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白说,在自己此前固有的思维中,一直觉得自主品牌摆脱不了“模仿”的争议,因为我们汽车工业的底蕴太薄了,但今儿看到一汽奔腾荣获2011年J.D.
Power中国汽车销售满意度调研(SSI)自主品牌第一名,这让我有些惊诧。持怀疑的态度询问了一直负责自主品牌售后服务采编工作的同事才得知,自主品牌这两年确实进步神速。跟同事聊了之后才真正理解所谓“仿”与“学”之间的差异,我想我需要改变一下自己曾经固执的观念,因为“仿”会让一个企业变得慵懒,而“学”却能让一个企业快速成长,而奔腾似乎是自主品牌车企里在这方面做得最好的。
我们知道在汽车圈里一直有个说法:“一汽是共和国的长子”,这确实在品质和服务上有了表率,感触颇深。记得去年曾无意听过这个同事说奔腾B70荣膺同级别车型J.D.
Power2010年度中国新车质量和汽车魅力指数双冠王,当时并不在意,依然持着怀疑的态度,现今我想我可以打消这种顾虑了,该重新正视自主品牌的进步,毕竟我们知道J.D.
Power亚太公司是一家在顾客满意度,产品质量和消费者行为等方面始终以第三方立场来进行独立公正调研的权威机构。
重新观望奔腾的历程,回想起几年前奔腾B70刚刚问世时的情形,什么静压试验、真人侧翻试验,确实也是动作频频。不过想想这其实也是一种无奈,毕竟当时自主品牌在整体上实力上远不如自主品牌,所以迫于市场竞争的压力,只能逼得像奔腾这样的自主品牌必须拿出硬本领证明自己,证明自主品牌的实力。在安全上的杰出表现,是奔腾品质的一个缩影。多年来,奔腾兢兢业业,以满足用户需求为出发点,狠抓产品品质。以奔腾B70为例,认真兑现着“一年一年型,三年一改款”的承诺,以满足随时变化的市场需求。同时,在产品品质的塑造上,一系列国际领先的技术被吸纳,力争打造让中国消费者满意的好车,这些行动也是一种态度,说明其一直在进步。
据同事介绍,几年来奔腾的产品品质为奔腾赢得了很多消费者的青睐,也为奔腾夯实了坚实的行业基础。产品品质更为奔腾抢占了一些市场份额,提供了保障。以此为依托,奔腾可以向更广阔的领域进军。在今年的上海车展上,概念车奔腾B9、奔腾X,竞相登场,人们看到奔腾的品质有了大幅提升,丰富的产品线,让奔腾有实力拓展市场,继续为中国自主品牌抢滩市场做出贡献。品质一直以来是奔腾品牌的优势,在品质基础上,搭载D-partner驾驶者伙伴系统的2011款奔腾B70“创变”登场,更让奔腾品牌增加科技含量,也让各方惊叹自主品牌走高端路线的时机已然成熟。
合资品牌长期“霸占”中国市场的一个重要原因,不是因为合资品牌的产品品质真那么高不可攀,而是他们有着深厚的技术底蕴。要想与合资品牌一争高下,单凭产品品质,是远远不够的,需要“两条腿”走路,不仅要有过硬的产品品质,还需要国际化、有特色的服务品质做支撑。
总所周知,现在是渠道为王,奔腾在全国经销店已达169家,并且平均每家经销店还“下辖”3家二级经销店,充分覆盖全国各级市场。正所谓“有金刚钻,才敢揽瓷器活”,而人才是关键,奔腾特别重视人才培养和服务管理体系的建设,每年一汽奔腾都会开设经销商培训班,就是为了提高服务态度。这些都能看出自主品牌在进步,至少在观念上值得我们赞扬。
自主品牌此前确实存在仿学不分的诟病,奔腾在品质和服务上取得的进步,引发我们思索,或许自主品牌是完全有能力与合资品牌分庭抗礼的,给自主品牌一些时间、给自主品牌一些空间,在残酷的市场环境下,我们是否更应该尊重自主、鼓励自主呢?毕竟他们代表着我们自己汽车工业的未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