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捷克布拉格圣维特教堂玻璃窗原创旅游摄影旅游 |
分类: 漫步欧罗巴 |

捷克首都布拉格的建筑之所以耐看,一个很大的原因是因为“慢工出细活”。好比号称欧洲最美的查理大桥修了六十多年才完工,负责建造的建筑师彼得·帕尔勒日从27岁起在桥上工作了四十年后撒手人寰,也没能见到大桥落成的那一天。而布拉格最漂亮的圣维特大教堂更是登峰造极,整个建造过程长达近600年!倘若古时候的捷克人和今天的国人一样,拼命赶工期的话,我们今天到哪里去看这些令人惊叹的文化遗产呢?
圣维特大教堂(Katedrála svatého Víta)是捷克最大、最重要的一座天主教堂,位于布拉格城堡内,顶尖高达97米,只要没有遮挡,在布拉格的任何位置一抬头都可以看到它那雄伟的身姿。从1344年查理四世下令建设开始, 历经战乱与火灾,到1929年方才建成。有人称它是建筑史上的教科书,几乎涵盖了中世纪的各种建筑风格,最终的外表是哥特式为主。
圣维特大教堂里里外外都是稀世珍品,外表布满花纹图案,刻工细腻,精巧玲珑,内部结构精巧,收藏有捷克国王从14世纪以来沿用的王冠和权杖等。不过最吸引我的是这里的彩绘镶嵌玻璃窗,在捷克堪称首屈一指。
哥特式教堂的彩绘玻璃窗,是世界艺术史上的一朵奇葩。法国史学家丹纳在他的《艺术哲学》中写道:“从彩色玻璃中投入的光线变成血红的颜色,变成紫英石与黄玉的华彩,成为一团珠光宝气的神秘的火焰,奇异的照明,好像开向天国的窗户。”
这些玻璃的图案,大都来自《圣经》,无外乎耶稣受难、三王朝圣、天使报喜、最后晚餐之类的题材,以及耶稣基督的十二门徒、教会里的大小圣人、新约旧约中的各种故事。
这些彩绘玻璃窗从教堂外面看,并不绚丽,但在教堂内部,在阳光的投射下,便会漾起令人目眩的斑斓色彩,使整个教堂沐浴在神秘的氛围中。

说实在话,在欧洲教堂看得多了,也会审美疲劳,上面我贴的几幅彩绘玻璃画其实还不至于让我感到震撼。在圣维特教堂最令人炫目的莫过于从左侧入口数起的第三面彩绘玻璃窗,那是十九至二十世纪 “新艺术运动”(Art Nouveau)的领军人物——阿方斯•慕夏(Alfons Mucha)于71岁高龄时完成的,被人们称为“穆夏之窗”。
(见下图)
这一彩绘玻璃窗上的是穆夏的一幅人物肖像作品,有资料说名为《圣西里尔和美多德兄弟》(Cyril and Methodius)。西里尔和美多德兄弟是中世纪时期出生于希腊的传教士,以斯拉夫语言传教著名,是他们根据希腊字母表创制了西里尔字母表(斯拉夫字母表)。
阿方斯•穆夏的作品追求极端唯美,画面漂亮柔和,人物情态生动,细节描绘精致,是彩绘玻璃画中难得的精品。让我们来细细品味一下其中的局部细节:
当然,除了这幅“穆夏之窗”外,其他的玻璃彩绘画也是精彩纷呈,我个人尤其喜爱其中的一种看上去较为细碎繁琐的镶嵌玻璃画,画面由一块块形状各异的色块拼成,虽然人物和图案被拼接缝搞的有点“支离破碎”,但却另有一番风味。下面就是我在圣维特教堂拍摄的一组此类玻璃画的照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