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实拍】上海街头惊现呆萌大狐狸

(2014-11-21 10:06:03)
标签:

国际雕塑展

上海静安

摄影

旅游

雕塑

杂谈

分类: 悠悠神州行

【实拍】上海街头惊现呆萌大狐狸
虽然我们对充气“大黄鸭”等行为艺术早已经司空见惯,但当我在上海新建的自然博物馆前的大草坪上碰到一只
呆萌的特大狐狸的时候,还是不免吃了一惊。 这只高近7米,连尾巴长近10米的庞然大物蹲坐在4只标准海运集装箱上,用他那略带忧郁的眼神注视着从他脚下走过的芸芸众生。

 

【实拍】上海街头惊现呆萌大狐狸
这只大狐狸是前不久在上海静安公园举办的2014中国·上海静安国际雕塑展中体量最大的雕塑作品,名为《城市狐狸》,作者是英国艺术家艾利克斯·林斯勒(Alex Rinsler),使用材料为铝合金管、钢管和稻草。


【实拍】上海街头惊现呆萌大狐狸
艾里克斯•林斯勒是定居在英国曼彻斯特的公共艺术家和节目制作人。《城市狐狸》是2011年庆祝英国节60周年时,艺术家受伦敦南岸艺术中心委托而创作,成为当时的标志性作品。此件为第二件,是专门为静安雕塑展创作的。据说在英国城市中,狐狸很常见,它们也不是宠物,与城市人保持着亦敌亦友的关系。这只狐狸仿佛千里迢迢远涉而来,巨大的身躯以一种审视的目光看着人们。


【实拍】上海街头惊现呆萌大狐狸
艺术家似乎想提醒人们:在城市中我们需要谋求人与动物之间的和谐共处,我们应该创造一个人与自然同享资源的欢乐世界。 

 

【实拍】上海街头惊现呆萌大狐狸
这次静安国际雕塑展以“城市家园”为主题,意在让人们对“城市家园”这个概念进行重新的思考,发现城市的文化内涵,体现公众对都市的认同意识,特别强调动物与自然、色彩与城市的关系,展出有12个国家的16位中外艺术家的59件雕塑作品,让人眼界打开。

 

【实拍】上海街头惊现呆萌大狐狸
这几头牛是一组雕塑,名为“永恒的时光”(Lasting Moment),是美国艺术家彼得·沃德克(Peter Woytuk)所作。沃德克出生于一个艺术世家,深爱大自然,也喜爱动物,他觉得动物题材是探究形态、色彩、纹理和幽默等创作元素中最为理想的素材,于是他迷恋上了雕塑形态各异的动物,曾被《国际先驱论坛报》誉为“20世纪末西方世界最伟大的动物雕塑家”。

 

【实拍】上海街头惊现呆萌大狐狸
雕塑家给我们带来了美国式的自由和奔放,将静安雕塑公园的草地演绎成广袤的西部牧场,绿草如茵、蓝天如洗,巨大的牛群,饱尝了牧草的芬芳,正懒洋洋地反刍、瞌睡、沉思,很多孩子正快乐地和铜牛嬉戏玩耍。作者说:“看到他们爬到公牛的脊背上,展示他们无忧无虑的生活,这让我感到无比满足。”

 

【实拍】上海街头惊现呆萌大狐狸
这是彼得·沃德克的另一个作品,“幸福的颜色”(Colors of Happiness)。四枚饱满的苹果,第一枚青涩,尔后渐红,润泽闪亮,叠加而起,顶端一只极富生气的小鸟,正在蓝天白云下默许着对将来的梦想。

 

【实拍】上海街头惊现呆萌大狐狸
这一组是美国艺术家乔伊·布朗(Joy Brown)的作品:都市幻想 (City Fantasy)。几个外形圆润、自然闲逸的人在无拘束地思考和交谈。

 

【实拍】上海街头惊现呆萌大狐狸

 

【实拍】上海街头惊现呆萌大狐狸
作者乔伊·布朗 (Joy Brown) 1951出生于日本,在美国大学毕业后回日本经历了四年的陶艺学徒,传统而严谨的日本学徒工作使她从中感悟出陶土工艺的精神。作为一个深受日本及东方文化熏陶的美国人,她的雕塑作品最大的特色便是中西文化的融合,这组以铜为主要材料创作的雕塑,也被独特地以陶艺形态表现出来,确实令人称奇。


【实拍】上海街头惊现呆萌大狐狸

这件看上去锈迹斑斑的作品名为《思想传播者》(Stretching Thoughts) 是关于当代人们的思想与世界连接的作品。随着人与人之间更多的联系,思想和创造力正超越边界和限制地传播。创作者纳迪姆•卡拉姆 (Nadim Karam) 是一位黎巴嫩画家和雕塑家,《思想传播者》是他对公共艺术的总结,他认为雕塑是城市中的玩具,而公共艺术应该引起人们的思考,而不仅仅是视觉感官。

 

【实拍】上海街头惊现呆萌大狐狸
这是一件出自中国艺术家的作品,名为《不说再见是因为我们还会重逢》,作者是80后青年艺术家颜石林。作为国内最具潜力的新锐艺术家之一,颜石林的作品充满想象,他喜欢将动物和人结合,作心灵的沟通。作品定格了小鹿与女孩的深情拥抱,仿佛演绎着一场欲说还休的别离。

 

【实拍】上海街头惊现呆萌大狐狸
这是中国作品绿植:《大有作为》,作者陆修远。一个着唐装的男士、中国功夫的练家子,代表着中国这个古老的国度和新兴景象。略有谐趣的造型,生动刻画出豁达而乐观、自信而稳健的形象,象征着“城市家园”的过去、当下和未来。

 

【实拍】上海街头惊现呆萌大狐狸
这一件大理石雕塑出自哥斯达黎加艺术家吉梅内斯•迪尔迪亚(Jimenze Deredia)之手,名为《生命之歌》(Canto A La Vida),其灵感源自于一块叫“hacha"的玛雅文物石头。雕塑的形状不对称,经过时间的打磨,四个圆形雕塑渐次扩张,最终形成一个身体躬成环状的女性用手捧护一个小球的形象。


【实拍】上海街头惊现呆萌大狐狸
这件雕塑象征着"城市",这个精神"母体",让城市人犹如在"城市家园"这个犹如母亲的子宫里一般,享受着安全、希望和被爱。

 

【实拍】上海街头惊现呆萌大狐狸
这是法国艺术家阿曼 (Arman) 的作品,《音乐力量》(Music Power)。作品由十多把提琴组合而成,拔地而起,高达三米,气势非凡。密集的提琴组合,彷佛是伟大乐团中的弦乐组合。小提琴在形象上的交织,在结构上的错位并置,象征着音乐主题的交织和音乐旋律的相融,展现了音乐动人心魄的力量。

 

【实拍】上海街头惊现呆萌大狐狸
这是阿曼的另一件作品《男低音》(Flon Flon)。

 

【实拍】上海街头惊现呆萌大狐狸
比利时艺术家威姆•德沃伊 (Wim Delvoye) 此次带来了两件作品。这是其中之一的《星光亭》(Pergola),用数十个哥特式的小尖顶共同圈起亭子的顶部,结构非常精细,亭子底部由无数的镂空件搭配而成。


【实拍】上海街头惊现呆萌大狐狸
这是他的另一件作品《通向未来》(Tower)。这两件作品看上去都很锈了,但其实是用特种钢制成的。这种形式也许受启于巴洛克艺术或音乐,但又被作者主观转化成了介于建筑、工具、教堂、雕塑的语言形态。据说《通向未来》每次展出高度都会增加一米。

 

【实拍】上海街头惊现呆萌大狐狸
这件作品名为《生命之水》 (Elemental Spring: Harmony),  作者是美国艺术家芭芭拉·爱德斯坦 (Barbara Edelstein)。她出生于美国一个艺术家庭,现居住于纽约、上海两地,丈夫是上海人。她形容自己这件作品:“我努力用优美的平衡把自然与我们大都市的文化结合在一起,其目的是要重建一种新的自然及人文精神之和谐。因此我的作品成为自然的延伸,大自然的理念已成为我的艺术表现的整体组成部分,如同流水所构成的一首和声。” 作品以铜为原材料,通过马达营造出作品的生命力。城市中的每一个人,生命各自起航,各自精彩,最终合流,融入城市的美好生活。                                      (更多雕塑作品,有待下篇贴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