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尽的圣彼得堡冬宫—-俄罗斯新古典主义建筑的典范

标签:
圣彼得堡冬宫旅游 |
分类: 游记.掠影 |
游览俄罗斯少不了冬宫。在圣彼得堡重点游览是冬宫。这是从外观远近以及各个角度上尽可能多欣赏她的丰姿。
冬宫是昔日沙皇皇宫,现为国立艾尔米塔什博物馆。该宫由意大利著名建筑师拉斯特雷利设计,是18世纪中叶俄国巴洛克式建筑的杰出典范。初建于1754-1762年,1837年被大火焚毁,1838-1839年重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又遭到破坏,战后修复。这是一座三层楼房,长约280米,宽140米,高22米,呈封闭式长方形,占地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超过4.6万平方米。最初冬宫共有1057个房间,117个阶梯,1886扇门,1945个窗户,飞檐总长近2公里。冬宫的四面各具特色,但内部设计和装饰风格则严格统一。
冬宫面向涅瓦河,中央稍为突出,有3道拱形铁门,入口处有阿特拉斯巨神群像。宫殿四周有两排柱廊,气势雄伟。宫内以各色大理石、孔雀石、石青石、斑石、碧玉镶嵌;以包金、镀铜装璜;以各种质地的雕塑、壁画、绣帷装饰。
冬宫的亚历山大柱于1830年至1839年建成,以纪念1812年亚历山大一世率俄军战胜拿破仑军队这一伟绩。
冬宫广场的气魄和规模令人吃惊,它的全部建筑非常和谐。所有建筑物,是在不同时代、不同建筑师用不同风格建造的。
为纪念战胜拿破仑,在广场中央树立了一根亚历山大纪念柱,高47.5米,直径4米,重600 吨,用整块花岗石制成,不用任何支撑,只靠自身重量屹立在基石上,它的顶尖上是手持十字架的天使,天使双脚踩着一条蛇,这是战胜敌人的象征。
该馆最早是叶卡捷琳娜二世女皇的私人博物馆。1764年,叶卡捷琳娜二世从柏林购进伦伯朗、鲁本斯等人的250幅绘画,存放在冬宫(法语,意为“隐宫”),该馆由此而得名。为了彰显权势,叶卡特琳娜二世在位的34年间(1762-1796),不断大量的收购拥藏各种类别的艺术品,包括1万6000枚的硬币与纪念章。她在位的头十年便购置了约2000幅画。
图书馆里的3万8000册书籍则反映了她严肃的阅读生涯——她读伏尔泰,也读卢梭作品,并与伏尔泰保持通信多年,一直到后者于1778年逝世为止。凯特琳过后将他7000册的藏书买下来。随着收藏品的增多,从1764至1789年先后建造了小艾尔米塔什和大艾尔米塔什。
2005年IBM公司与俄罗斯冬宫博物馆经多年合作,利用强大的技术手段让古老的艺术遗产重新焕发新的生命。向世人展示互联网的巨大潜力,将俄罗斯冬宫博物馆举世无双的艺术珍宝带给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