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的变与不变
文/林丛中
一阔脸就变。是引自鲁迅先生的一句名言,其意原是讽刺旧中国那些军阀政客的。说是讽刺,其实也是写实,更道出了一些善变人物的特征。
一阔脸就变的,古往今来并不少见。这不,陈涉原是一介乡夫,后来造反称王,阔起来了,往年的穷朋友来看他,说了几句昔日故事,他不但变了脸,而且竟砍了人家的脑袋。鲁迅笔下的阿Q,只是进城在白举人府上帮了几天忙,靠“三只手”发了点小财,回到未庄,那脸竟也变了,碰到王胡,居然照着人家后颈直劈下去:“嚓!”所以,脸随阔变,实在是那个时代的一种普遍现象。
一个人阔起来了,不但他自己的脸可能变,别人的脸也往往会随着发生变化。古今中外,大同小异,不胜枚举。相传苏秦出游,穷困而归,遭到家人的讥嘲,及至身佩六国相印再次还乡时,便出现了“昆弟妻嫂、侧目不敢仰视,俯伏待取食”那样的场面。这与当下围着那些暴发户,大腕、手中有实权的想获益者,其做派真乃历史的再现。奉承的人多了,无聊的包装多了,花哨的噱头多了。要说不变,那才怪了!
一阔脸就变与遇阔脸就变,虽同为变,但其形式和内容并不一样。前者升起的是骄横之气,变得颐指气使;后者呈现的却是馅媚之相,变得恭谦柔顺。然而这两者之间却又有着联系。那阔者的脸变,与那些并未阔起来人的脸变(但心里多半是想阔的),实在是互为条件、相辅相成的。久而久之,阔者的素质里多了一种叫做“穷横”的东西。穷而又蛮横,蛮横而又小家子气。发了点财就了不得了,财不大气先粗,脸即变。那些发了大财的阔者自然就更有理由气壮如牛摆脸谱。应了一句,富了口袋空了脑袋,少了一种自知、自重和大度。当然,人阔了,而脸始终不变的仍为数不少,那便是被称为不以富贵娇人的贤者。这样的人,无论对上对下,对朋友对生人,对用得着的或用不着的人,总是那样气色平和,彬彬有礼,谈吐举止恰如其分。
现实生活中,有无数形态的人脸。人脸是信号,不可貌相和可以相貌;人脸是门面,饮食男女都要可以装点;人脸是镜子,心里内容都凸现在上面。尽管岁月流逝,然人的脸始终是美于丑的集中表现。按说,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社会地位的差异,只是分工的不同,并无高低贵贱之分,但历史的垃圾,总象幽灵一样缠着人们的头脑。所以,经常对着镜子,照照自己的脸,有没有因自己或别人地位的变化,而改变其神情笑貌,恐怕仍有必要。要知道,今天因阔而变脸,已不单单是个势利问题。
脸孔,不仅是人的喜、怒、哀、乐、憎、惧、欲等最终体现,也是每个人心灵窗口的亮点。要做到脸孔不变,我以为还得为人民服务之心不变、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的品格不变、做人的立身处事之道不变。
中国作家网•原创快览•杂文2011-03-14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