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车文
上周单位防高温假,总算有时间出去找同学吃个饭喝口小酒,也趁机不时地探讨一些关于汽车行业的皮毛小事,酒过三巡之后更是“大言不惭”的谈起了汽车工业的发展之道,甚是有趣。尤其是其中一位已经去了柳州五菱发展的同学,对于柳州汽车工业的发展思路把握得相当全面客观,调侃之余也引起了自身的颇多想法,今儿不妨来随意侃侃,谈及不妥之乎欢迎拍砖赐教,不甚感激…

众所周知,上个世纪以美国为首的整车企业旗下拥有很多全资的零部件公司和研发机构,整车组装所需的零部件也都能够自给自足,这便导致整个车企核心业务显得毫无章法,同时由于缺乏行业竞争的关系,使得零部件的研发和生产滞后,效率低下,美国三大车企在八九十年代受到日系车企的强烈冲击就是最好的例子。
如今的汽车产业已经发展了更加高效的生产模式,分工也更加细致,整车企业无需在为一些零部件的研发和生产分散精力,这些业务被外包出去之后可以使得整车企业能够更好的专注于自己的核心业务。而独立出来的零部件公司则不再拥有倚靠的大山,被迫面临行业的残酷竞争,这也促使了它们的进取之心,使得整个产业趋于更加健康、快捷的方向发展。因此,汽车产业的关键技术从细分的角度上说,无外乎就是整车核心技术和零部件的技术水平。
整车的核心技术一般都掌握在整车企业的手中,比如发动机的核心技术、整个动力总成的实现以及平台的研发等,这些关键技术由整车企业的研发机构进行研发。如大众的TSI+DSG,奥迪的quatrro等,这些核心技术成为车企立足市场的关键。而生产这些核心组件则需要高质量的零部件,因此零部件的技术水平也属于汽车产业关键技术的范畴。
而广西地处祖国南疆,是我国内陆与东南亚各国的陆地纽带,广西的汽车产业将可以辐射至东南亚各国,这为其市场的发展前景提供了足够潜力。其次,广西目前拥有上汽通用五菱、东风柳汽和五菱零部件等众多涉及汽车产业的企业存在,在保证足够汽车工业底蕴的同时,也为广西培养了一大批汽车产业相关人才。而且上汽通用五菱属于三方合资企业,彼此之间的技术交流必将为广西本土的企业发展核心技术减少了时间,如派遣技术人员到美国通用或者上海通用进修学习等,都可以对人才的培养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如今宝骏品牌的发展就是最好的佐证。
而放眼国内外,目前广西汽车产业的关键技术及产品还相对落后,在整车的生产上,虽然上汽通用五菱的微车生产能力一流,而且在国内也占据了这一细分市场的领头羊位置。但在轿车的生产上却是近乎空白,目前只有东风柳汽的景逸和上汽通用五菱的乐驰以及刚刚发布的宝骏630,景逸与乐驰的市场表现不温不火,与国内其它车企的产品差距明显。而宝骏作为合资自主的品牌模式发布,能否有良好的市场表现我们目前还不得而知,只能是不以待。不过微车市场却依然还有这巨大的潜力,在讲究节能减排的今天,微车市场的需求日益增加,尤其是一些三四线城市,以及乡镇甚至农村,五菱面包车的品牌口碑都得到了充分的认可。
但是在关键技术上,目前广西汽车产业能够生产的发动机水平一般,上汽通用五菱虽然有足够的发动机产能,但技术水平一般,并没用拿的出手的核心技术,而且在大排量的研发能力上夜明显不足,目前上汽通用五菱发动机厂生产的发动机排量基本都是在1.5L以下。还不具备中高端整车研发所需的发动机技术要求。
因而,广西汽产业关键技术及产品的发展还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首先,广西地处我国偏于地区,属于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省份,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远不及沿海城市,而且山区地貌的特征也为交通的便利带来了诸多不便,这使得广西汽车产业在人才引进发面处于劣势。
其次,广西目前除了东风柳汽和上汽通用五菱之外,没有其它更加优秀的汽车企业落户,无法丰富自身的产品线,也就无法给市场带来足够的冲击力。在整车关键技术的研发上更是无法保证足够的资金和人才投入,使得产业研发水平滞后。
要想提升广西汽车关键技术创新能力,首先必须在人才引进和培养方面加大力度,同时建立更多的研究机构,以为人才能力的发挥提供足够的空间。此外,广西柳州作为一座工业城市,具有足够的工业底蕴,应该吸收更多的汽车整车以及相关企业落户广西,比如合资品牌和零部件生产企业的引进等。当然,就目前的技术广西汽车产业所处的技术水平来说,单单依靠自主研发是远远不够的,必然还需要通过更多与国内外先进技术的交流学习来提升自己的研发能力,当然如果遇到合适的机会,从国外直接购买部分成熟的核心技术也并非不是一件好事。
当然,除此之外还应该派遣更多的技术人员前往国外进修学习,或者派遣到合作车企(如美国通用)进行培训考察。而在核心组件的研发上,比如发动机动力总成,可以考虑采购更为先进的零部件,同时搭建自己的实验平台,对产品进行独自实验,以求在实践中培养创新能力。这些因素都将构成提升广西汽车关键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