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湘上孺子牛xqw
湘上孺子牛xqw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0,019
  • 关注人气:1,42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丰腴跌宕,天真烂漫----苏轼心手相畅的“侧卧笔”书法欣赏

(2016-06-15 15:48:13)
标签:

书法欣赏

分类: 华章美文
丰腴跌宕,天真烂漫----苏轼心手相畅的“侧卧笔”书法欣赏
丰腴跌宕,天真烂漫----苏轼心手相畅的“侧卧笔”书法欣赏
苏轼《渡海帖》,行书,元丰三年(1100),纸本,28.6X40.2 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丰腴跌宕,天真烂漫----苏轼心手相畅的“侧卧笔”书法欣赏

丰腴跌宕,天真烂漫----苏轼心手相畅的“侧卧笔”书法欣赏
苏轼《东武帖》,行书,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丰腴跌宕,天真烂漫----苏轼心手相畅的“侧卧笔”书法欣赏

丰腴跌宕,天真烂漫----苏轼心手相畅的“侧卧笔”书法欣赏

丰腴跌宕,天真烂漫----苏轼心手相畅的“侧卧笔”书法欣赏

丰腴跌宕,天真烂漫----苏轼心手相畅的“侧卧笔”书法欣赏

丰腴跌宕,天真烂漫----苏轼心手相畅的“侧卧笔”书法欣赏

丰腴跌宕,天真烂漫----苏轼心手相畅的“侧卧笔”书法欣赏

丰腴跌宕,天真烂漫----苏轼心手相畅的“侧卧笔”书法欣赏

丰腴跌宕,天真烂漫----苏轼心手相畅的“侧卧笔”书法欣赏

丰腴跌宕,天真烂漫----苏轼心手相畅的“侧卧笔”书法欣赏

丰腴跌宕,天真烂漫----苏轼心手相畅的“侧卧笔”书法欣赏

丰腴跌宕,天真烂漫----苏轼心手相畅的“侧卧笔”书法欣赏

丰腴跌宕,天真烂漫----苏轼心手相畅的“侧卧笔”书法欣赏

丰腴跌宕,天真烂漫----苏轼心手相畅的“侧卧笔”书法欣赏

丰腴跌宕,天真烂漫----苏轼心手相畅的“侧卧笔”书法欣赏

丰腴跌宕,天真烂漫----苏轼心手相畅的“侧卧笔”书法欣赏

丰腴跌宕,天真烂漫----苏轼心手相畅的“侧卧笔”书法欣赏

丰腴跌宕,天真烂漫----苏轼心手相畅的“侧卧笔”书法欣赏

丰腴跌宕,天真烂漫----苏轼心手相畅的“侧卧笔”书法欣赏

丰腴跌宕,天真烂漫----苏轼心手相畅的“侧卧笔”书法欣赏
 

[转载]苏 <wbr><wbr><wbr>轼作品欣赏

 苏轼《王晋卿帖》

[转载]苏 <wbr><wbr><wbr>轼作品欣赏

《归园帖》
[转载]苏 <wbr><wbr><wbr>轼作品欣赏

北游帖
[转载]苏 <wbr><wbr><wbr>轼作品欣赏

苏轼《近人帖》 上海张氏涵庐旧藏
丰腴跌宕,天真烂漫----苏轼心手相畅的“侧卧笔”书法欣赏

[转载]苏 <wbr><wbr><wbr>轼作品欣赏

《久留帖》
丰腴跌宕,天真烂漫----苏轼心手相畅的“侧卧笔”书法欣赏

 

[转载]苏 <wbr><wbr><wbr>轼作品欣赏

[转载]苏 <wbr><wbr><wbr>轼作品欣赏

李白仙诗卷
丰腴跌宕,天真烂漫----苏轼心手相畅的“侧卧笔”书法欣赏

丰腴跌宕,天真烂漫----苏轼心手相畅的“侧卧笔”书法欣赏


丰腴跌宕,天真烂漫----苏轼心手相畅的“侧卧笔”书法欣赏

丰腴跌宕,天真烂漫----苏轼心手相畅的“侧卧笔”书法欣赏
            《黄州寒食诗帖》,纸本,25 行,共129字,是苏轼行书的代表作。 
释文: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

    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里。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涂穷,死灰吹不起。
丰腴跌宕,天真烂漫----苏轼心手相畅的“侧卧笔”书法欣赏

丰腴跌宕,天真烂漫----苏轼心手相畅的“侧卧笔”书法欣赏
苏轼行书《令子帖》约书于1094年(绍圣元年),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令子所示 专在意 来日相见 即达之 但未必有益也 辄送十缗 省为一莫之用 患难流落中 深愧不能展毫末也 不罪不罪 轼手
丰腴跌宕,天真烂漫----苏轼心手相畅的“侧卧笔”书法欣赏

丰腴跌宕,天真烂漫----苏轼心手相畅的“侧卧笔”书法欣赏

丰腴跌宕,天真烂漫----苏轼心手相畅的“侧卧笔”书法欣赏
苏轼早年学“二王”,中年以后学颜真卿、杨凝式,晚年又学李北海,又广泛涉猎晋唐其他书家,形成深厚朴茂的风格。他的书法,用笔多取侧势,结体扁平稍肥。这与他握笔的姿势也很有关系,苏轼执笔为“侧卧笔”,即毛笔侧卧于虎口之间,类似于现在握钢笔的姿势,故其字右斜,扁肥。
  黄庭坚将苏轼书法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早年姿媚、中年圆劲、晚年沉著。早期代表作为《治平帖》,笔触精到,字态妩媚。中年代表作为《黄州寒食诗帖》。此诗帖系元丰五年(1082)苏轼因为乌台诗案遭贬黄州时所写诗两首。诗句沉郁苍凉又不失旷达,书法用笔、墨色也随着诗句语境的变化而变化,跌宕起伏,气势不凡而又一气呵成,达到“心手相畅”的几近完美的境界。所以元朝鲜于枢把它称为继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祭侄稿》之后的“天下第三行书”;。晚年代表作有行书《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醪赋》等,此二赋以古雅胜,姿态百出而结构紧密,集中反映了苏轼书法“结体短肥”的特点。其最晚的墨迹当是《与谢民师论文帖》(1100年)。
    其代表作有《天际乌云帖》、《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醪赋》、《寒食诗》、《醉翁亭记》等。苏轼的书法,后人赞誉颇高。最有发言权的莫过于黄庭坚,他在《山谷集》里说,“本朝善书者,自当推(苏)为第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