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清远名胜]之一:   望军山坭城探秘

(2009-08-15 17:17:37)
标签:

望军山坭城

清远高峰

地域文化研究

旅游

分类: 清远名胜

作者:高峰

 

 

如果有人说:“昔日清远山区是瑶胞的聚居地”,你也许会感到惊讶。然而,历史是不容篡改的,几百年前,清远池水(今滨江)立有400多峒瑶寨,人口数十万,在整个明代,清远的军事形势是瑶胞反抗官府的统治,官府不断派兵镇压,最后竟出动10万大军,在池水及四会、怀集等边境地区大开杀戒,瑶胞被几乎杀戮殆尽,只剩下极小数残部随盘王逃到连南的深山老林隐居。这次大规模军事围剿的结果,导致广宁县的设立,这是明世宗嘉靖三十七年(1559年)的事情。

[清远名胜]之一: <wbr> <wbr> <wbr>望军山坭城探秘

图1、望军山坭城遗址。

 

为了探寻被誉为明代瑶胞“首府”的望军山坭城,我们在清远市政协委员、深圳清远同乡会会长、深鹏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黄世健的带领下,深入石坎山区,爬山涉水,终于登上了海拔900多米的望军山坭城顶峰。

坭城位于望军山城门西面,左有狮子岭,右有岗旁岭,三个山岭成“品”字形,互为倚靠,山腰挖有环形战壕,布置了擂木滚石,防守严密,易守难攻。即使是447年后的今天,我们在行进途中也感到一股肃杀的气氛扑面而来。

站在城门遗址鸟瞰山下,整个石坎圩一览无遗,方圆数平方公里的山坡上,已种满了果树和丰产林,四个多世纪前的那场血战,交战双方战士的血肉之躯早已化作泥土长眠于地下,每当村民偶尔从地下翻出一些刀枪剑戟残骸时,才会令人想起这里曾经是一个杀得天昏地暗的古战场。

[清远名胜]之一: <wbr> <wbr> <wbr>望军山坭城探秘

图2、从望军山坭城鸟瞰石坎圩。

 

在整个望军山地区,随处可以发现瑶胞先民曾经居住过的遗迹。当然,最有力的证据还是望军山上的古城墙、古城门、石屋、石窝等遗址,据黄董事长介绍,望军山上瑶胞的石头房子遗址不少,石屋和石屋之间还有坚固的围墙相连,这是瑶胞用来抵御外敌和野兽入侵用的“防御工事”,从外观上来看,这些房基全部是用石块构成。

距离清远城60公里的石坎,是瑶胞从北方迁徙到清远时的最初定居地,也是被瑶胞视为祖寨的地方,沿石坎河上溯而行,沿途水曲湾长,林木茂盛,山势一层比一层高,河流落差也就是一级接一级,高山上梯田层层,水坝林立、河流与梯田辉映相交,大自然的曲线之美,足以令游人流连忘返。

坭城四面高山环拱,明代时的瑶寨是沿山坡叠建而上,一排紧接一排,环绕在坭城的四周,有如众星捧月。后来,随着瑶胞的不断进发展壮大,渐渐分散到较远的山岭,如佛市、横档圩、黄坭坑、大新坑等地,形成了以望军山坭城为中心的“石坎72峒”格局。瑶胞们始终铭记祖寨坭城,经常回来祭祖祈福,每年都组织大规模的“耍歌堂”和祭祖祭神活动,并邀请山下的客家人前来观摩。

望军山方圆百里,山势宏伟,奇峰突兀,怪石嶙峋,古道纵横。沿途梯田,由山脚向山脊延伸,连绵不绝。这里河山锦绣,云蒸霞蔚,格外迷人,充满韵味。而坭城、狮子岭、岗旁岭三岭并耸,犹如在平原上拔地而起,风光瑰丽,堪称望军山“瑶胞首府”的奇葩。

[清远名胜]之一: <wbr> <wbr> <wbr>望军山坭城探秘

图3、从石坎圩远眺望军山坭城。

 

明代的石坎峒盆地,四周群峰巍峨,溪流纵横,潭水碧绿,林木连绵,鸟语花香,百态千姿,美不胜收。明世宗嘉靖三十五年(1557年)当地山民首领冯天恩、陈世豪、李汝端揭杆起义,自号“应天承运都元帅中山王”,陈汝高、李子厚、罗国相等为破阵先锋,大罗山酋长莫天亮、邓祖胜等为公侯将军,希冀在池水建立一个割据政权。

朝廷闻讯,立即调兵镇压,靖远伯王瑾率8万大军,广西令钟坤秀统3万官兵,广东令邹继芳统4万官兵,15万官兵从四会、怀集、秦皇山三路进攻,官军以白日晟为先锋,由迳口水道进入,依次击破瑶胞的沿江水寨,以及河洞、南冲、白石潭、天堂山等陆地据点,最后云集石坎,对瑶胞“首府”望军山坭城发起了总攻,这是一场惨烈的战斗,官军大获全胜,瑶胞起义战士几乎全部战死。官军先锋白日晟以军功升任清远卫镇抚兼清远抚瑶把总,办理善后。白日晟上奏朝廷,提议割四会北部和清远西部之地设立新县治,嘉靖三十八年(1560年)朝廷核准同意,赐名“广宁”。

[清远名胜]之一: <wbr> <wbr> <wbr>望军山坭城探秘

图4、望军山西部风光。

 

山青水秀的池水,在明代有瑶、壮、汉等民族居住,独特的地理历史环境造就了底蕴丰厚的民族特色文化。瑶族舞蹈丰富多彩,有盘王舞、师公舞,汉族舞蹈有灯龙舞、采茶舞,以自娱和祭祀为主,但随着瑶胞的消失,这些舞蹈变得难以保存。近年来,望军山下的客家人自发地组织举办了“客家风情节”,与连南的“盘王节”同步进行,进一步弘扬“瑶族———客家”文化的精华,使许多濒临消失的风俗艺术得以重见天日,每年的山歌比赛,唱者引亢高歌,听众云集,非常热闹。

望军山坭城的幽雅山水及人文景观,相对于许多名声显赫的地方,有如待字闺中的姑娘。如今,坭城的内秀之美和丰富的内涵,正吸引越来越多的游人,在厚重的历史与灵秀的山水之间,望军山正显露其独特的气质与胸怀。500年前,池水的瑶胞聚居中心望军山坭城曾经有过的繁华与风流,足够让后人去挖掘和淘洗,100多处古遗址至今仍散发着历史华章的芬芳。

[清远名胜]之一: <wbr> <wbr> <wbr>望军山坭城探秘

图5、昔日古战场,今日已是书声琅琅的石坎中学校园。

 

初夏的望军山,再也见不到古木参天的胜景,再也见不到我县独一无二的过山瑶,然而,坭城遗址秀丽的风光,瑶胞奇特的风俗,别致的服饰,奔放的歌舞,却常常在我的脑海里浮现,让我迷醉。站在坭城顶峰远眺石坎圩,昔日芳草如茵,绿浪连天,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山中盆地,如今已是一座居住数万居民的现代新城。走进石坎,依然山灵水秀,烟云变幻,气象万千,引人入胜。

——原载2006-11-15 《清远日报》“凤鸣北江”版

 

[旧作新发之缘由]:清远市清新县境内有一座大山,西部的石坎镇(今属龙颈镇)村民称为“望军山”,而东部的沙河镇(今属禾云镇)村民却称为“天堂山”或“天塘山”。近日上网搜索,发现有不少网站或个人博客转载笔者的作品,笔者诚挚表示感谢:如新华网广东频道(www.gd.xinhuanet.com)、陈氏宗亲网等。但也有个别博客如:琅琊王氏奇才的博客在转载时没有注明作者名字和报社名称;圭江在线网站(www.bol.net)VIP45号博客将此文窃为己有,实在有违个人职业操守,希望能做到闻过即改。

 

附:本文已收入笔者清远地域文化专著《清新文史第四辑——秦山池水话清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