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无锡钱锺书故居杨绛摄影旅游杂谈 |
分类: 悠悠神州行 |
前天,杨绛先生走完了自己105年的人生。消息传到家乡后,位于无锡市健康路新街巷30号的钱锺书故居这两天前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来自各地的人士纷纷前来缅怀杨绛先生以及钱锺书和杨绛这对珠联璧合的夫妇。虽说我的上班地点和钱锺书故居可说是近在咫尺,可算起来也已经几年没有进去过,于是26日下午我专门抽了点时间,来到故居缅怀这两位大家。
http://sucimg.itc.cn/sblog/j868702995cddd95433f461bea7bf00bd主体建筑“绳武堂”三字匾为当时江苏省省长韩国钧所书。钱福烔集经史语撰联悬于厅堂之上,勉励钱氏子孙勤奋读书,安份守业,和睦相处,继承家风。钱钟书在这里度过了童年、青少年时期,绳武堂敦厚质朴竞志奋进的门风,在他心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http://sucimg.itc.cn/sblog/j705c252b433edf1397202f03e330c6bf
http://sucimg.itc.cn/sblog/jc3072a06508256183f3b92c5b39a2908
http://sucimg.itc.cn/sblog/j946ce518b0d78d9065001b1117aaf73d这位清华大学的罗家伦校长为何会在纪念馆有一席之地?因为他是钱锺书遇见的的第一位伯乐。要不是罗校长独具慧眼,破格录取数学考试仅15分的钱锺书,中国可能就失去了一位被学界称为“文化昆仑”的学贯中西的人文学科大家。要是搁在今天,钱锺书在江苏考区要想考取清华或者北大简直就是白日做梦!
http://sucimg.itc.cn/sblog/j62fef792791cb295f6d83a9867c36df2 这大概是《围城》最老的版本了吧?顺便提一句,“錢鐘書”三字的简化体应该写作“钱锺书”,而不是钱钟书。“鐘”和“鍾”的含义是有区别的,过去这二字都可以简写作“钟”,2013年后,“鐘”的简化字定为“钟”,“鍾”的简化字则定为“锺”。
钱钟书和夫人杨绛可说是天设地造的结合。杨绛先生祖籍也是无锡,出生在北京,8岁回无锡读书。她通晓英语、法语和西班牙语,由她翻译的《唐·吉诃德》被公认为最优秀的翻译佳作,到2014年已累计发行70多万册;她早年创作的剧本《称心如意》,被搬上舞台长达六十多年,2014年还在公演;杨绛93岁出版散文随笔《我们仨》,风靡海内外,再版达一百多万册,96岁出版哲理散文集《走到人生边上》,102岁出版250万字的《杨绛文集》八卷。
http://sucimg.itc.cn/sblog/j47597ee8fd0b75277a7484aeff01a161两位市民在选购钱锺书和杨绛先生的著作。
http://sucimg.itc.cn/sblog/ja7720f1e9e439675718358e54bd241db
http://sucimg.itc.cn/sblog/jb0750f60200c56ceb00feae95fc30705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