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散文载2011-11-18《湖州日报》苕溪人文版

(2011-11-18 12:20:59)
标签:

金盖山

湖州

山水画

江南

分类: 报纸种字

                散文《诗情画意金盖山 浙江《湖州日报》2011-11-18苕溪人文版寻访

                感谢编辑选用。

                链接:http://ehzrb.hz66.com/hzrb/html/2011-11/18/content_30383.htm

  

诗情画意金盖山

林丛中

    我与几位同城好友畅游了湖州市城南7公里处的金盖山。

    下午四时许,我们一路驱车盘山而上。金盖山的盘山路非同一般,路陡、弯急。民营企业家陈总自愿担当了司机,娴熟的车技非常了得。左拐右转,直奔浮云深处。当一个个陡坡和急弯抛在身后时,眼前闪过的是山峰耸立,千姿百媚的自然美景。

    金盖山,主峰海拔为292.6米,据清光绪《乌程县志》载:“峰势盘旋宛同华盖名。”又因“金盖故多云气,四山缭绕如垣,少焉日出,云气渐收,惟金盖独迟”,故又名云巢。金盖山林木幽深,山南有下菰城遗址,山腰有古梅花道观,今山颠有湖州电视转播塔。

    上天真是恩宠江南啊,赋予金盖山绝美又绝妙自然的生态环境和地理风光。

    金盖山历来是江南湖州南郊的风景佳处。旧有“金盖二十八景”之说,其著名者有:金盖出云、菰城晚烟、吕潭子尤、梅岛晴雪、荻港夜泊、溪亭渔隐、章岭松涛、春谷梅隐等。历代文人雅士、骚人墨客,慕名来此,或读书,或修身,或吟诗。据《金盖志略》称:“其地显自六朝,彪炳于宋元,名贤逸士先后踵接其间,若颜真卿,苏轼等宦游凭眺,卫正节,孙太初等辈寄迹流连。”清代著名道士闵一得于嘉庆元年(1796)在山创建纯阳宫,按全真龙门教规传宗演道,并于宫内著《金盖心灯》及辑《道藏续编》,遂使金盖山成为浙江清代道教名山。如今的金盖山青山环抱,绿水长流,空气清新,环境静谧,与附近的道场山、碧浪湖、陈英士墓联成一片大景观。

    车至山顶,我敲开湖州广播电视发射台铁门,同事小王出来热情地当起了“导游”,陪我们转了一圈。站在金盖山顶,一幅幅美轮美奂的江南自然风光的画卷尽收眼底。你瞧,起伏重叠的山峦在金秋时节有浅绿、深绿,真是层林叠嶂、层林尽染。空气温润而清新,山路旁树上的枝叶青翠欲滴,彰显出盎然生机。呼吸一口清冽的空气,顿感神清气爽。

    首次登顶的山水画家叶青,被眼前这自然的山水画感染了,用独特的目光选择最佳观赏角度不停地比划着,俨然一副“指点江山,激扬画卷”的忘我境界。他告诉我,回去就以金盖山为素材,创作一幅山水画。

    好友国荣是位颇懂诗心的诗歌习作者,他已经两度来到金盖山,前次来时正值秋雨绵绵,写下了韵味十足的《雾雨中,我站在金盖山巅》,“我以相思的高度屹立金盖山巅/携满目雨雾眺望沧桑/我看不清远山/看不清那叫江南的湖城/和烟雨浩淼的太湖/孤寂中我想再爬一千次山峦/细看远山的变易/只有岩下的山花正有说有笑/千年有谁能抵他们自由/雾雨中显出生命的昌盛。”

    在当地某部门任职的老邵,是位喜欢登山旅游的爱好者,曾登过国内不少名山大川。但对金盖山一草一木非常熟悉,每月多次踏访金盖山。从他的口中得知,现在湖州城里每天有一百多人登金盖山,为的是感受自然,强身健体。想想也是啊,人有好的身体才会更快乐,更愉快地接受生活和工作的挑战。

    雨初霁后的行旅,真的别有一分清新和空灵。大自然对于人的吸引力真是大啊!可惜我们来得匆忙,竟未带上数码相机,无法留下这张张自然山水照片,只等下次再来补上。

    山上修竹翠秀,密树葱茏,我们聆听着鸟语,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沿着山路步行下山,虽说有点累,但真的很爽。一路上没有喇叭轰鸣,没有高楼大厦,没有灯红酒绿,只有朴实的山居和纯朴的古风。从喧闹的城市走来,置身此地,恍若隔世。极目远眺远山近岭,感受到心的自由和人的渺小。觉得一种远离城市喧嚣,没有工作压力,无所顾忌、一身轻松的怡然。静谧的田园风光,清幽的蓝天白云,给人以自在和欣悦。我的脑海不由浮现颜真卿、苏轼等名流雅士们的身影,我们不正是沿着先贤的足迹徜徉于林间山水,虽没留下美图佳文,却留下了自然的美好心情。那样的消闲和适意,真是无法言表。

    我像天上的白云一样从金盖山飘过,但心却留了下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