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集的一碗不翻汤

(2009-07-27 17:09:13)
标签:

不翻汤

胖子

水席

丽晶酒店

关林

洛阳

杂谈

分类: 河南旅游游记

洛阳的景点之间的距离都比较远,而火车站则是一个中心点。所以住的地方可以选在火车站附近。这样的话,坐公交车就可以到达各种景点了:

81路,可以直达龙门石窟; 81路,从龙门石窟返回,可以直截到关林门前;

55路,可以直达关林; 58路,在关林门前,直达白马寺;

56路,可以直达白马寺;

83路,可以直达,古墓博物馆。

我们洛阳的居住是火车站对面的丽晶酒店。名子听起就多了几分慵懒气质,走进大堂看见厅内摆了几张老式的布沙发深橙色的,不像荷兰橙那般的夸张耀眼;楼梯很窄,黑色的铁艺扶手十足的洛可可风格;大厅里堆了好几盆硕大的花,感觉整个空间都塞满了红花与绿叶。好像是到了电影里三十年代上海滩的XX旅店。楼上房间里也是这种满满的感觉,感觉还是很舒服的,也许是绒布窗帘和地上铺着的黄褐色地毯的缘故吧。一张大床靠墙立着,占据了屋里三分之二的空间,另四分之一处,是两张乳白色的藤椅和一个二尺见方的小茶几,干干净净的,空调和电视也一样不少。又想到了洛阳纸贵,这个满满的小屋里,已让我十分满足,所以一住就是三天。对了我忘了说了,价格挺公道的,三天200大元。

和开封满大街都是好吃的东西比较起来,在洛阳找一家不错的饭店还真要花费一些功夫。在火车站附近和龙门石窟景区的两餐味同嚼蜡,白白扔下了五十大元,好在黄天不负有心人几经打听我们终于找到了老集——这老饕们的天堂。

步入老集,大红灯笼高挂,杏黄酒旗翻飞,红底金字的幌子铺天盖地;烧鸡熏肉、麻辣小肚,香飘四溢,我感动地这时的感觉是相逢恨晚。好!开始行动!先尝尝这个二块五一碗的“不翻汤”吧。

老集的西边有这么个饭棚,老板是个大号的胖子,比我这种东北中号胖子还要大上两号,而且是连同伙计,一下就是三个这样的大号胖子,我想在洛阳这应该是独一处吧! 饭棚里只有长条板凳,矮桌子,认识的不认识的都挤在一条板凳上,肩靠着肩,背对着背,谁也不理谁,都捧着碗,一个字“灌”。(注意到这样一点,在河南看当地人喝汤好像很少有人用勺子的。)定睛细瞧,这些喝汤的,大家的脑头上都“珠光宝气”(汗滴在夕阳下闪着光,碗里还冒着热气),那场面才称得上“大珠小珠落玉盘”呢! 木木不堪忍受,跑到对面饭棚捧着凉粉汤开心去了。我却拼了老命,挤到一条板凳上,给兄弟来碗“不翻汤”,要大碗的!

不多时,一个胖子端了个“盆”放在我面前,偷眼看了看旁边的兄弟,人家那才是大碗嘛,我这个怎么也不像是碗……,明明是盆嘛!往我的盆里看看,上面还飘着个饼,这汤嘛,稠稠的。看得见的有粉丝,韭菜、海带、虾皮、木耳、紫菜……,看不见的……(这不是难为我嘛,得让我先尝尝再问吧)。于是要了个勺子,果然一下就被认出是外地人,“分特”(晕倒)。于是一个胖子操着浓重的河南音告诉我,这为啥叫“不翻汤”,嘿嘿,你也想知道啊!好,等我喝完了汤就告诉你啊。

我拿了勺子搅和了半天,看着热汽扑面而上,对身边这几个端着碗直截灌的兄弟佩服得五体投地。又等了一会,汤终于可以入口了,“好酸……好辣……好烫”,总结完毕。又喝了三口,就感觉那汗啊,一下就涌了出来,随着出来的还有“涕零”。功夫咱是没练过,但就喝这几口“不翻汤”,让我感觉到了一股热流,走五官通七窃,就好像有了传说中的内功。半“盆”汤喝下去后,“爽”就一个字啊!这时又有个了疑问,这么半天了,这汤怎么还是这么热呢?为啥一点都没凉?仔细看了又看,好像明白了点,可能是这“盆”的原因,我也说不上这是陶还是瓷,反正壁很厚,看来是巨保温。中原地方果然是有底蕴,一个碗都这么有智慧。好,喝完靓汤的我,惬意指数直线上升到了9,可以和大家说说这“不翻汤”名子的由来了。还记得碗里飘着的那块饼不?对,不翻说的就是这块饼的事。

“不翻汤”的做法是这样的,先把已经做好的薄饼(据说最好为绿豆饼,)放至于高汤之上,待锅中水翻滚时,饼子却不翻个儿!由此得名,“不翻汤”哈哈。据说这“不翻汤”在洛阳的老集上已有120多年的历史了,也不知道这三个胖子是不是当年他老人家嫡系的传人。这家除了“不翻汤”,还有“丸子汤”,没尝过,不过看起来碗里漂着的那数颗大丸子,怎么也比一张薄饼要有食欲啊!

我就这样恋恋不舍地离开了“不翻汤”家,到了对面的“羊肉汤”家。看见坐在小马扎上的木木,还在努力地吹着气,希望她眼前的“凉粉汤”能真的凉下来。不能干等着她是不?我也去要点什么,就“羊肉汤”吧。这时候,盛汤的姑娘抬头问我,要不要“冰”,我一想,居然“羊肉汤”还可以加“冰”,当然要的。好嘛,汤端上来我才明白,这哪里是加“冰”啊,原来是加了一大块饼在汤里,又成了“不翻汤”了,味道却真不同。

就这样,一路数下来,一元钱的凉粉汤;二元钱的牛肉汤、羊肉汤;二块五的不翻汤、胡辣汤、丸子汤;三块钱的驴肉汤,喝得我涕泪横流,心花怒放。二块钱的米皮,面皮,油泼面,浆面条吃得我大汗淋漓,大腹便便;最后还塞了一个肉加馍,和一碗冰粥。你问我心里想的是什么?乐不思蜀。最后撑得跟螃蟹似的我,才一摇一摆地回到丽晶酒店,躺在床上又想起了足以让我顶礼膜拜老集,以至起誓发愿地想在它的身边“长相厮守”。

最后补充一点,说起洛阳的美食就不得不提水席和水席里的头牌牡丹燕菜,能把普普通通的萝卜、白菜做得这样有滋有味,让人不得不佩服洛阳人的手段。要吃水席,九成九的人都会推荐,水席名店真不同。但在“真不同”附庸风雅的胖子很不爽地有了店大欺客感觉,于是拂袖而去。老集深处一处更受当地人喜爱的水席名店——“狮子楼”让我们得到了补偿。在此胖子向各位强烈推荐狮子楼的水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