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宋鸿兵
宋鸿兵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761
  • 关注人气:10,20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还在讨论房地产和中国男足?未来粮食才是大问题!

(2016-10-17 13:48:09)
标签:

杂谈

为什么90年代中国开始从粮食进出口国变成粮食进口国。其实如果我们来观察一下,90年代中,中国也开始从石油的出口国变成了石油的进口国,它反映了中国城市化开始加速。


农业结构的分化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开始选择石油农业这套模式。然后这就导致了在农业结构上出现的分化,比如说主粮和经济作物之间的结构分化。所有有国际贸易的地方都会出现类似的问题,主粮生产和经济作物之间要进行分工。某些地区为了更高的效益,他就不愿意再种主粮,就开始种植几种其他的经济作物。这样的话就会使得某些地区从粮食主产区逐渐变成了一个需要进口粮食的地区。


农业结构分化的历史案例

回看历史,也有很多类似的案例。比如说美国,美国在发展的过程中,弗吉尼亚以前主要种植烟草,因为烟草更挣钱;加勒比海专门种甘蔗,因为甘蔗挣钱比烟草还多。一直发展到这个地区专业种植某种经济作物,那么这些地区粮食不够吃,他就要从其他的州去进口。比如说他要从美国中部的州,像纽约、宾夕法尼亚,那些地方就变成了粮食主产区。当然再往后由于美国的西进运动,粮食主产区就变成了俄亥俄、印第安,再往后,南、北达科他州,爱荷华州这些地区就成了粮食的主产区。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fYFrVyBicwjiaJicsyk7NO2aicL9CSA55wEprmfXjg0HfeU7b0rnkJCNVIEftKoB4XgN3FriaWJLDETKa7aYfIFN0Aw/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农业结构分化是国际贸易的必然结果

所以你会看到每个地区的发展随着国际贸易体系的互动越来越密切之后,每个地区只要加入了国际贸易体系它就开始寻找对自己的这个地区效益最高的发展领域。比如说广东省可能种粮食就种得越来越少了,要么就种植经济作物,要么就开工厂,因为利润更高,其它地区道理也一样。所以现在中国的粮食产区就越来越集中在几个地区,东北是大粮仓,河南是我们的粮食主产省,另外包括四川的这些地方。其它的沿海地区,比如以前的鱼米之乡江浙就慢慢地粮食不够吃了。很多在中国沿海地区的这种农业发展其实都会出现这个问题,因为粮食的效益太低了,我搞经济作物或搞工业挣钱更多,久而久之自然产生分化。

你会发现虽然我们的主粮够吃但是有一些东西比如说饲料,饲料就会严重依赖进口。玉米和黄豆的豆粕都是制作饲料的主要原料,中国大量地进口美国的大豆,和美国的玉米,这些粮食作物就构成了我们粮食进口中间的主要组成部分。

所以这个问题说到底其实就是当中国加入国际贸易体系之后,你的内部市场,哪怕是农产品市场,也会随着国际贸易的深入开始自动地进行分工。美国的小麦、玉米,还有它的大豆是它的超级强项,因为它的机械化程度非常高。所以它的生产效率会比我们要高。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fYFrVyBicwjiaJicsyk7NO2aicL9CSA55wEpw280ick3bgTtCtwoACUicxgc73q9wgB7V8dJIZuxLf9y0fMQysxib1rQA/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当然了大米肯定是我们比他强。因为大米就不是一个适合机械化大生产的一中农作物,它得种在水里,得插秧,收割,就不像小麦、玉米用机械这么方便。所以在这些领域中,中国肯定是继续保持竞争优势,但是在某些领域中他的竞争优势更强,这就形成了一个缺口,需要从国际市场上去进口。有一些地区因为工业化转向种植经济作物和发展工业,导致这些地区需要新的进口。所以形成了一个基本趋势,农业内部也开始出现分工,而这种分工的结果就是我们看到的,中国总的粮食生产量是在逐年增加的,但是进口量也在增加,这就是由于在国际贸易中所形成的比较优势对我国农业所产生的影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