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乡官(小说/组篇)

(2012-10-08 13:31:31)
标签:

霍才元原创作品

分类: 草堂志异•小说

 

乡官

《纸方阵》小说系列之十四

 

 

《画苑》

 

    这故事发生在上世纪80年代,看上去有些遥远,但有时又好像就在我们眼前身边。

    那时候,有一种“画苑”牌香烟在桐柏乡很是走俏。虽然此烟现已停产多年,但在当时因价廉物好,在这一带倒是风光过一阵子。不过对于画苑的“苑”字,这里人多误读作“碗”音(wǎn)。当然,也有正确读“院”音(yuàn)的,比如刚子和敏子。

    刚子和敏子在务农之余,常写些通讯报道之类,也算桐柏乡“两支笔”。那日,乡政府通知他俩参加全乡宣传工作会。二人结伴而行,走在路上,敏子说:“听说乡政府要招聘一名宣传干事。”刚子说:“我也听说了。”敏子又说:“看来,新上任的赵乡长很重视宣传工作。”“可不是。”刚子又说,“有烟没有?”敏子便掏烟,答:“忘了带。”

    正好路边有个代销店。二人遂上前,敏子对店里的中年女人说:“来一包画苑(院)。”刚子也说:“我也来一包。”中年女人好像没听懂。敏子又说:“来两包画苑(院)。”中年女人还是似懂非懂地看着敏子。敏子就一字一顿地:“我们要买两包画苑(院)的烟。”中年女人嘴一撇:“‘画怨’的烟?哪有‘画怨’的烟?”

    一旁的刚子用手指着烟柜说:“画苑(院)牌香烟,这不是。”中年女人总算明白,却说:“这明明是画苑(碗)烟唦!给,两包,三块六。”敏子纠正说:“这不读画苑(碗),应该读画苑(院)!”“瞎扯,”中年女人尖着嗓子,“明明是画苑(碗)烟!读什么‘画怨’!”敏子坚持说:“是读画苑(院)!”中年女人不耐烦了:“神经病才读‘画怨’!”

    “你……”敏子脸红脖子粗。刚子见状,连忙付钱拿烟,拉他便走。一路上敏子都窝着火,直到坐在乡政府礼堂里,他还想着刚才买烟的事。就连赵乡长等人在主席台上大声讲话,他也没听进去多少。刚子好几次提醒他也无济于事。

    会开完了。散会后,赵乡长把刚子和敏子叫到他的办公室。“坐吧坐吧。”赵乡长示意二人坐在自己身边,然后从口袋里掏出一包画苑牌香烟,拆开,各发一支给刚子和敏子,他自己也一支,点着了,吸一口,并笑道:“嗯嗯,画苑(碗)这烟,味道淡淡的,不错。”

    刚子的脑子里此刻立马闪现路上买烟那一幕,他毫不犹豫地说:“赵乡长,画苑的‘苑’字,读‘碗’音是错的。”赵乡长一愣:“大家都这么读嘛,怎么会错呢?”刚子坚持说:“错了!正确的读法,应该读‘院’音。”赵乡长的脸色就有些难看,他看了敏子一眼。敏子忙笑着说:“普通话是读‘院’音,但读‘碗’音也是可以的,这是方言……”

    刚子惊诧地陌生地盯着敏子:“不对!你在路上买烟时是怎么说的?你明明知道,‘苑’字无方言之说!读‘碗’音肯定是错的!”敏子还想说什么,赵乡长已经站起来:“今天的谈话到此为止吧。”

    次日,刚子正在家里看书,赵乡长却亲自找上门来:“刚子,让你来做乡政府的宣传干事,怎么样?明天报到。”真是个好消息呀!但刚子愣住了。他一点思想准备也没有!赵乡长反而哈哈笑道:“画苑(院)的‘苑’字,我平时也习惯读错。前天看到电视上播报卷烟打假的新闻,才知道我读错了。但昨天我可是有意读错的啰……”

    刚子听懂了,心里高兴着呢,不由掏出画苑牌香烟,敬赵乡长一支,又亲自给点着了。赵乡长吸着烟,点点头,又笑道:“嗯嗯,画苑(碗)这烟,味道淡淡的,不错。”

    刚子听得一呆,一时竟不知说什么好。直到赵乡长亲切地拍拍他的肩,微笑着离开了,他还呆呆的,无语。

 

《最后的选择》

 

    夜已经深了,龙山乡党委书记老刘还斜倚着床,一支接一支地抽烟:事情原本很简单,难就难在另一层关系上……爱人一觉醒来,推了推他:“几点了还不睡!亲家怎么着,宪法上规定就不能用?”见他不吭声,爱人又说:“谁有能耐谁上,明摆着的理呀。”老刘抽着烟,仍不吭声。“就知道抽抽抽,你往日的魄力哪里去了?!”爱人嘟哝了一句,把个后背对着他。

    次日早上,龙山乡党委、政府办公室联合通知,上午十时进行无记名投票,从乡农技站老田(也就是老刘的亲家)和乡林业站大林二人中选举一人出任龙山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该领导小组组长由老刘兼任)。上午,投票、计票的结果大出老刘意料……

 

(一)

 

    面对投票结果,老刘思之再三,最后拍板决定,由大林出任龙山乡新农办主任。

    龙山乡党办的小魏及时赶写了一篇报道,如此如此、这般这般,寄县报头版发了。县电台电视台亦分别予以转播。老刘于是“火”了。而他所在龙山乡的新农村建设工作,“火”倒是也“火”了,却火出“林家铺子特色”。显然,大林“跑题”了……不过后来,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老刘调县林业局高就去了。一次,小魏专程到县里拜访老刘,并遗憾地说:“刘局长,当初不投老田的票,主要是怕您为难,不想……”原来,大林辞“官”在山上重操旧业,捣鼓树木已许久了。老刘不禁愕然。

 

(二)

 

    面对投票结果,老刘思之再三,最后拍板决定,由老田出任龙山乡新农办主任。

    一时间舆论哗然,众议纷纷,并有检举信写到了县里。上面来人了,一查,无事。大林却一气之下走人。而老田呢,不愧是老田,还真是块干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料,一出手就左右逢源,八面来风,把个全乡新农村建设搞得有声有色,“龙山特色”十足,成效显著,享誉一方。老刘总算长吁了一口气。一次,他去省里汇报龙山乡新农村建设特色经验,竟邂逅了大林,大林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说:“刘书记,当初多亏了您……”原来,大林离乡到省城,考研、读研,最近刚被省林科院破格录用。老刘听得嗬嗬大笑起来。

 

(三)

 

    面对投票结果,老刘思之再三,最后拍板决定,出任龙山乡新农办主任的既不是大林,也不是老田……

    许多年就这么过去了,龙山乡新农村建设工作虽说不上什么特色什么好,但也说不上什么不好,“人家咋样我咋样”。近日,笔者到龙山乡看望一个病人,却在乡卫生院意外地见到老刘,差点认不出来,他老多了,且一脸病容。遂问:“当年投票结果,是谁胜出?又是谁当的龙山乡新农办主任?”老刘叹了口气,半天才说:“陈年旧事,不提也罢。”原来,老刘因为某种自身的原因,提前退休已多年了。

 

    载中国作家网“原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