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八世纪清代牙雕 像高 16
cm
这是一尊极为精致的清代牙雕“送子观音像”,俗称“送子娘娘”。观音菩萨头戴风帽,发髻高挽,面庞姣好、五官清秀,慈眉善目,神情安然恬静、慈悲仁爱。双手揽童,赤足呈自在姿安坐于莲座之上。孩童坐在怀中,小脚叠起,天真活泼、十分惬意的模样。
“送子观音”是依据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若有女人,设欲求男,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便生福德智慧之男;设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宿植德本,众人爱敬。”逐渐演变成慈悲善良的“送子观音”,深受中国妇女喜爱。信徒们认为,妇女只要摸摸这尊塑像,口中诵念和心中默念观音菩萨名号,即可得子,故称“送子观音像“
十九世纪象牙雕刻 彩绘 像高:39
cm
十九世纪象牙雕刻
彩绘 像高:39
cm

十九世纪象牙雕刻
彩绘 像高:39
cm

十七世纪 清代德化珐琅彩瓷 尺寸:38 x 17
x 11 cm
英国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收藏

这是一尊极为精致的德化窑珐琅彩瓷塑像,表现的送子观音菩萨。观音菩萨气质高雅,舒展大气,安详端庄。婴儿天真活泼、生动传神。下方是五十三参中的善财童子拜观音的场景,另一侧是表现《妙法莲华经》中描绘小龙女献珠的场景。此像瓷质细腻、色彩柔和,人物形象生动逼真。

十七世纪 德化白瓷
像高36.8
cm 英国私家典藏


十八世纪 德化瓷 尺寸:41.3
x 14 cm
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收藏 隆日编译
笑吟吟的观音菩萨怀抱一位聪明伶俐的童子,这是民间流行的送子观音像。
福建德化以烧制白釉瓷器闻名于世。此地所产的白瓷瓷质如脂似玉,光滑细腻,釉面晶莹光亮,具有透光感、创造了独具一格的“象牙白”,被视为中国白瓷代表,故有“中国白”之称。德化制作的白瓷观音,仪态生动,优雅高贵,是举世公认的德化白瓷珍品,为世界各大博物馆及收藏机构竞相珍藏。

十六世纪 明代金铜造像

规格:16.51 X
10.8 X7.14 cm
明尼阿波利斯艺术学院收藏
观音菩萨头披风帽,顶有化佛,发髻高束、发绺垂肩。双目微垂,神态慈悲安详。身佩项圈及手镯,一大头孩童坐在怀中,小脚叠起,十分惬意的模样,只是手中抱有一大手掌,不知出自什么典故。整尊造像做工精细,衣纹袖口和裙摆边缘均凿刻有精美饰纹。


规格:H. 16.5 cm
W.
12.1 cm
D.
10.2 cm
青铜镀金(Gilded bronze)
美國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收藏


规格:H. 16.5 cm
W.
12.1 cm
D.
10.2 cm
青铜镀金(Gilded
bronze)
美國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收藏
美国克赖斯勒美术馆:17世纪中国粉彩瓷-送子观音


规格:17.1 x
40.6 cm
Enamel
菲茨威廉博物館: 清代 德化窯白釉--送子觀音像

规格:高 33.5
cm 直径 16.6cm
明代彩绘木雕:送子观音坐像

明代木雕漆金 规格:H.
13.7 cm W. 7
cm D. 6.4 cm
Lacquered wood with traces
of polychromy and gilt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收藏 文/
隆日编译
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尊明代彩绘木雕--“送子观音”,俗称“送子娘娘”,是一个怀抱男童的中年妇女形象。她头戴风帽,发髻高挽,面如满月,慈眉善目,显得安然恬静、慈悲仁爱。右手揽童,左臂置胸前(左手已失)。身披袈裟,衣衫自然流畅下垂,赤足呈游戏姿坐于岩石之上。
此雕像的看点在怀抱的童子,该童子偎依在观音怀中,左手捧卷,右手指经,头部左倾,眼望上方观音菩萨似在请教着什么。童子双腿随意伸屈,小脚穿着蓝色小鞋,很是自在惬意的模样。观音菩萨慈悲庄严,显现的是朴实善良的慈母形象。此雕像将观音菩萨从天上请到了世间,一下子拉近了观音菩萨与信众中的距离。法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中有说;观世音菩萨,以种种形游诸国土,度脱众生。
“送子观音”是依据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若有女人,设欲求男,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便生福德智慧之男;设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宿植德本,众人爱敬。”逐渐演变成慈悲善良的“送子观音”,深受中国妇女喜爱。信徒们认为,妇女只要摸摸这尊塑像,口中诵念和心中默念观音菩萨名号,即可得子,故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