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庄华丽,雍容典雅的唐代张萱、周昉《唐宫仕女图》

标签:
张萱、周昉《唐宫仕女图片 |
分类: 精品美图 |
《唐宫仕女图》,唐代作为封建社会最为辉煌的时代,也是仕女画的繁荣兴盛阶段。中国古代仕女众生像,“倾国倾城貌,多愁多病身”,唐代仕女画以其端庄华丽,雍容典雅著称,《唐宫仕女图》展示着“回眸一笑百媚生”的唐代美女众生像。其中最杰出的代表莫过于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捣练图》和周昉的《簪花仕女图》、《挥扇仕女图》以及晚唐的《宫乐图》。它们所表现的贵族妇女生活情调,成为唐代仕女画的主要艺术特征。
【画作鉴赏】《虢国夫人游春图》
图一、《虢国夫人游春图》张萱纵51.8厘米横148厘米辽宁省博物馆藏
《虢国夫人游春图》
《虢国夫人游春图》
《捣练图》 张萱
图二、《捣练图》 张萱 纵51.8厘米 横140.8厘米
1860年“火烧圆明园”后被掠夺并流失海外,现藏美国波士顿博物馆
《捣练图》 张萱
《捣练图》是唐代画家张萱之作。此图描绘了唐代城市妇女在捣练、络线、熨平、缝制劳动操作时的情景。画中人物动作凝神自然、细节刻画生动,使人看出扯绢时用力的微微后退后仰,表现出作者的观察入微。其线条工细遒劲,设色富丽,其“丰肥体”的人物造型,表现出唐代仕女画的典型风格
《捣练图》 张萱
《捣练图》 张萱
《捣练图》 张萱
《捣练图》工笔重彩,亦系宋徽宗摹本,现藏美国波士顿美术博物馆。《捣练图》描绘了从捣练到熨练各种活动中的妇女们的情态,刻画了不同人物的仪容与性格。表现的是妇女捣练缝衣的场面,人物间的相互关系生动而自然。从事同一活动的人,由于身份、年龄、分工的不同,动作、表情各个不一,并且分别体现了人物的特点。人物形象逼真,刻画维肖,流畅,设色艳而不俗,反映出盛唐崇尚健康丰腴的审美情趣,代表了那个时代人物造型的典型时代风格。

《捣练图》 张萱

《捣练图》 张萱

《捣练图》 张萱

《簪花仕女图》周昉
图三、《簪花仕女图》周昉纵46厘米
横180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藏
《簪花仕女图》周昉
《簪花仕女图》周昉
《簪花仕女图》周昉
《簪花仕女图》周昉
《簪花仕女图》周昉
《簪花仁女图》绘有女五人、侍女一人、犬二、鹤一。画中贵妇身披薄质轻纱,内着团花长裙,体态丰腴端庄,雍容华贵。画家准确完美地表现出了人物的造型、神态和动态;衣纹运笔圆浑,服饰的描绘细致精到,充分运用线条及色彩画出服装的质感和丰富绚丽的纹饰。
图四、《挥扇仕女图》 周昉
《挥扇仕女图》 周昉
《挥扇仕女图》 周昉
《挥扇仕女图》 周昉
《挥扇仕女图》 周昉
《挥扇仕女图》 周昉
《挥扇仕女图》 周昉
《挥扇仕女图》 周昉
无作者款印。引首清高宗弘历题“猗兰清画”四字。钤明韩世能
图五、《宫乐图》纵48.7厘米,横69.5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宫乐图》
《宫乐图》
《宫乐图》
《宫乐图》
《宫乐图》
《宫乐图》
本图描写後宫嫔妃十人,围坐於一张巨型的方桌四周,有的品茗,也有的在行酒令。中央四人,则负责吹乐助兴。所持用的乐器,自右而左,分别为筚篥、琵琶、古筝与笙。旁立的二名侍女中,还有一人轻敲牙板,为她们打著节拍。从每个人脸上陶醉的表情来推想,席间的乐声理应十分优美,因为连蜷卧在桌底下的小狗,都未被惊扰到!
图六、《内人双陆图卷》周昉 绢本纵30.7厘米横64.4厘米 现藏美国弗利尔美术馆
此画设色浓丽,线描细劲流畅富有韵律感,贵族妇女浓丽丰肥之态和细腻柔嫩的肌肤特点都表露无遗。所谓“双陆”,同六博一样,同是掷骰行棋的游艺。据传,此游艺始于天竺,流行于魏晋,盛于隋唐,尤为贵族、闲雅者所喜好。此图粉本传为周昉所作,描写唐装贵族妇女以棋戏消遣的生活。图中间为二盛装贵族妇女对坐行棋,左右有亲近观棋,侍婢应候。它从一侧面反映了当时贵族的生活情调。
图七、《调琴啜茗图》横75.3厘米 高 28
厘米现藏美国密苏里州堪萨斯市纳尔逊·艾金斯艺术博物馆
《调琴啜茗图》
《调琴啜茗图》
《调琴啜茗图》
《调琴啜茗图》
《调琴啜茗图》
《调琴啜茗图》
《调琴啜茗图》
《调琴啜茗图》
《调琴啜茗图》
《调琴啜茗图》
《调琴啜茗图》
《调琴啜茗图》
此图又名《弹琴仕女图》,画三位坐在庭院里的贵妇在两个女仆的伺候下弹琴、品茶、听乐,表现了贵族妇女闲散恬静的享乐生活。图中绘有桂花树和梧桐树,寓意秋日已至。贵妇们似乎已预感到花季过后面临的将是凋零。调琴和啜茗的妇人肩上的披纱滑落下来,显示出她们慵懒寂寞和睡意惺忪的颓唐之态。
全卷构图松散,与人物的精神状态合拍。人物组合虽不及张萱之作紧凑,但作者通过人物目光的视点巧妙地集中在坐于边角的调琴者身上,使全幅构图呈外松内紧之状。卷首与卷尾的空白十分局促,疑是被后人裁去少许。
画中的人物线条以游丝描为主,并渗入了一些铁线描,在回转流畅的游丝描里平添了几分刚挺和方硬之迹,设色偏于匀淡,衣着全无纹饰,当有素雅之感。人物造型继续保持了丰肥体厚的时代特色,姿态轻柔,特别是女性的手指刻画得十分柔美、生动,但诸女的神情和脸形流于程式化,缺乏个性。
周昉,唐代画家。字仲朗(公元8世纪-9世纪初),一字景玄,京兆(今陕西西安)人,生卒年不详。出身于仕宦之家、游于卿相间之贵族。曾任越州(今浙江绍兴)长史、宣州(今安徽宣城)长史别驾,其职位仅次于一州长官刺史。周昉能获得这个官位与他的哥哥的地位有关,其兄周皓随哥舒翰征吐蕃克石堡城等立有战功。
初年学张萱,是他亦长于文辞,擅画肖像、佛像,其画风为"衣裳简劲,彩色柔丽,以丰厚为体。"
先后官越州、宣州长史。工仕女,初学张萱而加以写生变化,多写贵族妇女,所作优游闲适,容貌丰腴,衣着华丽,用笔劲简,色彩柔艳,为当时宫廷、士大夫所重,称绝一时。画佛像,神态端严,时称神品。德宗闻其名,诏画章明寺,经月余始定,时推第一。章明寺壁画下笔落墨之际,多人竞观,寺只园门,贤愚毕至,或有言其妙者,或有指其瑕者,后经改定无不叹其精妙。雕塑家仿效之,称为"周家样"。兼工肖像,尝与韩干同为郭子仪(679-781)婿赵纵写照,未能定优劣,赵夫人谓"两者皆似,而干画得其状貌,昉画能兼得神气情性。"其绘扑蝶名播中外,画鞍马、鸟兽、草木,时人学之者甚多,程仪、高云、卫宪皆其弟子。好属文,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