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殊途同归的马克思和凯恩斯

(2024-06-13 12:01:05)
标签:

财经

分类: 新经济学原理

“同归”指马克思和凯恩斯都看到了产品过剩的问题,“殊途”指马克思从生产的角度看产品过剩,凯恩斯从消费的角度看产品过剩。无论是生产还是消费的角度,他们都看到了产品过剩问题。

马克思认为产品过剩是生产的相对过剩,原因是资本主义制度。要解决产品过剩问题,马克思认为需要推翻资本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制度导致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性和生产的社会性之间的矛盾,只有用共产主义替代资本主义,生产过剩问题才能解决。

马克思认为技术方面看,过剩问题是资本有机构成变化引起的。马克思把资本分成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不变资本不会创造剩余价值,可变资本会创造剩余价值。由于不变资本在总资本里所占比重不断提高,利润是由可变资本创造的,资本家获得的价值(利润)比例由于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不断提高。与资本家相反,剩余价值也就是利润虽然由可变资本创造,但由于可变资本所占比重不断降低,工人获得的价值(工资)相对比例越来越低。工人获得价值(工资)占总价值比例越来越低是产品相对过剩的技术原因。

马克思认为产品过剩是制度造成的,解决办法只能从制度入手,推翻资本主义制度。

凯恩斯和马克思一样也看到了产品过剩问题。凯恩斯要做的第一是否定“萨伊定律”所谓的供给自动创造需求,经济体系能够自动调节解决过剩问题。凯恩斯第二做的是造概念,把“边际效用递减”改造成“边际消费倾向递减,然后把边际消费倾向递减扩展到边际投资效率递减,最后扩展为”有效需求“不足。

凯恩斯把“需求“改造为”有效需求“,把需求不足改造成有效需求不足,这样为他的财政政策-扩大政府支出留出了空间。凯恩斯不仅改造边际效用、需求等概念,还把”乘数“拿来解释扩张与衰退,这便是他的继承者汉森和萨缪尔森发展出来的乘数-加速原理。

与马克思不同,凯恩斯认为,产品过剩是因为消费,是因为有效需求不足。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是三大心理规律导致的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边际投资效率递减,解决办法是扩大政府支出,凯恩斯认为不需要推翻资本主义制度。有人认为凯恩斯为资本主义制度辩护,凯恩斯有没有为资本主义制度辩护,这个只有凯恩斯本人知道。

面对产品过剩问题,马克思写了资本论,认为过剩的原因是资本主义制度,要解决过剩问题,需要推翻资本主义制度。马克思预言资本主义要灭亡了,事实是资本主义现在也没有灭亡。凯恩斯也写了一本书,缩写为通论。凯恩斯认为过剩是有效需求不足引起的,要解决过剩问题,不需要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只需要政府扩大财政支出就能解决问题,政府购买企业、家庭不买的产品,问题就解决了。

马克思和凯恩斯他们分析的有道理吗?当然没有道理。马克思和凯恩斯分析的经济是封建社会经济,不是资本主义经济。分析封建经济得出的结论用来解决资本主义经济的问题,显然是张冠李戴,脱离实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