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堆漆(二)

(2010-04-24 13:10:35)
标签:

原创

堆漆

雷圭元

堆红

阳识

文化

分类: 漆器类文章、图片

一、髹涂描绘漆器:

如质色类、纹类、描饰类、罩明类、斑斓类、裹衣类、单素类、复饰类、戗划类等。这类漆器基本上采用漆,或用油,或用漆油添加颜料,去装饰髹涂器物;还有采取用彩色漆,用油去绘图饰画。在漆中油中加进金、银粉沫,或硃砂、赭石、雄黄等矿物粉沫,调成矿物漆料,进行彩绘。如金漆彩绘、漆画、描金漆器、泥金、晕金、洒金等漆器,这类漆器色泽鲜艳、漆质温泽,呈现平面艺术的绘画效果。

二、镶嵌漆器:

如填漆类、金属扣器类、螺甸镶嵌类、玉骨镶嵌类、款彩类、纹间类、金银平脱类等。这类漆器基本上是在漆的质地上,增加其他材料的装饰,从而形成漆器与其他不同材料,不同技法的结合,而达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材料,两种以上的技法的完美艺术体现。如平磨薄螺甸镶嵌漆器,厚螺甸镶嵌漆器,象牙镶嵌漆器,刻灰填漆漆器,刻灰填彩漆器,瓷片镶嵌漆器,玉石镶嵌漆器,金片平脱漆器等,有种半浮雕的艺术韵味。

三、雕刻堆塑漆器:

如堆起类、雕镂类、阳识类、隐起类、堆漆类、剔红类、堆红类、堆彩类、雕填类、款彩类等。这类漆器基本上是采取漆、油与灰或漆、油与颜料混合用堆塑方式,或者用雕琢方式,去制造漆器。它是在漆的材料自身上进行雕塑,并表现出半浮雕、浮雕的漆艺效果。在这个种类中,以雕为主以塑为辅的又分为雕漆类,其中有剔红、剔黄、剔绿、剔黒、剔彩、复色雕漆、剔犀等;以塑为主以雕为辅的有堆漆、堆红、堆彩、堆绵、款彩、罩红、堆起、隐起、阳识等。“‘剔红、剔黄、剔绿、剔黒、剔彩、复色雕漆、堆红、堆彩、剔犀、镌甸、款彩’……这一门类,除镌甸及款彩外都是属于雕漆系统。”《髹饰录解说》。其实不仅如此,如果从雕与塑结合的大角度去分析,非但镌甸、款彩(又称为刻灰、雕填)属于雕的范畴,就连堆漆、堆起、阳识、隐起也属于雕塑类。仔细辩去,它们之间虽然有细微的差异,工艺技法上也一些细微区别之外,但若从整体艺术效果和技艺手法上,则基本上是同一类型的艺术。即塑与雕的技法,在漆材质上的运用。

堆漆漆器出现极早,远比剔红还早,剔红雕漆是从唐朝才出现。“剔红即雕红漆也……唐制多印板刻平锦朱色,雕法古拙可赏。”《髹饰录》。但是,唐代剔红漆器只见文字记载,却并没有出土文物,目前能够见到的最早的剔红雕漆实物,乃是宋代实物,全世界仅仅有数几件。  

http://s9/middle/6146bcc0t863bdb033168&690                         马王堆出土汉代朱地彩绘漆棺盖纹饰                    

但是堆漆漆器(包括堆起、堆红、隐起、阳识等漆器)的出土文物则要早得多。

中国远在西汉便有堆漆漆器。长沙马王堆三号西汉墓出土的“长方形奁合”。上面布满粉彩云气的图案是先用白色凸起的线条勾边,再用红、绿、黄三色勾填云气纹。其纹高出周围,显然是堆塑出来后再髹饰色彩的。在长沙砂子塘同是西汉的木椁挡板上,也有类似的堆凸起的花纹。显然是采用漆或油与灰料、砺粉,调合成稠料,再堆塑成型的。 

而比西汉还早,是湖北江陵西台山47号战国时代楚墓出土的“浮雕蟠蛇纹漆卮 ”。上面是先堆出浮雕的蟠蛇纹,再用漆髹涂,继而在漆面上用朱漆绘饰各式纹样

                     http://s6/middle/6146bcc0t84f59f65e455&690

                                 浮雕蟠蛇纹漆卮

还有更早的,即在河南偃师二里头三期遗址,出土了相当于夏代的“朱漆雕花漆器”(陶器残片)。虽然无法知道究竟是何种型制的器物,但器物残片遗留下来堆起的浮雕纹样却依稀可辩,朱红漆仍然鲜艳诱人。

         http://s7/middle/6146bcc0t84f599b18346&690
                                朱漆雕花漆器  
 

从实物来讲,漆器更早的出土文物,是浙江余姚河姆渡出土的“漆木碗”,外饰红色漆面。但此碗上并没有堆塑的纹样,仅仅是平涂髹饰朱漆而已。而具有浮雕、半浮雕形式的堆漆(堆起、阳识)并未出现。只是到了商代的陶器、木器上才出现浮雕、木刻、堆塑的艺术形式,如陶器出现了雕塑的纽。动物、人物造型的雕塑,首先在陶器上作为半实用、半装饰的形式出现。后来,云雷纹、夔龙纹、饕餮纹、由实物纹样逐渐抽象,形成较为固定含义的纹饰。并由涂画、彩绘、针划而渐变成半浮雕的凸起形式,出现在彩陶器物、木雕器物上。说明到了奴隶社会已经懂得用雕的方式制作木器。用塑的方式制造浮雕的陶器、金属器。并懂得用漆去髹涂和绘饰,开始了以漆的颜色、纹式的不同,材料的差别来标示、区分等级和阶层。 

          http://s16/middle/6146bcc0t84f5af20b71f&690

                                         漆木碗

如河南安阳西北岗商殷墟出土的浮刻木器,几乎全是木刻雕花形制,上饰朱红漆。虽然年久木质全都腐烂,可是被夯土挤压而形成的朱红印纹花土,竟有四百余块,花土上的朱红印痕色泽鲜丽,浮雕堆起的纹样起伏明显,图案优美。上面还镶嵌有雕琢和磨制过的蚌壳、螺甸。

《管仲镂簋朱綋》注:“‘有雕之饰也’。又郑玄注:“刻而饰之,大夫刻而为龟,诸侯饰之以象,天子饰之以玉。”

在黄成《髹饰录》中把凡是凸出、上挺、堆积、塑起、高出来的现象称为“阳”;把凹进、下陷、挖除剔雕、低下来的现象称为“阴”。所以把塑堆称为“阳识、堆起、堆漆”;把雕琢称之为“阴刻、雕镂、剔雕”。其实一个是向外,向上的造型技法,一个是向内向下的造型技法。在古代初始,陶器为塑,木器为雕。后来两种器物的造型方式互为补充应用,陶器上有塑也有雕,木器上有雕也有塑。并且二者都用彩色漆或彩色油去进行最后装饰,形成了精美的新的漆器。

所以,黄成把远古向上堆起成型的浮雕漆器称为“阳识、堆起、堆漆” 等。把向下挖陷成型的浮雕漆器称为剔红、剔犀、剔黑、款彩、雕镂、戧划、刻灰等。但是在漆器制造中,很难把两种技法,两种艺术表现截然分开,它们常常是混合使用。就拿剔红雕漆来讲,它是用漆,或漆油与颜料调合的材料一次次,一层层先堆涂起来,到了一定的厚度,再用针刻、刀刻方式进行雕镂,最终形成纹样。是先阳后阴,先堆后剔,是以雕刻为主。堆漆、堆红,则是用漆,或漆与灰调合的材料,一次或几次直接堆成纹样,再用工具刻划修整,最后在纹样上复上漆色,以堆塑为主。是先堆不雕,或先堆后雕,也是先阳后阴。它们是基本类同的,二者皆为雕塑的范畴。

从历史的实际上看,漆器是与陶器、木器、青铜器的产生、发展密切相关。特别是漆器中的堆起、堆漆、阳识,以及后来的剔红、剔犀漆器技艺形式,均是伴随陶器、木器、青铜器的兴起衰落而变化的。由于漆材料的装饰、美化功能,防湿、防腐功能,粘合附着功能,而被广泛使用在一切器物上。大到车辇与建筑,小到兵器、祭器、木器、食器、用具等无一不用漆和漆饰。因此有时木器和漆器、陶器和漆器、食器与漆器、乐器与漆器、祭器与漆器之界线也难以严格划分。由于用漆和漆饰的应用太广泛、太普遍了,它贯穿於百工行业之中,甚至在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社会有30余种专门工艺技巧,就是没有专门的漆工行业。因此在古代并不把漆工单独列为一项专门行业,恐怕就是因为用漆太多,人人都用,处处都用,人人均会用之。“燕之无涵也,非无涵也,夫人而能为涵也。”《周礼·考工记》

商周青铜器铸造十分辉煌,造型宏伟,纹式精美。在中国古代形成长达千年的青铜时代,是古代先民继制陶、治玉石后又一人类伟大的艺术成就。但是青铜器的制造却有两个最根本的技术前提,那是与制泥陶紧密联系的:第一是烧结冶炼技术。用烧熔可以熔化提炼金属,令其从固体变为液体,能够塑成各种形状。烧结可以制造各种陶泥范模。第二青铜的铸造离不开“范模”。没有“范模”则金属溶液无法成型成器。而“范模”则是用陶泥制成。首先用陶泥制成青铜器比例大小的原型,再在原型上用泥条或堆成各式纹饰,或手捏塑成各种纽制、耳器、足腿等,继而用阳模原型翻脱出反向阴模,这时的阴模才可以翻铸出青铜器。显然,陶器、青铜器的制作为后来的夹纻脱胎漆器、阳识漆器、堆起漆器打开了广阔的天地,也为雕塑艺术以及后来的雕漆,拓展了新的发展空间。不言而喻,先堆塑,后雕刻的技法,始于陶,盛于青铜,后推广到其他器皿的制造。其中漆艺术在棺椁、盒奁、床榻上,用堆塑之技,制成纹样,附贴在器物上,略加雕磨覆盖罩漆,最后在漆面上绘出单色或彩色的图案,就形成了华丽的堆起、阳识漆器。

至于雕镂、剔刻之法,在漆器上的应用,显然比堆塑、堆漆晚些,受雕琢工具的限制,漆器上的雕刻技术出现较晚,因此以雕刻风格为主的剔红、雕填、刻灰等漆器是在堆漆之后很久才出现。夏商就产生的堆起、阳识、堆漆漆器,远比从晋唐才出现的剔红雕漆漆器要早近2000余年。所以堆漆漆器是比雕漆漆器更为古老的优秀漆器艺术。目前剔红雕漆、彩绘漆器、螺甸玉石镶嵌漆器在社会上较为出名,数量较多。而其它漆器,如堆漆、犀皮、金银平脱、夹纻漆器等反而陌生。一则是生产制作少的原因,二则是有的漆器加进了新的元素,新的技法,新的材料而成为新的漆器品种,不再叫原来的名称。如现代许多装饰艺术,室内装饰、壁饰,非常华丽和现代,倍受人们青睐,但是究其底,这些现代装饰画、装饰物都是从堆漆技法、堆漆漆器衍生而来的。

雷圭元《工艺美术技法讲话》:“堆漆为漆饰中最有趣味的工作,或高或低,随意加减,变化甚多,而富有立体味,为近代工艺品中最受人欢迎的一种。以之作室内的壁饰,高雅无比,其高低凹凸之间,光线直射,起种种不同的面影,仿佛一幅浮雕,一片石刻,而光莹晶亮,又非浮雕石刻所能比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堆漆(一)
后一篇:堆漆(三)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