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详解“川字步”
(2019-04-15 22:45:49)
标签:
太极拳体育、太极、武术教育文化 |
太极,详解“川字步”
法术,太极拳功夫修习,要有言传和身教,用喂劲来感受吞吐的巧妙,用意不用力的区别。
——富文太极拳俱乐部
富文太极拳俱乐部,欢迎各地有识之士加入,共同修习携手拓展。
智汇富文
共修精武
合融载道
理寓升华
详细请加微信:fwtjqjlb88(中正)
【太极拳研究】详解川字步
段富文
A Detailed Explanation of "Chuan"--Character--Shape (川) Step
Duan Fuwen
中华武术研究2015年第6期
内容摘要:在杨健侯太极拳中,最基本的步法——川字步,涵盖和体现了太极拳理论的全部,是所有动作的基础,是总元素,每个拳式拳法都有它的成分在其中,通过川字步这一元素,许许多多的拳式拳法得以发挥其长。川字步看似简单,其实对腿部的力道,筋骨柔韧度和身体各部的协调性要求很高,这是一个不断犯错不断改错的过程。
Abstract:In Yang Jianhou taijiquan (tai chi chuan, a kind of traditional Chinese shadow boxing),the basic footwork-----"chuan"-character-shape (川)step(one foot in T.step, and the other foot in a measured gait with the toes pointing outwards)---has covered and reflected the whole of taijiquan theory, is the foundation of all movements,and is the total element. The "chuan"-character-shape step looks simple, but actually,it has high requiements on the strength of legs, on the flexibility of tendons and bones as well as on the coordination of all parts of the body. This is a process of constantly making mistakes and constantly correcting mistakes.
由于微信文字有限不能完全发出文章,请见谅!可去原文链接看全文。
关键词:杨式太极;步法;要点;纠错;歌诀;五弓合一。
作者简介
详解川字步
太极拳是在中华大地上形成和发展的,是历代英杰用朴素的哲学思想,按照天体万物运行的规律,用身体语言来体现运动科学性的一种拳法。
在杨健侯太极拳中,最基本的步法——川字步,涵盖和体现了太极拳理论的全部,是所有动作的基础,是总元素,每个拳式拳法都有它的成分在其中,通过川字步这一元素,许许多多的拳式拳法得以发挥其长。
一、川字步的定义及走法
川字步的定义:
如何走川字步?简单的说就是走出汉字川字型。左脚踩在川字的撇上,右脚踩在右竖线上,而川字上中间那一竖线,即是人身体的中线。川字步开步时要两脚平行,脚间的距离等肩宽。习武者在两条线上起步时舌尖要轻抵上颚,即“搭桥”连接任督二脉,呼吸自然,周天即可循环。气闲神定,全身松沉顺畅。
2.川字步的走法:
(1) 无极式开始,虎口领劲,手臂弧线徐徐向前向上棚起平于胸,手起肩落、沉肩坠肘,两脚踏实地面,脚掌与地面相吸;
(2)落右肾,右胯慢慢坐实,提左肾,吸左胯,徐徐提起左脚,向前迈出,脚跟轻触地面。同时双臂双掌边棚边略外旋,收至胸部时掌心斜向下,两掌如内合一圆球;
(3) 转腰旋胯,踏实左脚,同时双掌要柔,劲要长,向前按出,力达小鱼际及外侧掌根;
(4) 走下一步:松肩坠肘身体前进,同时抬右脚跟,提右肾,吸右胯,降左肾重心慢慢移向左腿,双掌回收至胸前,坐实左胯,出右脚慢慢踏实,同时双掌要柔,劲要长以手指领劲向前按出力达小鱼际及外侧掌根。如此循环往复。
二、川字步要点详述
1.头、颈
头正颈直,头不正会使心散神断意不连,导致折节断劲;颈僵直,颈部的骨节就会锁死,头就滞,也会造成气血阻塞,还可能上冲于头,失掉头部的灵活性,思维意识就会迟缓木讷,导致全身的僵滯,养生技击全无。
头正颈就直,颈直头就正,它们相互依托。头部保持正直,颈部的骨节放开,经络通畅,肌肉保持松弛,使头顶有悬起,周身轻灵的感觉,也使自己的思想能更好的集中在行功过程中。
2.胸、肩
松肩:肩胛骨松沉外展,腋下要空,肘曲下坠。松肩不单指肩关节,其相连胸骨肋骨都要放开松活。在这样的前提下,胸才活胸中才空,能放大缩小做到胸中运化,内劲通畅自然下达小腹做到胸宽腹实。
3.手、肘、臂、腕
为便于初学者更容易理解,川字步手上的动作可以暂时比喻成抛接篮球,手如抱球状。伸手接球经过缓冲收到胸前,双手回收过程中,要沉肩坠肘,手腕手指要放松,不是抽拽回来,而是双臂卷曲滚缠回到胸前,肘尖向下,双手护胸,两肘护肋,双臂略外旋相合回收,然后弧线下沉蹋腰落胯蓄劲腰间,在向前抛出球,抛出球瞬间要舒筋展指。川字步行进中双手前按发力时就如同抛球,要以指尖领劲,以手领身,以大臂内旋传递到小臂内旋再转腕,掌骨放开放大,后以小鱼际放力。这就充分的体会和理解了,太极拳中转臂旋腕指不闲的实际运用。
4.脊椎
脊椎要节节贯穿,节节相含相合,接骨斗榫。以腰椎为主导,百会穴上提吊起会阴穴,收下颌,展背,活腰,骶骨兜裹。身形自然拢住,劲力不散,既轻灵又沉稳。
5.腰、胯
人分上中下三路,腰胯属人体的中路,连接上下两路,非常关键,中路断,上下各分,必散。川字步前行时,要松腰落胯滚碾劲前进,把髋骨和股骨比如两个滚轮,用手推按两轮中间接合处,两轮就会同时向里滚碾吞掉对方的手。有了这样的理念在让胯松活起来,胯就能棚、引、吞、拿、滚碾,再结合腰椎的开合旋转,上下就能运转自如。如右弓步,让人张开双手虎口叉按在你的双胯根部,双胯要能里凹,管拿住对方叉按的双手。然后腰椎开下沉,同时腰右转,右胯下落左胯上提,上左步脚跟落地,两胯以碾滚劲前行,左脚逐渐踏实。这时对方力被卸掉转换为我用,必定后退。
原地转身时的腰胯运转:如左弓步右转,转身时要以承重腿左腿脚跟为轴脚尖上起内扣,同时右脚的劲逐渐缠到左腰间。左胯右转,右胯左转。这时两胯有如平放在同一平面上相咬合的两齿轮,右胯与左胯咬合旋转。待左脚转好下落踏实再提右脚跟,旋右脚尖,弧线收右腿转身上步,右脚跟落地,松腰落胯滚碾劲继续前行。注意内扣左脚旋转时,要提顶、长腰、坐胯,脚跟就会很轻灵的旋转。
腰胯运用的好内劲才会从腰间向上由双掌发出,向下沉落于脚下。腰胯的运动用一组和几组齿轮咬合来比喻都是不够的,初学者可以借鉴并拓展腰胯的运动,承上启下,把棚、引、吞、拿、滚碾等劲综合运用。
6.膝、踝
两膝要相合不散,腰胯劲就会直下于腿到两踝,再松踝开脚骨,劲力通落于脚下。踝关节放松非常关键,大大提高了脚的灵活性和下盘的轻灵转换。如上起,下落,里扣,外摆,旋身转等。身体下沉旋转时胯膝踝同步动作不可稍滞,弓步实腿膝盖不过脚尖,膝盖与脚尖同向,这样在行功走架时身体就不会受伤害。
7.腿、脚
一般在打拳时,迈步脚跟轻轻落地,收腿时脚尖轻轻点地,看外型好像是对了,轻灵了,但其内在劲路转换的过程细微精密。
出腿时要以脚尖领劲,贴合另一脚踝弧线领出,脚跟轻落,脚掌上抬,想象脚跟踩到一个蚂蚱身上,既踩不死又跑不了,劲力要由大腿旋下小腿至脚下。然后以数字化叠加:1、2、3……10 至满脚踩平,然后再上第二步。上步前同样要想象,后脚跟也踩一个蚂蚱,也是踩不死跑不了,然后再轻轻抬起脚跟至脚尖,也要数字化递减10、9、8、……1,反复轮回。后坐步收腿时,身体后移脚尖上翘有管拿之意,后脚掌下落,用脚掌碾地逐渐回收至脚尖轻点地(有如踩一个蚂蚱,踩不死跑不了),脚掌碾地时要想象地面上有一蚯蚓,用脚掌将蚯蚓碾回时,蚯蚓不能受伤。
出腿、收腿要收放自如。有开有合,脚下有轻重有生死,有了这样的意识就会精神高度集中才会理解到收放、开合、轻灵、生死。无论是出腿,还是收腿要精神百倍,中正稳固。
三、川字步常见错误及纠正
下面列举几个川字步练习中常见的错误及其纠正方法。
1.行功时停顿、中断,这就是断劲断意。
在行功过程中,劲要缓、慢、匀,形要柔顺连续。不可走走停停,卡壳断劲。纠正:捋顺思路,弄懂行功方法,不急不躁。
2.手脚不同步
手脚分家,各走各的,劲力分散形不成一个整体。
纠正:加强协调,弓步和按掌一同到位,就如钟表的时针分针秒针以不同的速度行进,一同到达十二点位置,手到身到脚到。
3.掀肘,拽劲
肘向后,拽劲,后背瘪劲夹死。掀肘,肩关节就受力,劲力断于肩。这就会使胸外凸内劲不通,气上浮憋于胸。
纠正:肘尖向下沉,手护胸,肘护肋。不要用后拽的劲代替了下沉劲,否则谬之千里。
4.后腿蹬地,拖腿上步
后腿蹬地:用腿使劲蹬地胯就死,劲就会憋在胯上,上下脱节。拖腿上步:拖腿上步这个是多数人易犯的错误,以为是腿部放松,这是错误的认识,这叫懈、散,不但没有劲道反倒成了负担。
纠正:松腿时要体会,让内劲从腰间向下行,过腿沉落于脚下。上步时要意想,提胯带大腿、小腿,屈膝松踝就不会出现懈、散。
5.高低起伏
在行功走架时,高低起伏不是病。要值得注意的是不要做成蹲一站起,这就不是在练太极拳功夫而是蹲起运动。在练习川字步时,筋骨百骸的开合运动,反映出身形的放大缩小,即身体的开合。有如小舟在水面上随波荡漾,所以腰胯脊椎的开合尤为重要。
纠正:练习川字步开式下沉时就把自己的高度定好,然后想象头顶高度就是天棚,只能在天棚与地面的空间里做开合进退练习,这就克服了用蹲起来代替身体开合了,久练必会成为小舟荡清波。
四、川字步的深入练习
1.川字步腰胯转换练习
两人相互叉按对方双胯根部,叉按的一方退步,被叉按的一方前进步,双手轻扶叉按方的双肩部前行。要注意的是,在前进起腿时,脚跟逐渐提起以数字化递减10、9、8、……1,至脚尖提起,这时腰胯要有个换劲(胯有如两轴同时向里滚碾,腰椎有如弓背拉开,骶骨下沉兜裹),在落步时脚跟先落,然后也是以数字化叠加1、2、3、……10到脚尖落地,在脚跟落地时腰胯里还要有个换劲,同脚跟提起一样。
2.双人推胯练习
一方马步站好,另一方双手张开,以双虎口叉按站马步方双胯,这时被叉按方先用胯根部棚接叉按手的虎口部,然后下沉引吞对方,若对方再加劲,我方就骶骨下沉兜裹,用胯根部内凹拿起双手,对方必受制。对方双手用力推胯根部,我方用平圆、立圆、斜圆等走化,两胯根部有管拿之意,同样在用圆走化时,用点组成的圆,点取越多越好,脚步不动即可。
3.腰椎的开合与骶骨的下沉兜裹劲练习
两大腿夹裹一圆皮球,皮球的大小适度即可,要感觉自己能坐到夹裹的皮球上,1双手掐腰原地左右旋转身体练习,2两腿夹裹皮球,两手平伸髙与胸齐双手滚球,有如擦桌子做平圆练习,可顺逆互换。
4.倒撵猴川字步后退练习
练习川字步的退步与腰部手部的协调。采用拳式倒撵喉,后退步时重心要在前,保持两脚平行,后撤脚要轻灵落地,重心逐渐后移同时出掌前击,身体要中正沉稳步型不变。
五、川字步歌诀:
参考文献
胡学智《杨健侯太极拳真传》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年9月第一版
段富文
通讯地址: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下角东路22-3号
邮编:516000
联系电话:18026541118
QQ:1349654953
电子邮箱:1349654953@qq.com
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n/dpool/blog/u/1631346193?vt=4#type=-1
富文太极拳俱乐部(各地)联络办!
(1)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北四西路4甲8号。
林先生:13342453377。
(2)香港元朗,宏业西街18号,宏业工贸中心5f楼b座。
何先生:85266731201。 00852—24754863. 。
(3)广东省,揭阳普宁市,流沙东玉环里,70幢201。
巫先生:18933121779。
(4)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江滨花园22座 。
邓先生:
(5)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宏益公馆二期五号楼。
玲姐:13502292431。
(6)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潼侨镇康华小区一街13号
妮姐:15018872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