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道德经之二(戊己真人)

(2020-07-06 07:27:10)

道德经之二(2017-11-02 13:42:46)

    道德经这个话题,本来不想继续了。看到上一篇朋友们的评论,尤其是一些资深读者的评论,我不得不出来再说两句。毕竟,我写博客是为了这些资深朋友,不是为了公众。
    我先吐槽一下几位资深读者,你们看我的博客这么长时间,怎么满脑子还是后世的毒药??
    道德经原文:“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帛书乙本)。我大概说了一点“生三三”,好几位在评论里问前面的“生一一”和“生二二”是什么意思?然后就纷纷认为,“生一一”就是生出来一个阴和一个阳。
    亲爱的读者朋友们,阴阳是什么?阴阳是一种性质,一种形容,不是一种东西。就好比动静,你可以说这只狗在“动”,这只猫静止,但动和静是一种性质,是一种形容,并不是世界上存在一种物品,叫动,或者存在一种物品,叫静。同理,世上没有一种东西叫阳,一种东西叫阴,阴阳是某种东西的性质。
    “道,生一一”,是指的从道生出来的,炁也罢,其它什么也罢,是一个实际存在的东西,不是阴阳。
    老子“生万物”后面紧跟着说,万物负阴而抱阳,意思就是任何东西都是既有阴又有阳的。如果老子所讲的“生一一”是指的阴阳,他就直接说生阴阳了!
    把阴和阳当作一个具体的物品,那是后世不懂的人的发明。伏羲画八卦,他是用阴阳组合来形容天地日月山海风雷的性质,不是说物质构成成份。
    事实上,你去搜一下道德经,全篇只有一个阴,只有一个阳,就是在“万物负阴而抱阳”这句话里,剩下的篇幅老子就不提阴阳了。
    顺便说一句,是“中气以为和”(帛书乙本),不是后世写的什么冲气。后世根本不懂中,更不知道中气。有时候想想,后世这些篡改人也是绝了,碰到自己不懂的,就一律认为是通假字。然后就通假成自己懂的,就满意了。
    上古的彩陶,把“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个过程都画出来了:
下面这个是生一一
道德经之二(戊己真人)
下面这个是生二二:
道德经之二(戊己真人)
生三三已经贴过了。
还有的古人喜欢画个综合的,从生一一开始画:
道德经之二(戊己真人)
生二二就是万字符。甲骨文的巫字,就是从这里来的,所以,懂生二二,就是巫了。所以,我就不在公开场合细说了。
    一比较,就看出来文字的劣势,图案的优势。真的表达核心的真传,一张图胜过千言万语,后世想篡改的,由于不懂行,也根本不知道应该改哪。
    记得共济会说过,symbol是最好的,外人看不懂,自己人一看就明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