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太阳膀胱经:昆仑穴,足外踝后五分。主治:头痛、项强、鼻部疾病、肩背拘急、腰痛、脚痛等。
仆参穴,昆仑穴下一寸五分。主治:腰痛、足跟疼痛、等。
申脉穴,外踝下五分。主治:恶寒自汗、头痛、眩晕、腰部酸痛、膝部酸痛、膝部酸寒不能久立等。
足阳明胃经:解溪穴 ,足腕纹中央 。主治:头面浮肿、头痛、目眩、眉棱骨疼痛
、腹胀、大便难、足膝疾病等。
足少阳胆经:丘墟穴,足外踝下微前陷中。主治:目疾、颈肿、腋肿、胸肋痛、下肢外侧酸痛、疝气、转筋等。
足太阴脾经:商丘穴,足内踝微前陷中。主治:肠鸣、腹胀、好呕、脾积气、消化不良、溏泄、便秘、痣疾、疝引小腹疼痛、内踝疼痛、舌疼等。
足厥阴肝经:中封穴,足内踝前一寸筋陷中。主治:肠鸣、腹痛、小便不利、疝气、腰痛、足冷、部分男性科疾病。
足少阴肾经:太溪穴,足外踝后跟骨上陷中。主治:咽肿、齿痛、咳嗽、肾虚、月经不调、消渴、寒疝、大便难、乳痛、心痛、伤寒、手足厥冷等。
照海穴,足内踝下四分。主治:阴挺、月经不调、、咽干、慢性咽喉病、失眠等。
水泉穴,太溪穴下一寸。主治:月经不调、经期胸闷、胸胀、胸痛、阴挺、小便淋沥等、
大钟穴,足后跟筋间。主治:咳嗽、气逆、胸胀、气喘、喉痛、大便秘结、小便不利、足跟疼痛等。
列出这些穴位和有关症状,不是让您对号入座,而是要引起您对转脚按摩踝骨保健的重视,促使您长期坚持保健,进而得到健康。
“经络所过,治其所及”。只要您长期坚持保健,启动足三阴经、足三阳经正常运行,您身体的不适就会逐渐消除。在保健过程中,您不必关注身体某个部位、或某种疾病,要使自己的身体在有意无意中得到保健,才是好方法,好心态。什么事情都是欲速则不达,身体保健也是如此。好多毛病都是几十年奔波劳碌造成的,您不必着急。
以上希望您喜欢。谢谢。
注: 穴位以国家发布的标准图为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