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3d打印蜡像馆华莱坞旅游摄影名人馆杂谈 |
分类: 悠悠神州行 |
我上一篇博文贴了很多从号称最逼真的3D打印名人蜡像馆拍的蜡像照片,引发了大家的热议。大家普遍反映,蜡像中外国人像的多,中国人像得少。我认为所谓的3D打印蜡像,更多的是一个噱头。因为,就目前3D打印的技术来说,还很难创作出传神的作品。再说了,上哪去对那么多名人,尤其是非当代的名人去采集数据呢。
在3D名人馆的门口,的确可以为来访的客人通过数据建模,用3D打印的方法制作和自己一模一样的玩偶,不过只能制作缩小的,真人十分之一大小的模型。而且细节上还是比较粗糙的。要说这种技术已经成熟到可以用来制作名人蜡像,你信吗?反正我不信。
这是张亮。作为一个旅游纪念品,质量完全ok了。但和名人蜡像比,差距何止十万八千里。
蜡像馆门口“绿巨人”的蜡像。这种类卡通的人物,相对还是很好做的。就像很多网友评论的,戴着全套行头的蜘蛛侠“最像”,因为形似就OK了,整个脸被遮住了,也就不需要神似了。而神似恰恰是蜡像最难做到的。
有人问我,上一篇里为什么不给星爷特写。我是怕伤了你们的心啊。
姜大导演,看着挺像的,得亏有了那副墨镜。
张艺谋,也说不上哪儿不像。但就是缺少张导的精气神儿。
为什么蜡像里的老外我们看着更像呢?我想,原因无外乎以下几个:1)西方人的脸型棱角分明,比较好做,也便于识别。东方脸圆线条居多,很难把握。
2)这些蜡像很有可能是外国人制作的,老外对中国人有一定程度的脸盲,抓不住特征。于是郭富城看着像古天乐就很正常了。
还有一点,我们看老外也有点脸盲,就算蜡像逼真度稍差一点,我们也能容忍。而我们熟悉的中国人,哪怕形似而神不似,我们就受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