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中文台词网
中文台词网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6,339
  • 关注人气:28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典籍里的中国《周易》撒贝宁孔子古今对话剧本台词

(2021-09-23 16:39:42)
标签:

典籍里的中国

分类: 影视传媒
典籍里的中国《周易》撒贝宁孔子古今对话剧本台词

(春秋末期)

端木赐:夫子今日杏坛讲学,诸位前来听学的弟子,有志于学否。

大家伙:有志于学。

端木赐:汝等愿为君子否。

大家伙:愿为君子。

端木赐:好,随我入杏坛。

大家伙:拜见夫子。

孔丘:诸位既入杏坛,当勉力为学,学为君子,今日我们首先讲《易》。

大家伙:谢夫子。

撒贝宁:相传孔子晚年,周游列国之后回到鲁国,在杏坛讲学,广收弟子三千,孔子删述六经作为教材,而这当中,《易》成为孔子最重视的典籍之一。

学生一:夫子,为何要先讲《易》。

撒贝宁:晚辈也想知道,先生为何喜爱讲《易》。

孔丘:加(假)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端木赐:你是何人。

撒贝宁:晚辈是来自两千多年之后的读书人,名叫撒贝宁,先生所读的《易》在后世被称为《易经》,而先生对于《易经》的解读,经您的弟子后学不断地完善,集合诸子百家的智慧,整理成为《易传》,《易经》和《易传》在后世合称为《周易》,位列群经之首,是中华元典。

孔丘:你都读到了些什么。

撒贝宁: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孔丘:这符合我对“乾”的理解,你还读到了什么。

撒贝宁: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孔丘:这也符合我对“坤”的理解。

撒贝宁:但是《周易》这部典籍,实在太难读了,还望先生为我们详解。

孔丘:撒君,快坐。

撒贝宁:谢先生。

孔丘:坐坐,天之运行,四时交替,昼夜更迭,岁岁年年无有止息,无有差错,君子当效法天道之健,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即地势顺,君子应该效法坤地之厚德,容载万物。

撒贝宁:这两句话蕴含着大道真理。

孔丘:读《易》,就是要通晓世间的大道真理,相传《易》是文王所作,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说的正是文王修身处世,治国理政的德行,来。

伯邑考:君父,为何带我们来到大山里。

周文王:来到这里寻找二位贤者。

姬发:贤者为何居于山里。

周文王:那是因为商王不能善待贤能,所以贤能只能隐居山野。

姬旦:这是国家的损失。

伯邑考:君父常说,我们应当奉养贤能,让贤能之人不再自食于家。

周文王:是的,野无遗贤,正是我的心愿。

(商周时期)

男一:咱们今天可是收获良多了。

男二:一会去我家吃酒。

大家伙:好好好。

周文王:敢问谁是隐居的贤者,闳夭和太颠。

男一:贤者,我们就是猎户,只会捕鸟和猎兽。

男三:敢问先生是谁。

伯邑考:这位是我君父西伯。

大家伙:西伯,受我等一拜。

周文王:快快免礼。

闳夭:回西伯,我就是闳夭。

太颠:我是太颠。

男一:他们就是闳夭和太颠。

周文王:我听说二位结网捕鸟时,总能网开一面,不绝于天道,捕猎野兽时,不伤雌幼。

太颠:当年伏羲氏察天观地,告诉世人,山中自有天道,山中有鸟兽,泽中有鱼鳖,这是上天赐予人类的宝藏,善取善用,是为天道。

闳夭:爱护鸟兽便是爱护自己,这是天道也是做人的本分。

周文王:就是这种本分难能可贵,君子之德,在于爱惜万物,君子之道,在于知万物之始,晓万物之终,商汤王之德及于鸟兽,乃成大业,我周国当以贤德治世,我求二位贤者出山,共治周国。

太颠:我太颠。

闳夭:我闳夭。

太颠闳夭:愿辅佐于西伯。

撒贝宁:后世记载,文王笃行仁义,尊敬长者,爱护幼小,对贤能之人以礼相待,有时候为了接待贤士,甚至连饭都顾不上吃。

周文王:拜见贤者南宫括先生,您为人仁义,早年为将,同袍死于疆场,恤其后,侍其老,得与君子相遇相知,同心可攻坚克难,同德可利有攸往,不知先生可愿与我共治周国。

三子:请先生共治周国。

孔丘:文王以仁德治国,闳夭,太颠,南宫括,散宜生,皆是仁义之士,愿意归顺文王。

散宜生:我一生以诚信行事,愿辅佐西伯。

撒贝宁:周文王盼望天下野无遗贤,后来在渭水之畔,文王真的求到了一位让周国得以兴盛的长者。

(未完)

注:本文来自《中文台词网》逐字整理,如有错误请指正。原文地址https://www.bijianshang.com/news/html/5971.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