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重庆三峡学院主要办学特点简介

(2011-06-19 16:06:37)
标签:

安新

宋体

重庆三峡学院

国家教育部

教育部直属高校

教育

分类: 教育教学

重庆三峡学院主要办学特点简介

一、主要办学历程大事记

1956年建校 → 1994年被国家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教育部代码:10643 → 2004年通过国家教育部本科教育水平评估 → 2006年确定为教育部直属高校——东南大学对口支援单位 → 2010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新增立项建设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 2010年被重庆市委、市政府列为将重庆三峡学院升格为综合性大学的发展目标(十二期间拟将升格三峡科技大学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中)。

二、主要办学条件

1、学校位置:学校坐落在千年古城、中国移民之都、重庆市第二大城市、2010年中国十大最佳和谐管理城市之一、誉有小香港之美誉的长江滨江城市——万州区(城区人口80余万)。

2、学校现有沙龙老校区440亩、百安新校区1500余亩(现已入住近5000名学生,2013年学校整体搬迁到新校区),建筑面积40余万平方米,仪器设备价值8100万元,重庆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图书馆藏书110万册,电子图书110万种。教职工1200余人,专任教师850余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450余人(正教授80余人),博士、硕士学历教师500余人(博士130余人),兼职硕士生导师近40人,常年聘请外教 和客座教授60余人。

3、设有文学与新闻学院、外国语学院、美术学院、政治与法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体育与健康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民族学与公共管理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应用技术学院和成人教育学院等16个二级学院。

4、我校面向全国除北京、天津、西藏以外的28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全日制普通在校生近14000人。

三、主要办学特点

1、办学理念清晰:遵循厚德 博学 自强 创新的校训;坚持立足三峡、服务库区、面向全国的办学服务定位;培养具有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创新精神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2、学科特色突显:学校办学学科成功转型,已形成以文科(20%)、工科(35%)为主,理学(12%)、管理(13%)、经济(10%)、教育、法学、历史、农学(共10%)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型普通本科院校(师范生规模仅占20%)。开设有41个本科专业(不含6个应用型本科专业)59个专业方向、3个专科专业和少数民族本科预科。

3、教学质量攀升:现有重庆市级重点立项建设学科1个,校级重点学科9个;市级教学团队4个,教育部财政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重庆市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市级精品(重点)课程12门,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获重庆市优秀教学成果奖10项。近年来,在校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活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国大学生创业设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等竞赛活动获省级以上先进奖项200余项。

4、考研成果显著:毕业生考研上线率、录取率和考研质量居重庆市同类高校前列。一是连续多年考研上线率占参考学生的35—40%;二是我校在尚未取得招收硕士研究生资格的情况下,考研录取率一直稳定在5—9%(按全体毕业生计),一些专业毕业生考研录取率达30%左右;三是考研质量高,录取研究生升入“211工程高校达75%,升入“985工程高校达45%

5、学生就业率高:学校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坚持以出口带进口,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从大一开始抓职业规划和大学生活规划,大二抓素质能力提升,大三抓分类指导和公招考试专项培训,大四抓以大型、国有、知名企业为主的就业市场外联及就业双选招聘工作。

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一直稳定在95%以上(其中2010年、20116月份毕业生离校时初次就业率均达到85%),全校毕业生通过公招考试到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实现高质量稳定就业达30%以上。政法学院通过公招考试实现就业2009年达80%2010年为65%,体育学院通过公招实现就业占42%,外国语学院、数统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达到30%以上。学校多次被评为重庆市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和就业指导服务先进集体。

6、生源结构合理:据统计,我校每年招收全日制统招生4000余名,来自于三个三分之一构成。其中三分之一来自于除北京、天津、西藏、重庆外的27个省,约计1450名;三分之一来自于三峡库区(万州区550名、开县180名、梁平130名、云阳140名、奉节120名、巫溪130名、忠县70名、巫山60名);三分之一来自于重庆地区其他区县(主城区400名、原永川片区600名、原涪陵片区300人、黔江片区100名)。

毕业后在重庆地区内就业占73%;到全国其他各省市就业占27%(其中东部1116% ;中部8省占3%;西部除重庆以外的11省占8%)。快速发展的重庆直辖市为我校近四分之三毕业生扎根在重庆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

另外,在重庆地区就业毕业生中,在重庆主城区就业占30%,在其他区县就业占20%,在三峡库区就业占50%。其中在三峡库区腹地——万州就业近30%

7、社会评价较高:据统计,三峡库区初中小学教师队伍,我校毕业生占48%;高中教师队伍,我校毕业生占42%;中小学中层以上管理干部队伍,我校毕业生占58%;党政机关及工矿企业管理干部队伍,我校毕业生占50%以上。2009521《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等国家级主流媒体聚焦学校,对学校围绕国家发展战略、提高办学质量、真诚服务库区的主要经验和做法进行了集中报道。

8、发展态势良好:一是重庆市委、市政府对学校将升格为综合性大学的定位与大力支持;二是万州将建设成为重庆第二大城市的机遇;三是万州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占地1500余亩的新校区建设将大大提速;四是学校即将接受国家学位委员会对申硕学科学位授予权的中期评估,为学校办学提升档次等有利条件为未来发展即绘制了宏伟蓝图,又奠基了发展平台,更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与挑战。学校将发展成为三峡库区及渝东北地区高层次人才培养中心和科技文化研究中心。

来源:http://zsb.sanxiau.edu.cn/read.asp?id=25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