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在哪,家就在哪?

标签:
故乡异乡心中的家园情结情感 |
分类: 人间之事总关情 |
心在哪,家就在哪,No,No,没有这么简单!
从瑞典搬回南非,不知是长居还是短住,我们一直在买房还是不买房之间徘徊,原因很多,不光是我们有这样的问题,很多40--50多岁的人都有这样的问题,而且这问题已归结为精神心理问题,原因如下:
1)没有异乡哪有故乡?
像我,出身在中国,长在中国,根深蒂固这是我的第一故乡,可是在国外生活了很长时间,游历了很多的国家,有了比较和经历,矛盾就来了。著名作家韩素音曾写道:“我的一生将永远在两个相反的方向之间跑来跑去,离开爱,奔向爱,离开中国,奔向中国”。这就是矛盾之出!她虽著名,也害精神心理病症,何况普通人。
2)家的含义是不是你在某处购置了房产?
我们游历了很多国家,不管是小住还是长居一段时间后(特别是你还买了房子),也会把它当家,虽然语言都不通,心也留下一小半。又多了一小半很不安分的心。
3)你的另一半在哪,家就在哪?
结婚前夕,丈夫问了我一个问题:从现在起你的“心”再也不是一个完整的了,一半在我这里,一半在中国,你能承受的了吗?这个问题的“心”包含的是东西方文化的冲突,传统、成长背景的不同,在情感中你的“心”之归属。
当我们分别步入40和50岁的行列,就不单单是我一个人(外国人)的问题了。丈夫的苦恼比我还要厉害,他是德国后裔,去年我陪他专门去德国寻根,当地“区政府”已在一年前把所有的资料备齐(追溯到了1649年的祖父的出身证),就等我们去拜访和参观祖父出身受洗教堂,而且我们俩都喜欢德国的柏林和Dresden ,就想安个家在那里,直到今天还在讨论这件事。
同时我们又喜欢法国南部,喜欢西班牙,喜欢荷兰,喜欢葡萄牙,这些地方我们都曾开车万里专门去看了房,还有美国的福吉利亚是我的最爱。买房容易,可是家在哪?心不在焉!
回到中国?首先因为我是中国人;其二当然是丰富多样的美食;其三幅员辽阔的大地。可是害怕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和人满为患的医院还有污染,交通堵塞。
回到瑞典?那漫漫的寒冷冬季;去纽西兰?还不如留在南非。身边有好几对和我们年龄相仿的朋友,多年前举家移民澳大利亚、纽西兰、加拿大、西班牙、美国、英国、欧洲,最后还是回到了南非,和我们一样,带着集装箱甚至宠物一起世界大搬迁,其中有的不是因为生意的需要,就是为了寻找心中的归宿。可是回来后,又准备下一个搬迁,因为在异乡生活过(好多年),又怀念曾经生活的异乡,心已不完整。
就是这么一群人,得了这种难以治愈的“病”,总在寻找心的归宿。
凡是到过南非的人,或土生土长的南非人,或大批海外移民到这里的外乡人,都有同一个感受:若不是犯罪率高,这里就是世外桃源,风光迷人,冬暖夏凉,人口密度小,竞争压力不大,经济、基础设施、城市规划、国家建设都很发达,是一个十分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欧美很多人在此安了第二个家,宁可每年在故乡和异乡间“飞奔”。
这是非洲情结!这种情结追溯到几百年前,欧洲人第一次登上这片神奇土地开始。
我一直有欧洲情结,现在又染上了非洲情结,曾说给女儿听,她好不以为然,我说我都不敢和中国人交流这个感受,等她游历了南非,回去后,想念得不已,是否从此心中也留下了一点点情结?
回到南非,至今集装箱没打开,是否在为下一个迁徙做准备,但是无形的一股力量拉着你,停一停!一停就是一年多,“病症”越来越重,烦恼得头发白的越来越多。
现在在南非e电视台担任天气预报播报的美国帅小伙子,四年前大学毕业后只身来南非旅游,游到此就不走了,挂个电话告诉家人,立马找工作,不回美国了(探亲除外),这辈子哪儿也不去了,如今乐不思蜀。
心动了就要行动了!
最近忙着看房,看好了房要忙装修。。。
小小告示:因近来会较忙,自己的博客更新会不定期,也不能天天去博友家拜访(可能跟不上你们的更新),只能集中时间一一“补课”,所以可能会是迟到的留言和评论,敬请各位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