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利浦、比佐 世界第一流的哑剧表演艺术家

标签:
聋人文化特殊教育手语杂谈 |
分类: 我的聋人事业 |
http://www.cndeaf.com/uploads/allimg/100511/104215Ib-0.jpg世界第一流的哑剧表演艺术家" />
法国哑剧大师比佐(LE MIME BIZOT)
年仅8岁的他在波尔多结识了法国哑剧大师马索(Mime Marceau), 由此便结下了他终生与哑剧艺术的不解之缘。伴随着著名戏剧导演及哑剧表演大师巴侯(Jean-Louis Barrault)的鼓励,他一边自学,一边在波尔多和巴黎的小剧场中磨练着自己的哑剧技艺。
在20岁那年他获得了国际哑剧金奖。从那时起,他便忙于穿梭世界各地,向成千上万的成人,孩童,残疾人,聋哑人和自闭症患者表演和传授哑剧。他先后在法国波尔多和马赛,美国,黎巴嫩,玻利维亚和巴基斯坦开办了自己的哑剧学院。
三十多年的世界各地巡回演出,使得比佐的角色在教师、导演和哑剧表演艺术家之间随时自由转换。透过他精湛的哑剧技艺,一个个电影和小说中的人物如降临人世般活脱脱地呈现在观众面前。如《侯爵》(Marquis de Roland Topor 1990); 《赋格的艺术》(L’art de la Fugue, 1995) ;《幸福之路》(Les petites étapes du bonheur,1997)。这位孤独而谨慎的动作诗人,如同他自己形容的那样是一个“活跃的静修士”,往往能在两个国家或两场戏的间隙抽出时间来画水彩画,笔触一如他的哑剧才华:细腻,精致,温柔却又意境深远饱含讽刺和神秘。
现已年过半百的比佐已被公认为世界顶级的哑剧表演艺术家,其代表作《三十年无声岁月》以其丰富细腻的表演气质和高超的技艺在2007年智利国际哑剧节上获得金奖。也是在这一年,他来到中国在十几个大城市进行巡演,他的哑剧艺术很快就使得很多中国人着迷, 受到男女老幼的爱戴。2009年,在第二届“法国戏剧荟萃”的北京舞台上, 比佐再次展露风采, 演出期间还为广大戏剧爱好者友情举办哑剧工作坊,无私地传授推广其哑剧表演艺术。另外还应北京朝阳区文化大院传统艺人快板儿刘的邀请,到京郊农村与农民朋友促膝交流。把法国哑剧带给农村的普通老百姓。
比佐注重从生活中萃取艺术灵感,不断吸收各国的艺术元素,他的表演标新立异,与众不同,易懂又富含艺术蕴味,深受观众喜爱。
“哑剧艺术是我从观众中汲取素材与灵感并十倍地以我的艺术理解回报给观众的艺术。化装后我可以是男人,女人,是小鸟,小狗,我就是一面镜子,人们从我身上看到自己的情感。不论是身处非洲还是法国,无论扮演中国老农还是玻利维亚工人,痛苦、欢乐,人心都是共通的。” 这个多面艺术家说,“哑剧就是我的生命,我深爱它胜过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