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时节的食俗和养生
标签:
健康养生食补苦夏小暑 |
分类: 民俗开运 |
小暑时节的食俗和养生
文/易林吉品
何谓“小暑”
今年的7月7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小暑节气。小暑是一年中的第十一个节气,从每年阳历的7月7日或8日开始,到7月22日或23日结束,即是传统的小暑节气。
暑,意为热,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是与它的下一个节气“大暑”相对而言的。也就是说,进入小暑节气,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所以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
小暑“三候”
我国古代将小暑分为三候:“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是说小暑时节大地上便不再有一丝凉风,而是所有的风中都带着热浪;由于炎热,蟋蟀离开了田野,到庭院的墙角下以避暑热;在这一节气中,老鹰因地面气温太高而在清凉的高空中活动。
小暑食俗
民间在小暑时节的食俗也有很多,很多地区有小暑“食新”习俗,即在小暑过后尝新米。
在小暑后的7月13日,我国就要进入炎热的“三伏天”。“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头伏吃饺子是传统习俗,伏日人们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谓之“苦夏”,而饺子在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据说吃饺子也是为了使身体多出汗,排出体内的各种毒素。山东有的地方吃生黄瓜和煮鸡蛋来治苦夏。
徐州人入伏吃羊肉,称为吃伏羊,这种习俗可追溯到尧舜时期。而在民间还有“彭城伏羊一碗汤,不用神医开药方”的说法。
小暑养生
俗话说:“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从小暑后的入伏天开始,连接着大暑,将进入一年中最热的一个月。《汉书•郊祀志注》中说:“伏者,谓阴气将起,迫于残阳而未得升。故为藏伏,因名伏日。”此时,人体也进入阳气最盛的时候。所以,小暑时节的养生,应以注重阳气的生发为主。
1、食补最重要
小暑到来,暑气重难免湿气也大,人们容易出现倦怠、胸闷、胃口不好等情况。夏季养生的关键是食补。其中,夏季粥品利于消热祛湿,健脾胃,补虚损,可以抵消人们“苦夏”时的食而无味。
小暑后由于天气炎热,人们容易心情烦躁,心脏脆弱,所以也到了养心的季节。而利于养心清心的莲子制品则是极佳的清心火、固精安神的夏季食品。
除此之外,鸭蛋也是小暑推荐的食补之选。鸭蛋性味甘、凉,具有滋阴清肺的作用。夏季吃鸭蛋,尤其是咸鸭蛋,可以让人在夏天不会消瘦。因此在民间有夏天吃鸭蛋“补夏”的习俗。只是老年人及心血管疾病患者不宜多吃。
当然,夏季的应季水果蔬菜,如西瓜、扁豆、绿豆以及味苦的食物,都是不错的食补之选。
2、需防热伤风
暑天感冒俗称“热伤风”。夏季天气炎热,人体出汗很多。很容易因为身体受凉而引起感冒热伤风。所以,人们在室内,尤其是睡觉时不要将空调温度开得过低或风扇直对着身上吹。同时注意适宜的身体锻炼,增强体质。
董易林温馨提示:暑天莫贪凉。不要为了达到防暑降温的目的而一味吃冰激凌、喝冷饮等,以免引起肠胃不适。夏天最忌在大汗淋漓的时候突然用冷水冲凉。这种贪图“一时快活”的行为,往往会隐藏着巨大的健康隐患,不可小觑。
【取名改名】特惠回馈!
【户型诊断】疯狂价,活动进行中
关注【易林文化】微信公众号送好礼

易林吉品吉祥物线下请购地址:
北京雍和宫店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雍和宫大街105号 电话:010-64012848
北京磁器口店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珠市口东大街4-7号电话:010-67016783
全国客服电话:400-002-1987 QQ咨询:457045419
易林吉品 :http://www.yilinjipin.com
天猫商城:http://dongyilinyinbj.tmall.com/
易林吉品加盟服务热线:134-3666-6629 QQ咨询:508851720

加载中…