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著名诗人叶赛宁的情感历程

标签:
情感 |
1926年12月28日,在列宁格勒(如今的彼得堡)的瓦甘科夫公墓里,一位俄罗斯女子随着一声枪响倒在血泊之中。她就是叶赛宁生前的女友加林娜·贝尼斯拉夫斯卡娅。贝尼斯拉夫斯卡娅生前无私地爱着叶赛宁,认为叶赛宁离世后自己的生命已毫无意义,于是在诗人去世整一周年那天,在诗人墓旁开枪结束了自己29岁的年轻生命……
叶赛宁为什么有如此大的魅力,以至于一位妙龄女子在他死后还为他殉情?这令许多人惊讶和不解,也让一些人深思和探究。
http://s14/mw690/001MsLXegy6W1C5Hib36d&690
叶赛宁生前坦诚地承认,有许多女子爱过他,他也爱过不止一个女人。但叶赛宁一生有过多少女人,同时代人无人知晓,当代人更无法弄清。
叶赛宁才华横溢,举止潇洒,感情丰富,风流倜傥,会让众多的女子倾心于他。叶赛宁也凭着诗人的才华和美男子的优势,在女人身上寻找幸福,博得了许多女子的芳心,同时也伤害了不少痴心女郎。叶赛宁这样做是对是错,只能任历史去评说。
叶赛宁的初恋女友是位性格活泼的俄罗斯美女,她那双动人的黑眼睛尤令叶赛宁心摇神荡。姑娘名叫安娜(Сардановская Анна Алексеевна,安娜·阿列克谢耶夫娜·萨尔塔诺夫斯卡娅,1896-1921)。1906年,11岁的叶赛宁在“蓝色百叶窗的小屋里”与她相识,叶赛宁写道,“蓝色百叶窗的矮屋,你让我永远难忘。”他认为安娜为世界上最美的女孩子,每当独处时就想着她长大成人后就娶她为妻。但安娜后来嫁给他人,叶赛宁的初恋也就结束了。当得知安娜因生产去世的消息,叶赛宁悲痛地说,“我对这个普通的女子有着真正的爱情。在农村是我常常偷偷地去她那里,向她告诉一切事情。我早就爱上了她,这点谁都不知道。她死了,我很难受,我可怜她。任何人我都没有这么爱过。我今后不会爱上任何人了。”
http://s14/mw690/001MsLXegy6W1zrqEvbed&690
玛利亚(Бальзамова Мария Пармёновна,玛利亚·帕尔缅诺夫娜·巴里扎莫娃1896-1950)是叶赛宁1912年在康斯坦丁诺沃的另外一位女友。她当时在梁赞省的卡里京卡村当女教师,是安娜的闺蜜。叶赛宁与她频频通信,视她为屠格涅夫笔下的丽莎,称她为“亲爱的马妮亚”。玛利亚给叶赛宁留下的印象如此之深,他认为即使自己今后结识新的女性,玛利亚永远不会从他的记忆中抹去。玛利亚后来成了叶赛宁的诗作《不要徘徊……》(1916)的原型人物。
http://s15/mw690/001MsLXegy6W1zz9PdAde&690
利季娅(Кашина Лидия Ивановна利季娅·伊凡诺夫娜·卡申娜,1886-1937)是叶赛宁在康斯坦丁诺沃认识的第三位女性。叶赛宁与这个女子有过一段爱情式的交往。利季娅这位身披“白色披肩”的少妇是叶赛宁永远的“小鸽子”,后来叶赛宁把她变成自己长诗《安娜·斯涅金娜》的女主人公。诗人在长诗中写道,“对我而言,你依然像过去一样可爱,就像祖国和春天。”叶赛宁与利季娅一直保持着友谊,直到20世纪20年代初。利季娅1937年死于癌症,下葬于瓦甘诺夫公墓,她的墓就在叶赛宁墓的旁边。
http://s1/mw690/001MsLXegy6W1CdjQFa80&690
1912年,叶赛宁离开去到莫斯科,开始在这座大都市闯荡。1913年,他在И.思京印刷厂当装卸工,后来成为这家印刷厂的校对并认识了同为校对的安娜(Анна Рома́новна Изря́днова,安娜·罗曼诺芙娜·伊兹里亚德诺娃,1891-1946)。安娜是叶赛宁的第一个同居女友。安娜比叶赛宁大四岁,与她刚开始家庭生活叶赛宁就感到是个错误。他俩在莫斯科生下儿子尤里(尤里在1937年因被诬告谋杀斯大林被处决于卢比扬卡地下室)。后来叶赛宁移情别恋,但安娜依然与叶赛宁保持着友好的关系。安娜最后一次见到叶赛宁是在1925年秋天,几个月后叶赛宁便在列宁格勒一家旅馆自杀身亡。
http://s3/mw690/001MsLXegy6W1zMNTd862&690
http://s12/mw690/001MsLXegy6W1zP6HMv4b&690
加林娜(Бениславская Галина Артуровна,加林娜·阿尔图罗芙娜·贝尼斯拉夫斯卡娅,1897-1926)是叶赛宁在莫斯科结识的第二位女友。她是位新闻工作者和文学爱好者,有很高的文学修养和艺术鉴赏力。1916年,她在一次文学晚会上结识了气质和才华俱佳的叶赛宁并疯狂地爱上他。不久她便与叶赛宁同居。按理说,漂亮聪颖的加林娜与叶赛宁的结合是一种绝配。可叶赛宁是个感情不专一的诗人,他结识了邓肯之后,经不住后者暴风雨般的感情冲击,很快投入邓肯的怀抱,这令加林娜心中妒火燃烧,但她却默默地忍受着感情的煎熬,在精神病院里慢慢排解自己的痛苦。叶赛宁与邓肯离婚后,又重新回到加林娜身边,她以宽广的胸怀依然接受了叶赛宁,把自己无私的爱奉献给他。可是,加林娜“引狼入室”,在一次家庭晚会上邀来了列夫·托尔斯泰的孙女索尼娅。生性浪漫的叶赛宁的心又被索尼娅勾走了,他决定与索尼娅结婚。这个决定对加林娜是致命的打击,她再度精神恍惚,于是离开莫斯科去外地治疗。叶赛宁自杀后,加林娜神经失常,在叶赛宁去世后一周年那天,即1926年12月3日在他墓地自杀。自杀前,她留下一张纸条,上面写着:“1926年12月3日我在这里自杀,尽管我知道我死后会有更多的污泥浊水会扑向叶赛宁……但这对于他还是我都无所谓了。对于我而言,这个墓里埋葬着我最珍贵的一切……” 加林娜死后葬在叶赛宁墓地旁边,墓碑上写着:“忠于你的嘉利娅”。这个评价对于加林娜是受之无愧的。
http://s3/mw690/001MsLXegy6W1AkQjwm82&690
娜杰日达(Наде́жда Давы́довна Во́льпин ,娜杰日达·达维多夫娜·沃丽玢,1900-1998)是叶赛宁的第三位同居女友。娜杰日达本人是翻译家,她从青年时代就开始写诗,参加象征派诗人布洛克领导的诗歌社工作。1919年,叶赛宁认识她后立刻堕入情网。他苦苦追求娜杰日达3年之久但没有得到回应,因为叶赛宁要求娜杰日达放弃诗歌创作才与她结婚。但是他们同居并且娜杰日达怀上身孕。1924年他俩分手后,娜杰日达生下了儿子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叶赛宁(1924年5月12日生)。叶赛宁与娜杰日达分手后,对娜杰日达依然念念不忘,他在《萨甘耐》一诗中写道:“在北方那里也有个姑娘/她与你惊人地相像。也许,她也在思念着我……”这里指的北方姑娘正是娜杰日达。
http://s2/mw690/001MsLXegy6W1AqpSxj81&690
http://s14/mw690/001MsLXegy6W1AthCcl9d&690
奥古斯塔(Миклашевская Августа Леонидовна,奥古斯塔·列昂尼多芙娜·米克拉舍夫斯卡娅,1891-1977)是叶赛宁最后一次婚外恋,这也是一次“柏拉图式的爱情”。奥古斯塔是俄罗斯著名的戏剧演员,俄罗斯联邦功勋演员称号获得者。1923年,她与叶赛宁在莫斯科的特维尔林荫道第一次相识,当时叶赛宁与邓肯的婚姻频临破裂。叶赛宁需要新的女性抚爱他那痛苦的心,于是爱上奥古斯塔,专门写出组诗《流氓的爱情》献给奥古斯塔。奥古斯塔也以同样的感情回报叶赛宁,但她保持着清醒的理智;叶赛宁称她为自己的缪斯,但她从未委身于他,甚至都未与他吻过。后来,奥古斯塔与叶赛宁最后分手也在特维尔林荫道上。如今,在奥古斯塔和叶赛宁相识和分手的地方竖起了叶赛宁的全身雕像(雕塑家是А.比丘科夫),以纪念他们的那段罗曼史。奥古斯塔与叶赛宁的恋情一直为世人所不知。1976年秋,当奥古斯塔85岁的时候,她接受一次采访时才公开了自己与叶赛宁那段感情。她去世后也葬入瓦甘科夫公墓,她的墓地就在离叶赛宁墓不远的地方。
http://s7/mw690/001MsLXegy6W1AzIFKe66&690
除了上述的女子外,还有三位女子在叶赛宁短短的一生中占有特殊的地位,那就是他的三任妻子。
第一位是著名女演员吉娜伊达(Зинаида Райх, 吉娜伊达·拉伊赫б1894-1939),叶赛宁的著名诗作《给女人的信》就是献给她的。1917年7月30日,她与叶赛宁在沃洛格达郊外的农村教堂秘密结婚。新婚之夜,叶赛宁发现吉娜伊达不是处女,为此十分恼火并影响到他俩的感情。他俩婚后生下了女儿塔基杨娜和儿子康斯坦丁。1921年10月5日,叶赛宁正式解除了与吉娜伊达的婚姻关系。吉娜伊达后来嫁给了著名的戏剧导演梅耶霍德。但梅耶霍德在1939年7月被捕,7月14日夜晚,吉娜伊达被闯进公寓的歹徒杀害。
http://s12/mw690/001MsLXegy6W1AUWGRdfb&690
http://s7/mw690/001MsLXegy6W1CJHZAyc6&690
叶赛宁的第二任妻子是大名鼎鼎的美国现代舞蹈家邓肯(Айседора Дункан,伊萨多拉·邓肯,1877-1927)。1921年,44岁的邓肯在Г.雅库洛夫的工作室见到了26岁的叶赛宁,两人一见钟情。那天,不懂俄语的邓肯与对英文一窍不通的叶赛宁畅谈了整个晚上,浑身洋溢着浪漫气质的邓肯燃起了叶赛宁心中爱的火花,叶赛宁一头扎入爱的漩涡。1922年5月3日,邓肯与叶赛宁结婚,为此邓肯还加入了苏联国籍。婚后他俩去德国、法国、比利时、意大利等国旅行,但邓肯与叶赛宁的性格很快就显示出强烈的差异,语言的障碍又有碍于感情和思想的沟通和交流。1924年9月14日,因出身、教养、年龄、性格和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导致婚姻的破裂。但分手后邓肯依然怀念与叶赛宁那段感情,得知叶赛宁自杀的消息后,她立即给法国各大报纸拍去电文:“叶赛宁的惨死令我感到十分悲痛……他的精神永远活在俄罗斯人民和所有爱好诗歌的人心中……”叶赛宁死后第三年(1927),邓肯也在一次车祸中丧命。
http://s4/mw690/001MsLXegy6W1B483RNb3&690
http://s8/mw690/001MsLXegy6W1CPsZF5b7&690
在与邓肯那场暴风雨般的恋爱史之后,叶赛宁遇到了列夫·托尔斯泰的孙女索菲亚(Толстая-Есенина Софья Андреевна,索菲亚·安德烈耶夫娜·托尔斯泰娅-叶赛宁娜,1900-1957)。1925年9月18日,她成为叶赛宁的第三任妻子。索菲亚是位聪颖貌美的女子,她崇拜叶赛宁的诗歌,希望像自己祖母那样,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丈夫和他的文学创作。但这场婚姻很快就结束了,因为1925年12月28日叶赛宁死于列宁格勒一家旅馆。
http://s5/mw690/001MsLXegy6W1BeZe3Gb4&690
这是叶赛宁用自己鲜血写下的绝命诗:
再见吧,我的朋友,再见吧!
你永铭记我心中,我亲爱的朋友。
即将到来的永别,
意味着我们来日聚首。
再见吧,朋友,不必握手也不要交谈,
无须把忧愁和悲哀锁在眉间——
死亡在我们生活中并不罕见,
可是活着,当然更不稀罕。
叶赛宁的感情生活随着他去世而结束,留给后人的只有思考、感叹和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