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小说标题的作用——小结必修教材小说单元标题
(2016-11-08 16:16:16)
标签:
小说标题作用 |
分类: 新鸿教育 |
探究小说标题的作用
——小结必修教材小说单元标题
一、大纲要求
对小说标题的作用进行考察,符合《考纲》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的等级考察要求。C级——“注意作品的整体构思、贯穿线索,以及各个部分和各个方面之间的关联与安排。作品主题的概括要从作品实际出发,注意时代氛围、社会环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D级——“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
二、真题重现
近几年来的高考试卷命题中,多次出现。真题再现如下:
1.(2009浙江卷)
2.(2010辽宁卷)《洗澡》(4)“洗澡”作为这篇小说构思的关键,有主题思想,结构艺术、象征意蕴等多方面的考虑。请选择一个方面,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作分析。(8分)
3.(2010年安徽卷)13.请为这篇小说拟一个恰当的标题,并说明理由。(6分)
4.(2010年陕西卷)《保护人》(4)这篇小说以“保护人”为题,有主题思想、人物塑造、情节结构等多方面的考虑,请选择一个方面,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并作分析。(8分)
5.(2011四川卷)《锈损了的铁铃铛》
6.(2011山东卷)《审丑》22.“审丑”作为小说的标题,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6分)
7.(2011全国新课标卷)《血的故事》(4)小说的题目是“血的故事”,但主要内容是围绕血型而展开的,如果以“血型的故事”为题,你认为是否合适?请谈谈你的观点和具体理由。(8分)
三、命题规律
根据上面的近几年考题样式,我们可以归类成这样的命题方式。
1.分析是否可以换标题
把标题××改为××,你认为是否合适,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2.探讨标题作用
××作为这篇小说的标题,有主题思想,结构艺术、象征意蕴等多方面的考虑。请选择一个方面,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作分析。
3.探究标题意蕴
××作为小说的标题,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四、答题策略
考题千变万化,看似无从下手,但是只要认真品读琢磨标题文字所表达的内容,我们发现这类问题有如下突破口(我们高二的学生高考题做得较少,我们以初高中的课文为例):
(一)如果以时间、地点、环境为题,则标题可能具有“点明时间地点,创设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的作用。
问:《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作者以“风雪山神庙”入题有何作用?
分析:这个标题中的风雪和山神庙分别交待了时间和地点,答题时要重点琢磨这样的时间、地点渲染了怎样的故事背景和环境氛围?
答:⑴题目中交待了主人公林冲是带有“风雪”的严冬季节,在山神庙前这一地点完成性格彻底转变。为林冲投奔梁山创设了活动背景。
⑵标题中的“风雪山神庙”烘托了林冲杀敌报仇,走上反抗道路的悲壮气氛。北风呼啸,大雪纷飞。草料场上烈焰腾空,山神庙前溅满鲜血,林冲在这样的气氛下,投奔梁山,多么悲壮。
(二)如果以物件(物象)为题,则标题可能具有“作为结构线索贯穿全文、概括故事情节、寄托作者情感、揭示文章主题。
问:把鲁迅的小说《药》标题改为《华小栓的病》可以吗?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分析:这个标题惜墨如金,只有一个字“药”,属于物件类标题,我们以此为突破口,分别从主题、故事情节、线索的角度来思考。
答:不可以。以《药》为标题具有多重作用。①揭示了小说“革命者为了愚昧的群众奋斗牺牲,而群众并不知道这牺牲是为了谁?甚至享用烈士的鲜血”主题的作用。②概括小说的故事情节。这是什么药,治什么病的药,围绕这药会有怎样的故事发生,同时也符合了文章标题要言简意赅、寓意深刻的原则③作为情节线索贯穿全文。小说从华老栓半夜起身,为儿子买“药”入笔,具体形象地描述了华老栓去刑场买“药”、华小栓服“药”、众茶客议论“药”、直到华大妈去上坟。简洁的概括就是四个部分:取“药”、吃“药”、谈“药”、结局。整篇小说自始至终都围绕着“药”来写,“药”贯穿全文,是本篇小说的行文线索。
(三)如果小说中包含深层含义(也就是:比喻义、象征义、双关义。)这样的标题需要先具体解释这个深层含义的所指,然后再结合文本对社会现实进行深入地剖析和理解,进而理解主题。
问:你认为小说为什么要以《装在套子里的人》为标题?
分析:这个标题明显包含深层含义,思考以此为题的原因,就应该以反映社会现实及主题为突破口。
答:(1)标题有隐喻象征的作用。“装在套子里的人”是指生活和思想上具有某种框框、不敢越雷池半步的人,比喻顽固守旧、害怕变革、阻碍社会发展的人。
(2)标题有揭示主题的作用。这篇小说通过对“套中人”别里科夫的思想性格特征的刻画及其婚姻遭遇的描写,揭露了沙皇专制统治的恐怖和黑暗,批判了顽固维护旧制度、旧秩序的反动势力,预示着新时代的到来。套子指沙皇专制统治和一些旧制度、旧秩序的反动势力。
(四)如果以人物形象特征或地方的典型风俗为题,那么标题可能具有“铺开情节,呼应细节;对比讽刺,强化效果”的作用。
问:如鲁迅的《祝福》:“结合你对小说的理解,分析作者为什么以“祝福”作为小说的标题。”
答:(1)小说起于祝福,结于祝福,情节的发展与祝福有密切联系。围绕祝福层层铺开故事情节,展现了祥林嫂“来到鲁镇——祝福——离开鲁镇——在祝福声中死去”的主要情节线索。
(2)新年到来,在欢天喜地的鞭炮声中,鲁镇的人们用祝福来祈求新一年的风调雨顺,可怜的祥林嫂却是在祝福中死去。题为“祝福”就用祝福的热闹繁忙与祥林嫂的悲剧命运,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强了小说的艺术感染力。
(3)另外,祝福是一种封建习俗。在旧社会,劳动人民无福可祝,无福可言,而祥林嫂正是因为这祝福而逼上绝境的。可见,小说取名为《祝福》具有讽刺效果,深化主题。
五、总结技巧
(一)小说标题的考查类型
1、小说标题的含意(双重或多重)
①表面意义与真实意义。
②指代意义与比喻意义。
③一语双关,双层含义。
2、小说标题的用意(原因、作用、效果、好处)
①点明时间地点,创设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
②概括故事情节、暗示比喻象征、揭示小说主旨。
③结构线索,组织全文;寄托情感,深化主题。
④铺开情节,呼应细节;对比讽刺,强化效果。
3.标题是否可以替换
①这个题目的优点(是否有助于突出XX形象、主题,是否是文章的线索或概括主要内容或制造悬念或讽刺或双关。)
②
(二)总结小说标题的答题注意事项
1、审清题目,明确答题方向,问什么答什么;
2、挖掘含意,注意表里虚实,指代双关比喻;
3、体会用意,注重多个角度,时间地点氛围;
4、形象为题,侧重线索情节,强调主旨情感;
5、思路清晰,答题分清要点,尽量对号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