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之行难忘巍巍阿尔卑斯山,也难忘梦幻莱茵河。在瑞士的皑皑雪山和万年冰川上,曾感受到她的潺潺源头;从日内瓦湖到博登湖,从蒙特勒、伯尔尼、瓦杜兹、斯图加特以及将要去到的卢森堡,曾先后六七次领略它的不同风采。深深感觉这条集自然风光与人文灵秀于一身的河流,如同一个永远值得回味的梦幻。


斯图加特处在莱茵河支流内卡河畔。内卡河发源于德国南部黑森山和施瓦本山,在流经海德堡后在曼海姆汇入莱茵河中游。我们驱车前往卢森堡的途中,经过了内卡河后不到一个小时,在一个不知名的小镇处横跨了莱茵河。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渡过莱茵河干流,真正领略了莱茵河的雄姿。河道由上游的涓涓溪流,变成了宽阔的江面,河水汹涌澎湃,一路涛声向着下游奔腾而去。






法国大文豪雨果这样用诗句描述它:
莱茵河集中河流万般面貌于一身,
它象罗讷河一样迅速敏捷,
象卢瓦尔河一样雄浑宽阔,
象缪斯河一样峭壁夹岸,
象塞纳-马恩省河一样迂回曲折,
象台伯河一样历史悠久,
象多瑙河一样庄严高贵,
象尼罗河一样神秘莫测,
象美洲的河流一样金光闪闪,
象亚洲的河流一样蕴涵着寓言与幽灵……
诗人把莱茵河跟世界上几乎所有的河流相媲美,可见他对莱茵河的热爱真是难以溢于言表。
如果单纯从文字上溯源,莱茵河的名字可以追溯到约2000多年前的古克尔特人的语言,“莱茵”是清澈明亮的意思,拉丁文的意思是“罗马的河神”。莱茵河在德语中属阳性,海涅以“我父莱茵”来称呼这条赋予自己无限诗情的河流,代表了德国人民对这条河流的无比尊敬和爱戴。
我们来看看这几组数据:
莱茵河是仅次于伏尔加河、多瑙河的欧洲第三大河流,总长1320公里。
河流流域面积:25万平方公里。
流经6个国家:瑞士、列支敦士登、奥地利、法国、德国、荷兰。
约有5000万人生活的莱茵河两岸,其中有约2000万人饮用莱茵河河水。
据统计,全球五分之一的化工产品来自莱茵河两岸的工厂和基地。
莱茵河两岸有近1000多座古色古香的石城堡,莱茵河流域有200多座精致美丽的城镇。




莱茵河发源于瑞士东部的格劳宾登洲境内前后莱茵河。前莱茵河源于海拔3402米的莱茵瓦尔德峰上的杜马湖,湖被万年不化的冰峰环绕。后莱茵河源自海拔2044米的上阿尔卑斯山口的万年冰川。前后莱茵河在格劳宾登州首府库尔附近莱茵瑙汇合,折而向北,成为瑞士、奥地利与列支敦士登的界河。此时的莱茵河虽未成泱泱大河,但也初具规模,两岸极具阿尔卑斯山的特色,水光潋滟,山色空蒙。河谷两侧没有都市的喧哗,多为绿草牧场,满目田园风光。
在前后莱茵河汇合处比邻,有一个不得不提的风光旖旎小镇达沃斯,每年年初,世界上重要国家的首脑和经济界巨擘都云集在此,举行一年一度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就全球重大经济问题进行探讨。





莱茵河逶迤北上,在德国、瑞士和奥地利三国共享的欧洲最大淡水湖——博登湖南岸折而西去,来到湖畔小城沙夫豪森一显峥嵘。150米宽、23米落差和超过每秒1000立方米流量的莱茵瀑布,每时每刻都为人类上演着盛大的自然界戏剧。莱茵河经过短暂发泄后,依旧徐缓地来到瑞士北部名城巴塞尔。从这里开始,莱茵河才展现一幅截然不同的现代工业画卷。巴塞尔是瑞士通江达海的唯一重要港口。莱茵河在瑞士、法国和德国三国之角,一改阿尔卑斯山的自然气息,航运从此开始,以现代工业载体的雄姿,向着德意志昂然北去。





河段在德国境内称为中莱茵河,内卡河、美因河以及摩泽尔河三条支流相继汇入,莱茵河开始进入最美、也最富传奇色彩的河谷。这段河谷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名录,浪漫的莱茵河从此又增添了一个高贵的头衔。






河水在奔流,由于没有任何高山的阻挡,河面宽至700米。莱茵河在埃默里希河入荷兰境内后,分为众多支流,和源自法国的马斯河以及荷兰境内的莱克河、瓦尔河一起,形成一个巨大的水路网,最后在鹿特丹和阿姆斯特丹之间以众多入海口汇入茫茫北海,从此结束了漫漫一千三百多公里长的梦幻之旅。
文明畔水而生。1320公里长的莱茵河不仅在高山、丘陵和平原留下了自己的印记,其25万平方公里的流域也分别被4种语言、6个国家的不同民族的文明所浸淫,也为流域的200多个城镇附丽了自然界的浓郁风情。达沃斯、斯特拉斯堡、巴塞尔、美因茨、科布伦茨、波恩、科隆和鹿特丹等是江畔的重要城市,我们此次参观访问的蒙特勒、卢塞恩、瓦杜兹、斯图加特、卢森堡和阿姆斯特丹等城市,更是亲眼见证了莱茵河的隆重印记。



在莱茵河两岸至今仍保存着许多古老城堡和历史遗迹,它们是欧洲各民族及其文化相互碰撞、融合的历史地带,传承着法兰克王国、查理曼帝国和普鲁士王国等古老王国的诸多历史故事和美丽神话。多少年来,文人墨客对其进行艺术创作,留传了不少传世名著。德意志最著名的史诗《尼伯龙根之歌》,把一个发生在莱茵河畔寻宝、复仇和爱情的古老故事演译得感天动地、世代传颂。大诗人海涅的名著《罗蕾莱》,描写莱茵河畔穷少女罗蕾莱和富家子弟相爱,由于世俗偏见和地位悬殊不能在一起。每天清晨和黄昏,罗蕾莱登上河畔山崖高处,坐在一块巨石上,梳着金色的头发,唱着优美的歌曲,希望爱人的船只在河中经过时,能听到她的歌声,看到她的身影。终于有一天,她心爱的人乘船从山崖下驶过,罗蕾莱从万丈悬岩一跃而下,将美丽的青春和凄美的爱情一同投进滔滔的莱茵河水中。巨石化作美丽少女的塑像耸立在河湾最险峻的狭窄地段,岩高132米,宽90米。千百年来,每逢清晨和黄昏,人们乘船经过总能看到罗蕾莱坐在山崖上飘渺优美的身姿,她一边梳着长长的金发,一边唱着凄美的歌声。涛声和着歌声,低回婉转,如泣如诉,天地为之变色,人们为之动容。海涅用浪漫主义如椽大笔,将河流定格成了“浪漫莱茵”。







莱茵河是西欧水上生命线,曾经有智者言道:“如果有一天莱茵河丧失其交通功能的话,那欧洲在短短的一年之间,可能从20世纪跌回到10世纪。”此言或许有些危言耸听,但难想象莱茵河在西欧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意义。莱茵河“交通枢纽”和“运输枢纽”的功能很早就体现出来了。早在罗马时期,莱茵河不仅是南欧葡萄、橄榄、柑桔等瓜果运往罗马的水路交通要道,也是战争和人员、物质运输的重要通道。现在莱茵河上大小船只不舍昼夜往返穿梭,船尾的德意志、荷兰、法国、瑞士等西欧各国的旗帜,倒映在水面,更增其色。特别是瑞士和德国,巴塞尔港口是瑞士唯一出海的重要港口。德国西部半壁江山都是在莱茵河的水运网中。著名的鲁尔区是欧洲工业的心脏,煤、钢铁、建材及其电力、化工、冶金、机械制造原材料运量十分巨大,几乎全靠莱茵河水系运输,莱茵河是鲁尔区外联南北向和西部出海水运的大动脉,也是区域内的主航道。
“大动脉”和“主航道”造就了许多大港口。德国最大的机械工业制造商德马克公司总部在杜港伊斯堡港,机械制成品又成其为水上外运的主要货源。除了杜伊斯堡,莱茵河及其它中心城市全都成为重要货运港口。莱茵河出海口之一的鹿特丹港,1961年货物吞吐量达到1.8亿吨,首次超过美国纽约港,从此一直保持世界第一大港地位。现在年吞吐货物量达到3亿多吨。
然而工业产业发达给莱茵河流域带来巨大财富和繁荣的同时,也给这条欧洲父亲河带来了悲剧,一度浪漫不起来了。二战结束后,德国开始了大规模重建工作。蕴藏着德国煤矿资源78%的鲁尔地区成为德国重建的“动力工厂”,大批能源、化工、冶炼企业同时向莱茵河大量抽取工业用水,同时又将大量工业废水排放在莱茵河,大量船舶排出的重油、污水及工厂排出的废气、废液和废渣严重污染了整条河流。莱茵河水质急剧恶化,美丽浪漫的莱茵河成为“欧洲最脏的下水道”。在污染最严重的20世纪70年代,整条河流河水一股苯酚臭味,周边生态环境遭到毁灭性破坏,中流200公里内鱼类完全灭绝。
痛定思痛,整个欧洲立即行动起来,成立莱茵河国际保护委员会,协调各国进行环保综合整治和开发建设。仅德国一家就拿出600亿美元鉅资投入整治,沿河各类不合理工程全部拆除,两岸因泥土流失严重而被迫修建的水泥护坡被重新还以草树替代,部分曾被裁弯取直的河道也重新恢复其自然河段。与此同时,全面控制工业、农牧业、交通运输和城镇生活等产生的污水污物排入莱茵河,坚持对危及水质的有害物质进行科学处理,以及减少莱茵河淤泥污染等大量环保措施。通过20多年沿河流域各国不懈努力,莱茵河终于从恶梦中苏醒过来,又恢复了往日的浪漫梦幻的情怀。曾经一度在莱茵河绝迹的大马哈鱼又重新回到了欧洲人的餐桌上,我们在卢森堡就吃到了这个美味佳肴。






我也算是一个水利工作者。参与长江湖南段的综合治理工作二十多年,深知大江大河的综合治理的重要和难度。拿长江与所见所闻的莱茵河相比,有许多相似之处。感到莱茵河过去的履辙我们正在重蹈。还不赶快刹住用牺牲环境换得一时发展的愚蠢模式,我们将会成为千古罪人。现在对长江的综合治理的方式、方法也不尽科学合理。赶快猛省,并迅速行动起来,认真借鉴“洋大禹”科学综合治理莱茵河的经验,保住中华民族的伟大母亲河象欧洲“父亲河”一样浪漫和梦幻,是我们的神圣职责。感怀赋打油诗以记之:
高山秀水出莱茵,
一路涛声入北溟。
水畔古堡一千座,
地耸新市二百城。
罗蕾改唱欢乐曲,
施翁再抒梦幻情。
三十四十无究尽,
河东河西浪漫行。
Snowdream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