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如变奏曲般循环往复不断上演,扰乱了人心,也扰乱了人们正常的生活节奏。这一次因其他小区出现阳性病人较多,整个区被封控了十几天,我们小区虽然没出状况,也被无端封了起来。而且这次封控非常严厉,不论高中低风险,所有小区居民全部封在小区内,通往其他区的道路也被完全封闭了,很有点瓮中捉鳖的意思。
如此,在全封闭的小区里,除了每天例行的核酸检测之外,便是在电脑上追剧,然后再也没有其他事情可干的了,真所谓饱食终日,无所事事。如何打发这难熬的日子,在一次小区闲逛中,看着到处鸣叫飞翔的鸟儿,灵光乍现,为什么不用手机拍拍飞鸟的动态呢?大凡可以躺着干的事,时间长了,终究会感觉到厌烦,再精彩的视频也架不住长时间看啊,只有可以变化互动的东西才会有长久的吸引力。
如何拍到一张令人满意的鸟栖图,可不是件轻松就可以实现的事情。首先,要顶着四十摄氏度的高温找寻到树荫中的鸟儿就不容易,先须听鸟鸣,然后观鸟影,再寻找到最佳拍摄点,以最快的速度抓拍,稍为迟疑,鸟便远走高飞了。很多时候,拍了十几张照片,回放出来却一张满意的照片也留不下来;主要原因是距离太远模糊不清,或是鸟的多动特性使拍摄难度徒然增加,看上去简直不像鸟,或者不是一只完整的鸟。但正因为有难度,拍到一张清晰的姿势优雅的飞鸟栖息图,可以令人欣赏回味很久很久。
大体而言,鸟是非常胆小、也是非常惊醒和谨慎的动物,动作稍微大一点,声音稍微响一点,都会令它们惊飞而起,随便你表现得如何轻微和友善也无法留住它们的脚步。有一个鸟窝,经常有吱吱呀呀的声音,一听便知道是几只小鸟。有大鸟常常在附近出入,估计是到鸟窝中喂食。守候多时,却始终没能拍到鸟影;只要一靠近,大鸟便腾空飞走了,人一离开,大鸟又回来了。屡试不爽,只得放弃。
也有运气好的时候,碰到相对胆子大的鸟,摆好了造型随你拍,只要不靠得太近。碰到顽皮的鸟也挺有意思,它知道有人在注意它,但只要不靠近,就不动;你靠近一点,它就往高处挪一下点,再近一点,它再往上一点,始终不飞走,却又让你无可奈何。
拍鸟拍得多了,倒也摸索出一点规律性的东西。清晨跟傍晚,气温相对低的时候,鸟儿的活跃度更高些,而中午和下午,阳光照射比较强烈,鸟儿躲在树荫里休息,偶尔懒洋洋地叫几声。夏天雷阵雨多,鸟儿在雨后必须出来晾晒整理潮湿的羽毛,动作明显会笨拙不少,是抓拍的好时机。要拍出漂亮的树鸟图,选择不同的树种也是很重要的,偶尔拍到一张黑叶李上的栖鸟图就比清一色的绿树图经看得多。还有一张下雨前,天黑沉沉,飞鸟站在枯枝上,竟也收到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疫情期间,以拍摄飞鸟来抵消莫名的寂寞,也真是一件既无可奈何又充满乐趣的事。同时,欣赏鸟儿自由遨翔蓝天的英姿,也为我们最终战胜疫情克服困难增添了信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