躲不过的价值和货币
(2021-01-07 07:20:04)
标签:
财经 |
分类: 新经济学原理 |
是买卖创造货币,不是货币创造买卖。银行购买在前,银行债务货币在后。银行购买是企业、家庭购买的前提,企业、家庭购买产生的债务没有变成债务货币,因为银行垄断债务货币。
银行购买那个企业、家庭的资产,那个企业、家庭就能够获得货币。银行购买那种资产,那种资产就能够通过买卖创造货币、价值。货币从银行购买开始,到企业买回银行购买资产冲销货币为止,货币的冲销由银行、企业双向冲销变成企业单向冲销。
买入、持有、卖出,买入和卖出在图形上可以看到。购买因为主动持有,卖出因为不再持有。持有的平均成本可以从平均线上找到。主动持有和被动持有因为买卖相互转换,购买把被动持有转换为主动持有。当买卖产生的价值不断下跌时,主动持有会变成被动持有,此时购买会将被动持有者变成主动持有者,直到价值上涨。
银行购买社会公众的资产创造货币,社会公众购买社会公众的商品、资产转移货币,社会公众买回卖给银行的资产冲销货币。社会公众用货币冲销债务,当货币集中分布在少数社会公众手上时,银行需要加大购买、创造更多的货币来冲销社会公众的债务。
社会公众将资产包卖给银行产生货币,银行将资产包卖回给社会公众产生价值,货币从价值中分离出来。货币推动价值不断上涨,直到货币大部分被价值取代,价值开始下跌。货币取代价值,价值不断上涨,价值取代货币,价值不断下跌。
买卖的三种形式是买卖、买卖买、卖买-卖买,买卖是基本的模式。甲和乙之间的买卖属于买卖形式,甲是买入方,乙必然是卖出方。初始买卖产生任意价值,现实买卖不是初始买卖,现实买卖产生的价值受历史买卖的限制。买卖买涉及两个主体之间的两次买卖和一个主体的一买一卖,甲从乙处买入,涉及甲、乙之间的一买一卖,乙将甲处的买入卖出,乙一买一卖,乙卖给丙,乙和丙之间一卖一买。如果乙将自己的买入卖给丁,乙、丙、丁之间形成卖买-卖买关系。
买卖以Z字形的方式运动,推动价值的涨跌循环起伏。同一经济主体的买卖驱动价值上涨,不同经济主体的买卖驱动价值下跌。除初始买卖外,绝大部分买卖包括同一主体的买卖和不同主体之间的买卖,为什么相同类型的买卖,有的买卖价值上涨、有的买卖价值下跌呢?
卖出主体先买入资产,然后再持有资产,最后卖出资产。资产持有人随著买卖不断进行而不断增加、减少,当资产持有人减少90%或者95%时,不同主体之间的买卖可能转换成“同一主体”之间的一买一卖,买卖产生价值以波浪式的方式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