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走进春天的武夷山

(2025-04-01 13:04:57)
             
        春天来了,大家都在忙着踏青赏花的事。21号上午7:59,我们从无锡东站乘坐G1509高铁赴福建武夷山游览。这几天天气都非常好,最低气温达到两位数,而最高温度都超过25了,一下子进入了温暖的季节。火车经上海、杭州、黄山北、绩溪,再绕到江西著名油菜花基地婺源,然后才进入福建,中午12:30到达南平站,开了整整四个半小时。
        武夷山是个小县城,车没开多长时间就来到了我们下榻的悦武夷茶生活美学酒店(位于武夷山市大王峰北路18号),这个名字好长的酒店据称被评为2017年度最美精品酒店,但由哪个机构评的不太清楚。武夷山是旅游城市,酒店很多,而且号称大酒店,其实都是小酒店,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星级酒店。我们这个酒店规模还是挺大的,有8幢楼组成,茶文化的推广宣传也做得很好。
        安排好住宿以后,我们首先到了大红袍景区游览,传说中的六棵古茶树就在这个景区,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景区并不大,路程也不远,我们沿着九龙窠通往母树大红袍的深长峡谷,边学习路边各种岩茶的不同生长态势,边欣赏古代文人墨客的摩崖石刻,楷行草隶篆各种字体皆有,如母树北壁半崖的吴石仙“大红袍”石刻、孙樵“晚甘侯”石刻、范仲淹“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石刻等。有好茶的地方必然会有名人的身影,留下有影响的篇章,相得益彰。
        来到大红袍母树前,举头仰望,六棵树分别被用红色围栏保护起来了;它们生长在海拔600多米的绝壁上,靠岩缝中渗出的泉水滋养,历经300多年依然生长茂盛,生命力非常旺盛,不愧为茶中瑰宝。
        完成一天的游览,感觉到武夷山的温差很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早晚很冷,中午很热,在马路上乱穿衣的现象很普遍,仿佛是来自不同季节的人汇聚到了一起;还有一个是室外非常热,走进房间却顿时感觉如进入清凉世界一般,晚上竟然还要开热空调。武夷山的马路也很奇特,很多地方有斑马线,但没有红绿灯,过马路必须集中注意力才行。
        第二天,首先游览武夷山一线天。这是武夷山风景名胜区中一处著名的自然奇观,位于武夷山景区内的虎啸岩附近。它是由于地壳运动和岩石裂隙形成的狭窄峡谷,抬头看去,天空仅剩一线,因此得名“一线天”。一线天最窄处宽度不足40厘米,游客需要侧身才能通过,身上的背包也只能拿在手上。峡谷两侧岩壁高耸,垂直陡峭,往上攀爬有时需要抓紧壁上铁链才能助力而上。峡谷顶部有一道天然裂缝,阳光透过裂缝洒下,形成一道光带,宛如“一线天光”,非常壮观。岩壁上长满了青苔和藤蔓,增添了原始的自然气息。一线天与武夷山的道教文化也密切相关,传说这里是神仙修炼的地方。
        第二站我们来到了九曲溪边观景台拍摄武夷山的两座标志性山峰——玉女峰和大王峰,它们不仅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闻名,还因美丽的传说故事而成为武夷山的象征。两座山峰隔九曲溪相望,形成了“玉女临溪,大王守护”的动人画面。站在岸边拍摄的视频中玉女峰、大王峰与九曲溪相映成趣,倒影在水中,与列队而过的漂流队伍共同构成了一幅流动的山水画。
       下午的竹筏漂流需要提前预约,我们约的12:20,因此,简单午饭后我匆匆赶到漂流的出发地。一条竹筏共10个人,2个船工8个游客。小费一个人20元,可以给,也可以不给,给小费的,两名船工可以把气氛搞得非常活跃,不给小费,那就只是静悄悄地撑竹筏。
        武夷山九曲溪漂流是武夷山风景名胜区最著名的旅游项目之一,被誉为“中国最美的溪流之一”。九曲溪蜿蜒曲折,全长约9.5公里,漂流从星村码头开始,至武夷宫结束,全程约1.5-2小时。溪水时浅时深、水流时缓时急,但总体比较平稳;水中游鱼并不害怕竹筏的侵袭,追逐着游人抛下的鱼食。沿途经过九曲十八弯,每一曲都有独特的景致和传说。漂流过程中,可以欣赏到大王峰、玉女峰、天游峰等形态各异的山峰美景,可以看到历代文人墨客的摩崖石刻,可以听到各种武夷山的美丽传说,也可以欣赏到其他游人的揽胜踪迹,感受“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独特体验。
        漂流结束以后,我们穿过了一条兜售零食和工艺品的仿宋古街,然后游览武夷宫。
        武夷宫是武夷山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始建于唐代,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它是道教“三十六洞天”之一,历史上曾是道教活动的重要场所,但真正让武夷宫名闻天下的却是大儒朱熹的作用,他曾将武夷宫作为讲学授徒的场所之一,使这里成为传播理学思想的重要阵地。朱熹创作的《武夷精舍杂咏》、《武夷棹歌》等作品,也为武夷宫和武夷山增添了浓厚的文化底蕴。如今在武夷宫的万年宫内有两株千年桂树,相传是南唐保大二年李良佐建观时所栽,后枯死一株,朱熹补种了一株,这两株桂树显得古朴虬劲,被誉为“桂花王”。
       旅程第三天是游览天游峰。武夷山天游峰是福建省武夷山风景区的核心景点之一,素有“武夷第一胜境”的美誉。明代旅行家徐霞客曾赞曰:“其不临溪而能尽九曲之胜,此峰固应第一也。”天游峰海拔约408.8米,相对高度215米,共有800多个台阶,它独耸于群峰之上,三面被九曲溪环绕,登顶后可俯瞰武夷山水全景;可以说越往上,看出去的风景越美。由于坡度较陡,爬山的人很多,爬行的速度是很慢的,几乎是每爬一步都要停留几秒钟,因此,反而没有感觉有那么累。
        天游峰独特的自然景观产生了很多富有想象力的地名,如云窝、茶洞、隐屏峰、响声岩等;也吸引了很多名人隐士,建有石堂寺、玄元道院、武夷精舍、叔圭精舍等;众多文人墨客则留下了很多赞美武夷山的诗文和摩崖石刻,这些文学作品为天游峰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下午驱车前往武夷山市武夷镇竹沥村,近距离体验当地茶农生活。沿途可以看到很多茶农的住房都建得又高又大,外表是住宅,其实里面装了好多制茶的机器,妥妥的一家工厂。目前还处于静止状态,到了四月下旬就要开始进入采茶制茶的旺季了。大家一边品茶,一边了解茶叶的制作过程,增加了一点感性认识;有兴趣的人还到附近的茶山上放眼远眺,取景摄影。
        最后一天旅程较为轻松,上午游览下梅古民居,下午返程。
       下梅古民居位于武夷山市东部,距武夷山景区约12公里,是一座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村落。这里曾是万里茶道的起点,晋商常氏与下梅邹氏茶商合作开设景隆号茶庄,从武夷山起始贯通亚欧大陆,直抵俄罗斯圣彼得堡和欧洲,开创了武夷茶叶对外贸易的辉煌历史。下梅民居的建筑门面多饰砖雕、吊楼,具有明显的徽派建筑风格,同时融合了山西晋派元素,雕刻手法以浮雕和透雕相结合,层次分明,构图严谨。目前村内仍有原住民生活,经营着茶叶和其它土特产,享受着悠闲的慢生活。
       下午稍作休整,我们乘坐14:56的G1810高铁返回无锡,顺利完成了今年春天的第一次行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