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政治经济学的逻辑矛盾
(2022-05-06 14:26:01)
标签:
财经 |
分类: 经济 |
从1980年系统学习政治经济学,到现在用过很多版本的政治经济学教材,下面以蒋学模主编的政治经济学教材第十一版为例,说明政治经济学的逻辑矛盾。
第二章商品经济第21页,“商品经济则是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都要借助于货币交换为媒介的一种经济形态。”,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经济运行模式,生产决定分配、交换、消费,生产具有决定作用,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生产(商品)是政治经济学的逻辑起点。
再看第五章资本的流通过程,第92页,“产业资本的这种循环可以表示为如下的公式:G-W…P…W’…G’上式中,G代表货币,W代表商品,W’代表包含剩余价值的新商品,G’代表价值增殖了的货币。
比较第二章和第五章,第二章经济运行模式是: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生产决定分配、交换、消费。第五章的经济运行模式是交换、生产、交换、消费,交换决定生产、消费。第二章和第五章是矛盾的,矛盾点是生产决定交换和交换决定生产。生产决定交换是封建社会的经济运行模式,交换决定生产是资本主义的经济运行模式,政治经济学用封建社会的经济运行模式分析资本主义的经济运行模式,使政治经济学整个体系充满内在矛盾。
回到21页,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商品首先是交换,其次是劳动生产出来的产品。先分析交换,交换包括已经完成的交换和没有完成的交换。完成交换的劳动产品算不算商品?用来交换、但没有交换出去的劳动产品算不算商品?按照商品的定义,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不管交换成功与否都是商品,因为是不是商品的衡量标准是“用来交换“,不是”完成交换“。现在用商品的定义检验现实,老张用自己种的西瓜去交换,结果没有交换出去,腐烂了,这些腐烂的西瓜是商品吗?当然不是。显然”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可能不是商品。另外,用来借贷、买卖的劳动产品,虽然不是用来交换,同样可以成为商品。
再回到30页,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的结果,是在商品交换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从商品世界中游离出来稳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一种特殊商品。在生产决定分配、交换、消费的封建社会,货币是稳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在银行买卖支配交换、借贷、生产、消费的今天,货币早已经不是特殊商品了,而是银行债务。过去的特殊商品黄金、白银已经退出货币舞台,回到商品队伍里去了。
政治经济学为什么会从头到尾充满逻辑矛盾?因为政治经济学把封建社会的经济运行模式当成是人类社会永恒的经济运行模式。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是封建社会的经济运行模式,不是资本主义的经济运行模式。当封建社会经济运行模式的理论政治经济学遇见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经济运行模式时,矛盾就出现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