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新西兰但尼丁火车站摄影旅游 |
分类: 畅游澳新 |

在新西兰南岛旅行,东南部城市但尼丁(Dunedin)绝对不容错过。因为淘金的热潮,但尼丁在19世纪60年代曾经是新西兰人口最多的城市。人口中绝大多数是来自苏格兰的移民,城市里到处是充满苏格兰风格的建筑群。在那些苏格兰风格的建筑中,最具参观价值的是但尼丁火车站,它建成于1906年,宏伟壮观、富丽堂皇,有个美丽的绰号--“姜饼屋”,被世界旅游杂志评为“有生之年必须要参观的200大建筑”之一。
http://sucimg.itc.cn/sblog/j54930087891635f318e1310f2f5dc5c8火车站建筑气势雄伟,呈现黑白相间的色彩。黑色的是科孔加火山玄武岩,白色的是奥玛鲁石灰岩,对比强烈的颜色和材质交互运用,形成和谐的美感。现在我们的看到的站房曾经在1999年经过全面整修,
因此这幢百年建筑风采依旧,丝毫不逊当年。
说实话,但尼丁火车站的规模并不大,但以其和谐的构造、宏伟的风格和丰富的装饰而闻名于世,整个建筑属于典型的佛兰德文艺复兴的风格。
http://sucimg.itc.cn/sblog/j3d1c110850855c142750ce96286a7f7c这座火车站像一个漂亮的姜饼屋,由来自苏格兰的移民乔治?楚普所设计,他也因此赢得了“姜饼乔治”的绰号。
http://sucimg.itc.cn/sblog/j80e4d7cbfab809be96faeae53a9172d3大楼的外墙和地面均用马赛克镶嵌有新西兰铁路的标识。
http://sucimg.itc.cn/sblog/j9b4862b48b450eb64f3db5c46015173a
http://sucimg.itc.cn/sblog/o93c146a27416ec5f1dd104799d3d2b13 这是当年的车站立面的图纸。
http://sucimg.itc.cn/sblog/j9b4862b48b450eb64f3db5c46015173a
http://sucimg.itc.cn/sblog/o93c146a27416ec5f1dd104799d3d2b13 这是当年的车站立面的图纸。
http://sucimg.itc.cn/sblog/j9c45cfc5aeaa7866e2a3edfb6431bcdd 站房大厅内部采用温暖的鹅黄色调,阳光从拱顶和窗户洒下来,四壁繁复的装饰尽显华丽,富丽堂皇。
http://sucimg.itc.cn/sblog/j2e983bb18e01e6f0a862a90cc727817d售票大厅四周雕带上的天使和植物装饰图案则是由当时英国的皇家道尔顿工厂所烧制的。
http://sucimg.itc.cn/sblog/j8655f7c3692c530d77f26f620f6fdc63售票大厅二楼有两扇相对的玻璃窗,玻璃上的图案非常鲜艳,描绘了两列蒸汽火车,吐着浓浓的白烟,相对驶过。
http://sucimg.itc.cn/sblog/j84ae41bcdfcbfb9c59bbe314a9d0a512
http://sucimg.itc.cn/sblog/j84ae41bcdfcbfb9c59bbe314a9d0a512
售票大厅的地面上镶嵌了精致的马赛克图案。
http://sucimg.itc.cn/sblog/j1609ea92425e21997097022ce346fdac新西兰铁路的标识无处不在。
http://sucimg.itc.cn/sblog/j3740f219b3f3832e7f0902c0dde536a6 如今的但尼丁火车站早已不再繁忙,不过它也不仅仅是游客拍照的对象,每天仍开行几对穿越泰伊里峡谷的观光火车。观光火车会经过嶙峋山地与潺潺河流的峡谷,游客可以尽情欣赏南岛腹地的无边美景,被誉为世界上最精彩的火车旅行之一。
http://sucimg.itc.cn/sblog/j3740f219b3f3832e7f0902c0dde536a6 如今的但尼丁火车站早已不再繁忙,不过它也不仅仅是游客拍照的对象,每天仍开行几对穿越泰伊里峡谷的观光火车。观光火车会经过嶙峋山地与潺潺河流的峡谷,游客可以尽情欣赏南岛腹地的无边美景,被誉为世界上最精彩的火车旅行之一。
http://sucimg.itc.cn/sblog/oc251f02250c43344a0baf41a324618af
http://sucimg.itc.cn/sblog/je9dddcbec3c0f35d1180040012831547 其实在但尼丁,有着苏格兰风情的建筑无处不在。从火车站回头看,对面的这栋建筑同样精彩,透着浓浓的历史感。十九世纪末,马克吐温在这里居住过一段时间,称这座城市是“最像英国的城市”。也难怪但尼丁一直有“南方爱丁堡”的之别称,是新西兰最具文化底蕴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