说成像质量暴差,好吧,我承认,fuji的饱和度对比度是高很多,于是照片都是z同学拍的),后来我们都懊悔没带单反。
3.两瓶矿泉水,差不多刚好,渴的时候请小抿,不要猛灌。
4.手机gps导航,有些许作用,但是遇到人还是用嘴问比较灵光。
我们爬的路线既不算太热门也不算太冷门,所以,两到三人结伴而行即可,独自上路还是不推荐的,毕竟有点小意外,比如扭伤啥的,也没人帮助你处理。
中午12点30分,从西湖边的少年宫乘坐27路公交到达龙井茶室与z同学汇合,难得周末这趟公车却不拥挤,居然还有座位,在温暖太阳的照耀下,半个小时不到,我就昏昏沉沉的抵达了。
龙井茶室这一站的“龙井问茶”,算是西湖新十景之一。里面的“龙井泉”比较出名,其实是一个小小的水井,因为用棒搅动会出现一条分水线,酷似龙形,故得此名,其实是因为水的比重不同而造成的,不过我来了数次,都未曾得见这个所谓的分水线。具体介绍看这里:http://baike.baidu.com/view/889052.htm。
龙井茶室附近就是一整片的龙井村,几乎所有农家都种茶叶,也因为如此,在春日天气晴好之时,于“陋室”之中,泡一杯春茶,吃几个农家菜,打一天的牌成为杭州本地人的最佳休闲方式之一。茶和菜都是实在的价格,因此,几人坐上一天也不过就是一二百的花销,是很自在随意的生活方式。我们是奔着爬山的目的来的,随意找了个农家,吃完饭坐了一会就继续登山之旅了。
上山的路还是比较陡的,爬得我们气喘吁吁。爬没多久看到了这个茅草亭,在此小歇了一会。一树一亭,总觉得有点类似某部韩剧里面的场景。然后,这位非常健康的同学,居然骑着单车从那么陡的台阶上迎面冲下来,佩服啊佩服。哦,对了,小路两边种的都是龙井茶。
几乎一半路程都是这般的郁郁葱葱,另外一半路程是没有遮挡的,太阳炙烤,汗流浃背。
到达所谓的“三分叉”节点。其实没有什么标志性建筑,只不过另一条路可以通向梅家坞(http://baike.baidu.com/view/110147.htm)。与快见底的矿泉水合影,哈哈,从这里开始接下来的路都很好走,算是比较平坦的。这里有一片草,长的很有感觉,只是拍不出来,下图二左边那片。
继续前进。这里不是最高的,却是比较开阔的地方,在半山的位置,俯瞰钱塘江。
真际寺(五云寺),算是一个路线的节点,由此分叉,可以去云栖竹径(http://baike.baidu.com/view/481574.htm),或者是九溪(http://baike.baidu.com/view/715243.htm),z同学比较想去后者,于是我尊重了某人的选择。
真际寺很小,不过里面却有一棵杭州城最大的银杏树,树林超过千年,光投影下来的气氛很宁谧,我们想拍,却始终摄不下那种美好却微妙的感觉,有神来般的灵动。寺内很清淡,几乎没有什么香客,我进去双手合十鞠了个躬。寺里住的人生活也很宁静,养了一只前肢残疾的狗,
Z说,爬多了就会发现杭州山的感觉都差不多,想来也是,毕竟,树就是那样的,草也是那样的,如果不是有什么特别的景点,你估计会很难分辨自己就是在哪一座山。就像很多人问,杭州有什么,你会说西湖,西湖有什么,你会说有断桥苏堤雷峰塔,于是问的人似乎会有所领悟的点头,如果你说西湖有荷花有水有树,估计听的人就会越来越迷糊,那和其他的湖有什么不同呢。因此,城市的内涵还是在于历史和文化。不过从山上望向城市的感觉还是不同的,污染使得能见度不可能很好,我们那日应该算凑合。
最后我们到达了九溪,这里有一个别墅区就是九溪玫瑰园,我们必须环绕着它才能走下山,右手边就是别墅区又高又难看的挡土墙,目的既是为了营造里面的景观,也为了隔开我们这些过路的人。开发商们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只顾着美化里面的环境,当然不会愿意花钱来粉饰这些一般业主们看不见得区域。这些墙造成的心里压迫感还是挺强的,坏了如我们这般平凡人的景致,所以,作为设计行业中的我们偶尔静下心来仔细想想,究竟是为谁人而设计,挺无奈的。
下山已是下午六点,沿着小路下了山,路上遇到三位老人,看起来兴致很高,精神很好,也是出来采采风的。山下的小村此时特别安宁,落日余晖映在白墙上,让这些白色的农民房似乎带上了些日本式的感觉,小小的,很干净。这些房子经过规划变得统一和协调。不断地飘出来的饭菜香,提醒着我们这些游玩而忘了时间的人,该回家了。
坐K4路返回市区。Happy ending!九溪公交站也蛮可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