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生的门》载北京《光明日报》2011年11月28日07版

(2011-10-31 13:51:51)
标签:

随笔

光明日报

分类: 报纸种字

《人生的门》载北京《光明日报》2011年11月28日07版

此文原刊发北京《光明日报》2011年11月28日07版,旋即就被全国数十家报刊杂志、网络选用转载)                 

                   人生的门

 文/ 林国强

 

 举目抬足,生活中的门可谓比比皆是。当我写下这个题目后,人们是否会说,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确实太普通平凡了。

 其实,门,总是蕴含深意的。叫人可惜的是我们(包括本人)往往太轻易地放过了每一次品味的良机。单是从汉语拼音这个角度来看“门”的读音,倘若你稍加留意便会觉其坚实厚重,可以倚凭。更有意义的是,文字中“我们”的“们”字,恰恰是一人倚门而立的形象,细细想来倒也千真万确;我们一生中的每一个故事均有“门”在参与、在见证。可以这么说,门,是人生悲喜剧中无法缺少的道具。

 建筑物为什么要有门?从广义上看,是为了守护、珍惜一些事物;若从狭义上说,则是为了分隔和否定。因此,不妨这样说,门是一面镜子,在许多情景、场合中,是人生与社会的自画像。记得在我小的时候,夏天,大街小巷的许多人家在夜里都喜欢在自家门前搭一张木床睡觉,而背后是黑黝黝的门洞大开。时过境迁,如今夏夜街上再也无闻鼾声如雷,门自然不再洞开。眼下家家户户的门都很牢固,外装铁栅防盗门,加上猫眼,加上防盗锁,加上门铃,再加上十二万分的小心。把别人挡在门外,也把自己关在门里。

 对于每个家来说,门,是一道清晰的界线,跨出意味着离开,无论咫尺还是天涯;走进意味着归来,无论甜蜜还是苦涩。不是所有开着的门都是一种迎接,不是所有闭着的门都是一种拒绝;门,有时不该打开,有时不该关闭。或许,打开是一种后悔,关闭是一种遗憾。而虚掩的门则常常模糊了某种界线,使一些想进未进、想出未出的脚步为难。人生就在这半开半闭中,像戏剧一样幕起又幕落。说实在的,门的意味深长是远远超过实用的安全感和贫富的象征物的。在紧闭的每一扇大门后面,时常会发生一些与我们命运有关、人们极想了解的东西,于是门就成了人生中猜不透的谜面。那谜底只有门知道,但门不语。

 一扇门,隔着两个世界:一边是现实,一边是理想。门开门闭,这是日常生活中最习惯的两个常用动作。开门,如与欢迎、允诺、接纳、公开等意念联在一起,一般来说,是挺不错的。而且有许多种开门是伴随着乐观、兴奋的情绪的,如母亲猛然听到日夜思念中的儿女在门外呼唤;忐忑不安的小伙子忽然听到熟悉的敲门声等等。当然有些门也会变得很残酷,很可怕。当手术室那扇里面挂着窗帘的玻璃们一打开,病人的家属便猛然有一种不安、焦虑、揪心、期待之感。至于关门,则会大多意味着结束,意味着再也无法挽回的结局,都有说不尽的悲凉……人生无非就是开门与关门。这一开一合间浸透了多少汗水,缠绕了多少心酸。

 在人生的征途中,有无数的门开门闭,开门时你超越了自我,关门时你读懂了人生。人在它所象征的事实面前有时的确无能为力,但重要的是要看你对门的开启或关闭所取的态度了。明智而成熟者会以谦逊、准备承受打击的态度打开他面前的一扇门;而对门的关闭,则会表现出泰然自若,冷静应付,耐心等待。因为,命运不会永远关上一扇门而不开启另一扇门。

人生如门,门如人生。我们每个人就是在不停地门开门闭中长大成熟,就是在不停地门开门闭中完善自己的一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