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林中白狼
林中白狼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4,782
  • 关注人气:67,59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解密易中天风波 (五)主持人的面子与尊严

(2010-09-07 23:19:23)
标签:

易中天

毒舌门

林白

btv

非常网络

姜华

杂谈

分类: 易中天风波

 

 

   

    解密易中天风波 <wbr>(五)主持人的面子与尊严
                    最愚蠢的主持人……
   

 

 

解密易中天风波 (五)主持人的面子与尊严  

 

 

 

20097月下旬,我一定是这个国家最狼狈的主持人。

 

在我所主持的节目中,为众人所景仰的大师当场发飙、当面斥责主持人愚蠢;

而且这样的画面被原封不动地播出了;

我本人遭到许多网友的炮轰;

我的搭档遭到的炮轰比我还要严重;

我的节目组在这个时候并不打算支持我……

 

而这个时候我决定采取行动,单独行动,以达到如下目标:

1,  保护我的嘉宾易中天大师;

2,  维护我所效力的BTV

3,  掩护我的节目组和我的搭档。

 

难度很大,但是我相信我有机会。

我的办法很简单,就是要将“易中天 Vs BTV”转变为“易中天 Vs 林白”。

其实,也就是引火烧身。

我断定公众的兴趣点在于观看易中天大师孤身对抗强大的北京电视台,一旦他们发现易大师孤身对抗的不过是同样孤身、而且很不著名、还很愚蠢的林白童鞋,应该就没那么大兴趣再看下去了,这件事自然会平息。

则当事各方均能得以解脱。

 

我所采取的行动是在一天之内完成的:

1 727下午,在新浪开博,撰写博文《关于易中天风波的回复》,面向广大网友;

2727傍晚,联系《新京报》记者并接受采访,该报主要面向教育程度较高读者;

3727晚上,联系《法制晚报》记者并接受采访,该报主要面向普通市民群体。

 

这些文章和采访主要阐述的方面是:

1,  易中天大师没有错,我们很尊敬他;

2,  我们问的问题确实很愚蠢,我本人更是愚蠢到无以复加;

3,  姜华很无辜,出错的是我。

 

在发博客文章前,我觉得还是应该汇报一下。所以用给科教频道的最高领导徐滔老师发了条短信,简要说明了我的意图以及打算发博客文章,徐滔老师的回复让我感到由衷的暖意:“发吧,相信你。”

 

728上午,《新京报》C03 用整版篇幅登出相关内容;

728下午,《法制晚报》A42 用整版篇幅进行相关报道;

728夜,林白博客的访问量接近一百万。

各地媒体纷纷转载报道。

但是之后,如我所预料的,此事迅速平息。

 

补救行动所引发的一些评论相当有趣,与大家分享下:

 

《香港文匯報200982日:

早前,易中天在北京電視台「目主持人,譏諷問題愚蠢,成為網討論熱點輿論有「易」,也有「倒易」。最妙的是,其中一位「受害人」,即目主持人之一的林白,也在自己博客文,出奇大方承受一切,與當天在目中差點惱羞成怒的窘,判若人。

 ……

 悉,該節現場直播,何事後沒刪剪有片段,其原汁原味出街?林白自述,是他不讓刪剪的,此很有疑。因以其在文中維護,就算不自己,也要她吧?有,文「滴水不漏,」,其主持格有,故以入信。”

 

在下谨此感谢香港媒体同仁的关注,并冒昧地将“滴水不漏”当作对我那其实很笨拙的补救行动的肯定 ^_^

 

 

《杭州日报》200983日:

  “点评:林白这个年轻人好生厉害。打落牙齿和血吞,勇于自嘲,不忘维护同事,真想跷起大拇指赞一声:四两拨千斤,连消带打,了不起!以易中天如今的江湖地位,骂谁等于是抬举了谁——从这点上说,林白不亏啊。”

……

 

“易中天风波”就这样平息了。

 

 

我起初颇得意了一番,后来发现,这所谓的补救行动实在算得上“史上最笨拙”:

热爱易大师的网友们痛斥该主持人认错不够彻底而且“虚伪做作”;

制片人大姐严厉地批评我无组织无纪律,只顾自己出名——她说得如此义正词严,令我哑口无言,无以应对;

我的博客文章惹恼了姜华老师的家人,貌似姜老师的先生打电话到科教频道抗议,说我在博客里“对姜华很不尊重”……我借此机会再度深深地表达歉意,我真心地佩服和尊重姜华老师,但是如果当时我直接这么写,只怕会帮倒忙。只有充分运用网络风格的、比较戏谑的语言,才能达到引火烧身的目的呀;

098月,易中天大师在接受采访时说“我和林白会成为朋友”,当时我在心中窃喜,心想大师一定已经看穿我的这些小小伎俩,说不定对我颇有期许也未可知呢。可是今年五月,有网友给我转发易大师在博客中的最新提法:“……北京台两位主持人……愚蠢而恶毒的提问……”得,大师他老人家依然是余怒未消呀。我不由得发自内心地想要呐喊:国内那些所谓快捷的酒店行业呀,你们真的到了必须切实改进和提高的时候啦!

到底为什么后期会原封不动地播出大师发飙的画面,我从来没有去问过。

 

我在广播电台主持夜间节目的时候,曾经这样对我的听众说:“……我们努力对别人好、帮助别人,是因为我们发自内心地愿意这样对待别人,哪怕对方并不领情,甚至恶言相向,我们还是要努力地帮助别人……”

我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我就是这么想的。

而且会这么做。

 

《非常网络》节目继续按部就班地播出,我直到年底才离开这个节目,离开BTV。

20099月,我到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与主持学院报道,开始为期三年的博士学习生活。开学后我发现,其实许多在校同学,尤其是播音主持专业的学弟学妹们,都非常关注这场“易中天风波”。我还发现,同学们观察这场风波的角度与我想象的有所不同。

比如和我一起读博士的一位师弟,我注意到每当他向别人介绍我的时候,一定要说一句:“这就是易中天那次节目的主持人……你想起来了吗?”后来我问他为何每次都要这么问,他告诉我,虽然这件事的当事人不是他,但是作为学习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他却觉得受了很大刺激,他说:“如果是我经历这样的事,我肯定睡不着觉,吃不下饭,我肯定时时刻刻都会想着怎么找回来(面子)!”

我逐渐意识到,在许多同学眼中,主持人就应该游刃有余、掌控全场、谈笑风生、风流倜傥,怎么能被嘉宾当面斥责愚蠢呢?这岂不是太没面子了吗?

 

由于意识到很多学习播音主持专业的同学应该会关注到我这次所写的博客系列文章,所以我愿意在此稍作解释:

 

1,别太把主持人的光鲜亮丽当回事,因为外在的东西常可通过人工的手段合成,其缺点是缺乏内在的生命力,因而也无法真正持久。如果能有机会接受巨大压力下真实的历练,其实是非常难得的机会,因为整个主持行业未来的方向必将走向更真实、更互动、更直接。

 

2,我觉得,所谓“面子”其实是“尊严”的古怪变形。“面子”是外在的,极度依赖别人的赞许甚至谄媚来实现自我肯定,所以别人的一句话甚至一个眼神就可能让一个人失掉面子;而“尊严”是内在的,无关别人的看法,除非你自己愿意放弃,否则别人根本无法令你丧失尊严。当一个人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尊严”时,往往会去追逐外在的、已经变异的“面子”,然而在我看来,“面子”并不比面粉更值钱,丢亦无妨。我们可以同有尊严的人争执,却没必要与没尊严的人对骂,因为要照顾他们的面子。我真诚地建议学习播音主持专业的各位同学:我们应该努力维护的,是作为主持人的尊严,而不是什么面子。

 

3,中国播音学的泰斗张颂先生曾在博士课上向我当面传授播音员主持人的“六字真言”:话语权,人文,德。其中以“德”为最重。按我的理解,经历误解、保持忍耐、以善待人,应该是求“德”的必经之路吧。“易中天风波”的一个重要意义是推进了国内访谈类节目真实化的进程,我相信各位将来会有更多机会经历更复杂的场面,我相信各位会做得比我好。

 

 

        解密易中天风波 <wbr>(五)主持人的面子与尊严
            中国播音学的泰斗:张颂先生

 

 

这篇文章写得差不多了。

我一向认为所有公众曾经关注的事情最后都应向观众公布内情,而且我相信时隔一年之后,这个轻松的解密系列不会伤害到任何人。这一次的系列博客文章将会让大家彻底理解易中天大师的发飙实在是事出有因的;而且大家现在也应该能够理解一个成长中的节目组,其中也包括我——他们曾经有过失误,但他们一直在努力。

 

最后有件事我觉得还是应该强调一下:我在补救行动中强调自己是“最愚蠢的主持人”,这并不完全是出于补救策略的说辞,而是因为我当真觉得自己在生活中就是个挺愚蠢的人,我深度质疑自己的智商,并且有时怀疑自己是不是有些脑残。总之,我只是实话实说,并不是违心地贬损自己。

既然我还在当主持人,那么将来应该会有越来越多人看到我主持的节目,许多人可能会非常喜欢我的节目,而且其中一定包含当初炮轰过我的朋友……但是你猜怎么着,即使到了那一天,我也会认真地告诉你:

我真的是一个愚蠢的主持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