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典籍里的中国王庆祥张桐撒贝宁《老子道德经》剧本台词

(2021-09-16 10:12:17)
标签:

典籍里的中国

老子

李耳

分类: 影视传媒
典籍里的中国王庆祥张桐撒贝宁《老子道德经》剧本台词

表演:王庆祥 张桐 王志刚

(东周  函谷关)

大家伙:尹喜大人,尹喜大人,尹喜大人。

男一:老聃先生所著的道德之意,玄妙异常。

男二: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男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男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男二: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男四: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男三:读不懂,但就是觉得好。

男二:尹喜大人,要不然您跟我们讲一讲。

尹喜:我也半懂非懂,正想向先生请教呢。

男一:那咱们进去吧。

尹喜:不能进去,先生正在写。

男一:写到哪了。

男三:是啊。

尹喜:来,你们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男学生:写完了,写完了,写完了,先生写完了。

尹喜:好。

撒贝宁:春秋时期,经历了王子朝之乱的老子,见证了周王朝的没落,他离开生活了数十年的都城洛邑,西行至函谷关,关令尹喜向老子问道,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共五千余字,这就是我们后世看到的《道德经》。

男学生:大人,共五千余字。

尹喜:太好了,大家各司其职,我去向先生请教。

大家伙:遵令。

尹喜:谢先生为世人留下道德之意五千余言。

李耳(老年):坐吧。

尹喜:先生所写五千余言,包含天地万物法则,爱民治国之道,学生读后,感觉高妙玄奥,恳请先生为我讲解。

撒贝宁:晚辈也想向先生求教,恳请先生讲解《道德经》。

李耳(老年):你是谁,何谓《道德经》。

撒贝宁:晚辈撒贝宁,是来自两千五百多年之后的一个读书人,先生所书道德之意,后世称为《道德经》,被奉为典籍。

尹喜:两千五百多年后。

撒贝宁:正是,晚辈见过先生。

李耳(老年):那我问你,两千五百多年以后是个什么样。

撒贝宁:正如先生在《道德经》里所说,甘其实,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尹喜:我没读过这几句。

李耳(老年):有,我刚写的,就在你手上。

尹喜:果然有,你怎么知道先生刚刚写的话。

李耳(老年):他说他来自两千五百多年后,应当是真的,如此说来,我这五千余言传下去了。

撒贝宁:不只是传下去了,而且是流传甚广,您的《道德经》和《诗》《书》《易》等同被奉为典籍,影响了华夏文明两千多年,而且您也被奉为中国哲学开山之祖。

尹喜:何为哲学。

撒贝宁:哲人究天地万物之本原与法则,这门学问后世称为“哲学”。

李耳(老年):如此说来,这五千余言算得上哲学。

撒贝宁:那当然。

尹喜:恳请先生教授我道德之意。

撒贝宁:晚辈也想向先生请教,何谓道。

李耳(老年):撒君安坐。

撒贝宁:谢先生。

李耳(老年):道可道,非常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它听不见也看不见,却永不休止,生生不息,为天地万物的根源,没有人知道它的名字,我勉强为它命名叫作“道”。

尹喜:学生请教,如何才能感知道的存在。

李耳(老年):道无处不在,万物由它生成,依赖它成长,我们生于道之中,从无中可以观照道的奥妙,从有中可以观照道的端倪。

(东周 商容书房)

李耳父亲:拜见商容先生。

商容:坐。

李耳(幼年):拜见先生。

商容:坐。

李耳父亲:商容先生,我子李耳已到了该学习的年纪,可送到其他先生那里,均不肯收他。

商容:为何。

李耳父亲:这孩子总爱问一些怪问题。

商容:哦,小李耳,你都问了些什么怪问题。

李耳(幼年):我总在想,为什么太阳每天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西边每天落下一个太阳,要存放多少个太阳,东边每天升起一个,还有多少个太阳等着升起来。

李耳父亲:李耳,不得无礼。

商容:他问得很有道理,继续问。

李耳(幼年):天上有川泽湖海吗。

商容:没有。

李耳(幼年):那雨水从哪里来。

商容:从云朵来。

李耳(幼年):云朵从哪里来。

商容:这个我也不知道。

李耳父亲:先生见谅。

商容:继续问。

李耳(幼年):雨落为水,水为什么流向低处。

商容:水入百川,百川归海,因为海在最低处。

李耳(幼年):海是什么。

商容:海就是最广大的水。

李耳(幼年):海是最聪明的水。

(未完)

注:本文来自《中文台词网》逐字整理,如有错误请指正。原文地址https://www.bijianshang.com/news/html/5961.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